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艺术
标题:
评剧在北京
[打印本页]
作者:
玉霜
时间:
2014-11-7 16:10
标题:
评剧在北京
评剧在北京
评剧,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形成于唐山,发展于天津。距今有近百年历史,是我国流传较广的剧种之一。
民国十九年(1930年),由评剧演员张月婷任主演的“敬顺戏社”首次进京,演出于三庆戏院。主要剧目有《马寡妇开店》、《桃花庵》等。后因戏院被砸,敬顺戏社返回天津。
民国二十年(1931年),芙蓉花率“复盛戏社”进京演出。戏社拥有芙蓉花、李小霞、花小仙、十三妹四大著名主演。演出剧目除《老妈开唠》、《花为媒》等小生、小旦戏外,在开场时还加演《白水滩》、《铁公鸡》等武戏,并将武术中之真刀真枪、梢子棍、七节鞭等兵刃搬上舞台。为适应北京观众欣赏,他们改滦州音韵为北京语音,开始了由大口落子向小口落子的转化,赢得北京观众赞赏,为评剧在京扎根作出贡献。同年10月,白玉霜率“华北戏社”进京。随后,刘翠霞、李金顺也相继进京。一时间,评剧名角荟萃演出,使评剧在京影响遽增。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喜彩莲率“元顺剧社”到京,演出剧目多由京剧改编,如《凤还巢》、《十三妹》等。她以通俗优美的评剧曲腔演唱京剧剧目,受到欢迎。此时,白玉霜因与芙蓉花、喜彩莲竞争高下,排演了穿紧身衣表演的《拿苍蝇》一剧,被当局以“有伤风化”罪逐出北京。随后,芙蓉花也被无故停演,评剧曾一度冷落。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上海走红的白玉霜返京演出,她不仅演技成熟,且唱腔舒展流畅,委婉动听,已形成“白派”独特风格。喜彩莲也相继进京,与白玉霜、芙蓉花三人形成鼎足之势。后因芙蓉花缺少创新而景况日下,遂形成白、喜对峙局面。她们分别演出于相距甚近的开明戏院和华北戏院,各自演出三年而观众不减。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白玉霜病逝,其养女小白玉霜(李再雯)继承了“白派”艺术。
40年代初,天桥一批评剧女演员美玉霜、小宝珠、花碧霞、刘碧霞、小玉凤等涌现舞台。同时,一批男演员也相继涌现,如魏荣元、席宝昆、陈少舫等。这期间,喜彩莲排演的《梁红玉和韩世忠》,由于道出人民抗战心声,一度盛况空前,但因敌伪的几次“强化治安”,北京城内一片恐怖气氛,评剧又趋冷落。抗日战争胜利后,评剧主要在天桥一些小剧场勉强维持演出。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评剧艺人纷纷排演时称为“解放戏”的新戏。2月,赵连喜、赵丽蓉兄妹率“艺工剧团”进京演出评剧《白毛女》;继而小白玉霜和赵连喜演出了《兄妹开荒》;鸿巧兰排演了《白毛女》、《刘胡兰》;曹金福、小菊花排演了《王秀鸾》等新评剧。仅两年间,北京就建起了新中华评剧工作团(“再雯社”与“莲剧团”合组)、首都实验评剧团等近30个评剧班社。为配合宣传婚姻法,取缔妓院与镇压反革命等政治运动,马少波帮助再雯社排演了《九尾狐》,洪深为新中华评剧工作团导演了《千年冰河开了冻》,夏淳为“凤鸣社”导演了《刘巧儿》,苏民为首都评剧团导演了《女教师》等剧。这些戏剧家对评剧艺术的关注和帮助,不仅使评剧及时地推出了一批新剧目,还使评剧艺术从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并且较早地在北京戏曲剧团中建起导演制。
1953年,北京第一个国营评剧团——中国评剧团诞生,并从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研究院调入一批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专业艺术人员,以加强评剧艺术事业的建设。1955年中国评剧团改称中国评剧院,直属文化部领导。1958年,中国评剧院下放北京市属。同年,北京的几十个民营评剧团经过调整合并,划归海淀、崇文、大兴、通县、房山等区县。至1965年,中国评剧院整理改编、创作演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剧目,如:《杨三姐告状》、《花为媒》、《金沙江畔》等等。涌现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优秀演员,如小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李忆兰、花月仙、赵丽蓉、席宝昆、魏荣元、马泰、张德福、赵连喜、陈少舫等。
“文化大革命”中,评剧也受到严重摧残,区县评剧团被撤销建制;艺术生产基本停顿;老一代演员受到迫害,小白玉霜遭受迫害致死,新凤霞受迫害致残。
1979年后,经过“文化大革命”摧残的评剧又得到复苏,出现了《野马》、《高山下的花环》、《黑头和四大名蛋》等一批新创作的优秀剧目。在老一代艺术家的培养下,涌现出一批新的中青年演员骨干,谷文月与刘萍分别成为“新派”、“白派”传人。中国评剧院在经过调整后,又和北京市戏曲学校共同培养了一班新的毕业生。区县中仅存的海淀评剧团也在坚持演出,评剧剧种仍活跃在城乡的舞台上。
评剧自形成起,即以女角为主,早期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行当,小生的唱腔很单调。为拓宽评剧的题材领域,中国评剧院的音乐工作者贺飞和演员魏荣元一起致力于发展男角的声腔。在排练《秦香莲》时创造出评剧的[越调],丰富了男声唱腔,并确立了评剧花脸行当;以后[越调]又进入老生、小生的演唱领域,使评剧的男声唱腔得到很大的发展,提高了评剧表现生活的能力。
评剧音乐在冀东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了河北梆子音乐,改变了原莲花落曲牌体的结构,以板腔体为主,一小部分曲牌为辅。进入北京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评剧音乐有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评剧的板式有[慢板]、[反调慢板]、[二六板]、[小生二六板]、[杂板]、[流水板]、[散板]、[紧打慢唱]等。辅助板式有[搭调]、[导板]、[尖板]。还有附属于[二六板]等的一些变化形式,如[顿板]、[留板]、[甩腔]、[锁板]等。乐队的编制与乐器的配置也随着剧目的丰富发展而逐步完善。50年代以前,评剧乐队基本上是在河北梆子乐队配置基础上,吸收京剧乐器,到了50年代后期,已逐步形成具有评剧音乐特色的乐队。文场乐器除常用的板胡、嗡子(后期改为京二胡)、三弦、月琴、唢呐、笛子外,增加了常用的弦乐器大弦(大板胡、小板胡的俗称)、评二胡、中胡、低胡和民二胡,以及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的高胡、椰胡等;常用的弹拨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和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的古筝、电琵琶、中阮、柳琴;常用的管乐器有笛子、唢呐、笙和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的管子、喉管、巴乌、键盘笙、加键唢呐等;大提琴、倍大提琴也作为常规乐器进入了以民乐为主的评剧乐队。武场乐器除了京剧常用的板鼓、拍鼓、大锣、小锣、铙钹、堂鼓之外,还吸收了南方货郎用的梆子(南梆子)和河北梆子用的枣木梆子(大梆子)。进入80年代,为了渲染时代特点及适应观众新的审美需求,乐队配置又增加了电子琴、合成器等电声乐器
欢迎光临 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艺术 (http://zgpjy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