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艺术

标题: 她把一生托付给了评剧--王曼苓 [打印本页]

作者: 玉霜    时间: 2017-3-30 14:43
标题: 她把一生托付给了评剧--王曼苓
她把一生托付给了评剧
今年春节前夕,长春评剧院“迎新春”折子戏专场演出吸引了众多戏迷前来观看。好戏还未开演,台下却已沸腾起来。“这不是王曼苓老师吗?”一声惊呼中,观众将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王曼苓团团围住,纷纷要求合影。尽管她已离开舞台多年,但戏迷们对她的喜爱一如从前。


王曼苓,首届中国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原长春评剧院名誉院长。她师承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菊桂笙、新凤霞,主演过的评剧剧目《密建游宫》《保龙山》《珍珠衫》《十三妹》《铁弓缘》《杨八姐盗刀》《杜十娘》《三哭殿》《人面桃花》《凤还巢》《三凤求凰》等,一直都是评剧戏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1940年,王曼苓生于河北任丘一个梨园世家。爷爷、父母都从事戏曲工作,她自幼对戏曲情有独钟,9岁时正式开始学戏。最初学的是京剧旦角,后来还学过老生,但她觉得都不适合自己。当时她生活在唐山,唐山是评剧的发源地,很多著名的评剧演员都在唐山演出,“我有幸看到了新凤霞、小玉芳、郭艳芳、朱宝霞等评剧前辈的精彩演出,从此,我就痴迷上评剧。”王曼苓说。11岁那年,她由京剧改学评剧。“1951年下半年,我跟随父母到了丰润县评剧团,边学戏、边练功、边演出。父亲教我武功,母亲教我身段,董玉珍、小兰英、张国才等老师教我评剧。从1951年到1954年,我苦练基本功,基本上掌握了‘唱、念、做、打’的要领。”在王曼苓的回忆里,自己的豆蔻年华是在练功、学戏、演出的汗水和泪水中浸泡着的。正因如此,学戏没几年,她就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一次,剧团要演评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预告已经发出,但扮演祝英台的演员却病倒了。情急之下,剧团临时决定由王曼苓代替演出,不料她的表演大获成功,得到了人们的热烈称赞。从那以后,剧团就渐渐地把很多重要的角色交给王曼苓来演,14岁时,她就已经在剧团“挑起大梁”。但这一时期的她只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更宽广的艺术天地还在后面等着她。


1956年,王曼苓加入长春评剧团(长春评剧院前身)。“我记得在长春演的第一场戏是《十三妹》,后来演《人面桃花》《茶瓶记》《双龙镇》。”王曼苓说。当时她演的这些戏份多数都是反串小生,特别是首演剧目《十三妹》不光反串了小生,而且还是“全武行”马戏,这着实令长春戏迷耳目一新。据原长春评剧团团长杨兆明回忆:“手眼身法步,戏曲四功法,王曼苓功底很深,翻跟头、叫腰变,就到空中,小旋起来以后那转身180度……那时候全国评剧能打得出手的,踢枪能出出手的,只有长春评剧团的王曼苓。”韵味十足的唱腔,精彩绝伦的武打,再加上俊美的扮相造型,王曼苓很快迷倒了观众,一时间名震长春。


成名后的王曼苓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不断追求艺术上的进步。20世纪60年代初期,长春评剧团重排评剧《密建游宫》。这部剧目根据二人转改编,是一出宫廷悲剧。描写的是春秋时期群雄争霸,楚平王被奉为盟主,秦王将公主吴香许配给楚太子密建,而此时的楚平王见色忘义,将吴香骗入西宫纳为妃子,逼死太子。吴香公主痛斥平王,最后自刎身亡。吴香公主一角原来是由著名演员筱王金香饰演,重排时交给王曼苓来演。接到角色后,王曼苓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表演有所突破呢?早年学习京剧的经历,给王曼苓带来了灵感。她借鉴了梅兰芳在京剧《贵妃醉酒》中的身段、水袖和指法特点,为评剧表演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在表演中,王曼苓力图用肢体语言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她的“砂糖嗓”,抒情时,柔和舒展;激情处,高亢嘹亮,将公主吴香的幽怨多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1961年,长春评剧团带着这出剧目一路南下,在大江南北巡回演出一个月,王曼苓深沉大方、真实细腻的表演,醇美圆润、韵味十足的唱腔,征服了所有观众。“有观众就是爱看这个戏,我们在南京演了多少场,他场场不落。后来到上海演出,他又从南京追到上海看这个戏。看完上海的演出,他非要到后台看看演员不可。”王曼苓回忆道。20世纪60年代初期,《密建游宫》在全国上演二百多场,博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不仅成为长春评剧院的保留剧目,也成为了王曼苓的扛鼎之作。1984年,正是凭借这部《密建游宫》,王曼苓摘得全国首届戏剧梅花奖,登上了戏曲事业的巅峰。


除了追求艺术上的创新和突破,王曼苓还特别善于博采众长。在她主演的近百出传统和现代剧目中,人们始终都能看到她在艺术上的创新和精进。例如她在《不准出生的人》里扮演的央金、尼玛母女。为了表现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思想性格的人物,她兼取“爱(莲君)派”“白(玉霜)派”唱腔的某些特点来设计央金的唱腔,行腔中多在中、低音区缓进,听来深沉、哀伤,很好地表现了央金淳朴、善良而又迷信命运、不敢反抗的思想特征。她又以“刘(翠霞)派”和“新(凤霞)派”唱腔的特点,来设计尼玛的唱腔,行腔多在中、高音交错迭进,既有婉转的抒情曲调,又有高昂激越的旋律,很好地刻画了尼玛这个最后一代女奴隶,渴望解放、勇于反抗的坚强性格。


在饰演杨开慧时,王曼苓认为要塑造好杨开慧的艺术形象,既应该有浓郁的评剧韵味,又要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就必须丰富评剧的唱腔和表现手段。为此她在演唱方法上,适当吸收了评弹的说唱形式,又揉进去北方大鼓的某些旋律,还把传统评剧唱腔中悲切的“哭腔”加以改造、变通,用来表现当代英雄人物的思想情感。经过她的改造,评剧《杨开慧》的唱段叙事如行云流水,通达顺畅,抒情如金戈铁马,震撼人心,比较完美地表现了杨开慧视死如归,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


艺术经验的长期积累和丰富,让王曼苓的表演和唱腔特色鲜明,自成一派,深受广大观众和业内专家的认可和赞许。她的老师新凤霞曾评价道:“曼苓继承了东北的演唱特点,又吸收了河北的细腻、花腔,发挥了天赋砂糖嗓、云遮月声音的特长,扬长避短,有所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为赞誉她的精湛演技,新凤霞还画梅相赠,剧作家吴光祖为画题诗:“岁寒未许东风管,淡抹浓妆得自由。”对王曼苓的艺术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王曼苓爱戏成痴,就算已经退休多年,她仍时时关心、关注着评剧的发展和评剧人才的培养。在担任长春评剧院艺术顾问时,她对青年演员言传身教,悉心传授自己毕生积累的艺术经验。2016年年末,大雪一场接着一场,77岁的王曼苓不辞辛劳,日夜奋战在排练场,手把手教授青年演员们复排《人面桃花》《乾坤带》这两出戏。她的徒弟宋云平说:“那些日子是白天晚上连轴转,我们年轻人都吃不消,老太太快八十的人了,跟着我们一起熬,让我们既感动又备受鼓舞!”她的另一位徒弟陆冬艳对师傅既心疼又敬畏,“师傅太爱评剧了,她对艺术的那种坚持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有压力,生怕长春评剧的传承在我们手中断了。”


问王曼苓为什么这么爱评剧?千言万语,一时难以言说。在她心中,评剧这门来自民间的艺术,与普通民众的生活贴得很近,它的存在有着无法评估的价值和意义。她说评剧是个“宝”,应该传下去。尽管她心里很清楚,如今已不再是戏曲独霸舞台的时代,地方剧种的式微无法避免,但她还是相信,只要大家多做一点努力,评剧的生存空间还是很大的。所以,她最后给出这样的回答:“我会为评剧好好活着,有生之年,我希望自己还能多带几个学生,多传几出好戏……”
2017年03月21日 08:37:21
来源:《吉林日报》本报记者 李卓林






欢迎光临 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艺术 (http://zgpjy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