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霜 发表于 2015-9-1 15:21:54

百年评剧在天津

百年评剧在天津
    19世纪末,燕赵大地一批慷慨悲歌之士,唱着莲花落,向津门走来,海河敞开博大的胸怀,容纳了这些农民艺术家。由此,评剧在天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百年来,一代代光彩夺目的明星,便在这个“戏窝子”腾空而起,照亮了整个评剧艺坛。
  清末民初,近百万人口的天津,迅速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商埠。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民国四年(1915)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孙洪魁、孙凤鸣等率领班社,多次从冀东农村到天津演出。以月明珠、金开芳等著名男旦领衔的剧团在河东晏乐茶园一炮走红,他们演出的《杜十娘》、《马寡妇开店》得到京剧大师梅兰芳的首肯,得到天津观众的喜爱。
  “月明珠调”(指以月明珠为首的冀东莲花落艺人所创造的评剧慢板唱腔)流行津门大街小巷,震动了侯家后、南市、河北大街等处的坤书馆,促使一批演唱大鼓、牌子曲、皮簧、梆子的女唱手、纷纷改行学唱落子(评剧)。于是李金顺脱颖而出,她把鼓曲韵味糅进评剧,以其新颖腔调亮相舞台,令人耳目一新。从而结束了早期评剧以男旦演戏的历史,开创了女伶为主体的评剧艺术的新局面。
  上世纪30年代初,评剧“四大流派”在天津形成:李(金顺)派、刘(翠霞)派、白(玉霜)派、爱(莲君)派,把天津剧坛搅得一片红火。促进中国评剧史的进程。当年评剧胜出其它剧种,已从诸多茶园、小剧场进入北洋(今延安影院)、春和(工人剧场)等大戏院。1936年白玉霜杀入上海,并拍了评剧电影《海棠红》,荣膺“评剧皇后”美称;刘翠霞北上大连,参加评剧会演,后回津封为“评剧女皇”;爱莲君东渡日本录制唱片。一批评剧名伶碧莲花、朱宝霞、喜彩莲,钰灵芝等也南征北战,为评剧在中国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天津解放以后,津门一大批于40年代成长的评剧明星小白玉霜、新凤霞、赵丽蓉、花月仙、花玉兰等去了北京,筱俊亭、花淑兰等去了沈阳,陈桂秋去了锦州,碧燕燕、喜彩苓、郭砚芳、刘小楼去了哈尔滨,于艳秋去了唐山,钰灵芝去了武汉,新翠霞去了郑州……可以这样结论:闻名全国的评剧演员,都是起步于天津,走向全国的。
  建国后,天津“正风评剧社”的四大主演六岁红、新翠霞、莲小君、羊兰芬以及“进步评剧社”的鲜灵霞,“民艺”的李文芳,“火花”的王素秋,“艺文”的小月珠等20多个评剧团体,大演现代戏。特别是“正风剧社”演出60多个现代戏得到中央文化部的表彰,成为全国评剧界的一面红旗。
  “正风”(后发展为天津评剧院)四大主演继承评剧“四大流派”的演唱风格,结合自身条件演唱了《妇女代表》、《刘胡兰》、《罗汉钱》、《啼笑姻缘》、《爱情》、《张士珍》、《花魁》、《珍珠衫》等上百出剧目,深受评剧观众欢迎。此外鲜灵霞的《井台会》、《包公三勘蝴蝶梦》(已拍成电影)被称为天津正宗的鲜派代表剧目。李文芳的《四川白毛女》、《李双双》等戏也享誉剧坛多年。从而使她们成为建国后17年天津评剧舞台的代表人物。
  新时期,天津评剧界后劲十足,又接连绽放“四朵梅花”:李秀云、马淑华、崔莲润、曾昭娟。她们演出的《闺女大了》、《村南柳》、《花木兰》、《狗不理传奇》、《谢瑶环》等剧目享誉全国,从而扛起了天津评剧这杆不倒的大旗。
  百年来,从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月明珠、金开芳、倪俊声到“四大名旦”,到“四大主演”到“四朵梅花”,(当然还有许多名家)的先后崛起,说明天津这块戏剧土壤,孕育的评剧,根深叶茂,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爱在深秋 转载于 2007-3-14 16:32

以下是跟贴内容:

老者   发表于 2010-1-5 21:31
重新审视评剧发展的得与失
天津是评剧的发祥地。至1950年代全国各地评剧艺人特别是女艺人95%以上是来自天津的。评剧主要的艺术流派是产生于天津的。评剧声腔音乐的形成与天津关系密切。1950年代后的戏曲改革由于激进的思想观念和诸多不科学因素导致了戏曲艺术发展中产生许多弊病。评剧60年改革没有遵循自身规律,导致了现在存在的与传统评剧判若异类的评剧风格式新歌剧。解放后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北京和东北的评剧在很大程度上(东北的评剧主要问题是地方语音的加入,现在也有许多非评剧的新歌剧了)偏离甚至抛弃了传统。现在来看,这种所谓创新发展对于评剧的存在和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天津由于与评剧的发生、发展有着长期的关系,天津的观众对传统评剧喜爱过深,解放后虽然也有某些过激的改革,但在主流上还是传统观念较重,因此对评剧的传统相对保留较多,对评剧的伤害较轻一点。过去,极左思潮和西化的艺术观念对戏曲艺术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今天,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对待评剧,以审慎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评剧60年以来创新实践的得与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年评剧在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