玉霜 发表于 2015-9-1 15:06:46

浅议评剧伴奏的“服务性”

浅议评剧伴奏的“服务性”由于评剧是在河北莲花落和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具备了中国北方的民间音乐特点。在这个前提下,评剧的音乐伴奏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评剧音乐体制属于板腔体,板式有[慢板]、[二六]、[散板]、[楼上楼]等不同板式。由于其唱词的通俗性,其音乐曲调也呈流畅自然之特点。所有这一切,便决定了评剧音乐伴奏自身的美学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又分以下几点。
      一、评剧伴奏要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戏曲音乐伴奏的首要特点,就是一个“伴”字,所谓“伴奏”,系指以器乐配合演唱或表演,评剧当然也如此。这里,“伴”与“傍”意思颇为相近,均有帮衬、烘托之意。评剧同所有的戏曲一样,演员在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时,主要是通过唱腔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现人物的心理图像。因此,乐队伴奏,主要是通过唱腔伴奏帮助演员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演员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乐队伴奏同样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二者联手同步,相辅相成,共同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如黑龙江省评剧院演出的评剧《血溅乌纱》中,剧中人物严天民的[反调]大段唱腔,乐队伴奏就采用了“唢呐跟腔”的方法,以凄婉的音色,衬托出人物自责、悔恨、内疚的思想感情,乐队伴奏充分发挥出“托腔保调”的作用,使伴奏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段。
      二、评剧伴奏要为营造舞台气氛服务
      戏曲音乐伴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营造舞台气氛服务,评剧亦然。
      评剧伴奏音乐与舞台美术及演员表演的空间艺术与视觉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就收到了时空结合与视听结合的最佳审美效果。尤其是在营造舞台气氛方面,伴奏音乐更充分发挥出强化环境与情绪的优长。
      如黑龙江省评剧院演出的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中,有抗联女战士河中洗浴的一段戏,伴奏音乐奏出明亮、清脆、欢快的旋律,并使用了“打音”技巧,很好地展现了女战士水中嬉戏的情怀与水花四溅的情景。又如该剧中女主人公冷云为抗日大事,忍痛将亲生儿子让炊事员老爹送走的“送子”一段戏,乐队奏出悲伤、凄楚的旋律,很好地表现了冷云的亲情与决心,也充分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
      三、评剧伴奏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
      评剧伴奏音乐同其他各艺术环节一样,共同的目的都是为表现全剧的主题思想服务。
      如黑龙江省评剧院演出的评剧《大山里》,主题是反映在抗美援朝时期,东北大山里人喜子放弃个人恩怨,为确保前线军用木材的生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充分表现这一主题,乐队在伴奏中以民间小调为基调,配以伐木工人的劳动号子,奏出高亢、明亮的旋律,并使用“滑音”(“上滑音”、“下滑音”)等技巧,既展现了大山里的空旷、广袤,又表现了山里人的粗犷、豪放,有利地表现了全剧的主题。又如哈尔滨市京评剧院演出的评剧《伯虎吟》,其主题思想是表现封建社会里的文人唐伯虎(寅)孤高傲世、特立独行的品格及其由此产生的人生与社会性悲剧。为表现这一主题,乐队伴奏就形成了清新与沉重、俏丽与悲壮相结合的基调,有力地表现并在某种程度上升华了全剧的主题思想。
      四、评剧伴奏要为体现剧种特色服务
      戏曲音乐是戏曲剧种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在体现剧种特色上,评剧音乐伴奏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任务。
      主奏乐器又在其中担负着主要任务,就如同交响乐队中的首席小提琴。评剧的主奏乐器是板胡,但是板胡不止是评剧的主奏乐器,也是梆子、豫剧、吉剧、龙江剧的主奏乐器。因此,“评板胡”就要注意如何与“梆板胡”、“豫板胡”、“吉板胡”、“龙板胡”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就是剧种特色,即评剧的“落子味”。同样,与“评板胡”密切相关的“评二胡”,也要突出“落子味”。原哈尔滨市评剧院演出的评剧《蝶恋花》的音乐伴奏,“落子味”就十分鲜明,与同名京剧各放异彩,相映生辉。根据科技的发展和观众审美的需求,评剧伴奏要大胆革新创造,形成更加完美的伴奏体系与伴奏风格。

2009-10-30来源:《戏剧之家》第5期供稿文/李洪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议评剧伴奏的“服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