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艺术
标题:
《芬奶奶评剧之窗•第194期》~戴月琴
[打印本页]
作者:
芬奶奶
时间:
2024-3-13 11:45
标题:
《芬奶奶评剧之窗•第194期》~戴月琴
芬奶奶聊评剧
《芬奶奶评剧之窗•第194期》 今天简介评剧名家戴月琴
戴月琴: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她历任中国评剧院二团团长、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华夏艺术团团长、北京评剧艺术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文化下乡演出团团长等职务。
戴月琴现任中国评剧院院长助理、青年团团长、北京市燕山情艺术团名誉团长、艺术顾问;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市民族联谊会常务理事。
戴月琴:出生于满族艺术之家 ,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6岁时妈妈带她和弟弟去看露天电影《刘巧儿》,新凤霞饰演的刘巧儿一下子就着了迷。让妈妈帮着梳成刘巧儿那样的辫子,手里拿着小篮儿,学唱《刘巧儿》唱段,
戴月琴在小学的一次命题作文《我的理想》中写道:“长大后,我要成为新凤霞那样的好演员。”带着这个儿时的梦想,戴月琴开始辛苦的追梦之旅。
戴月琴 1964年从北京市女八中考入中国评剧院学员班插班学习,拜评剧名家新凤霞、花月仙为师。学习之路是艰苦的,她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到阜成门护城河边喊嗓子,之后回学校练早功,晚上演出结束后她还要跟老师继续学习,总是搭乘末班车回到集体宿舍,第二天又准时起床去练功……
戴月琴非常珍视和怀念那段勤奋学戏的岁月,戴月琴经常说:“正是因为这份刻苦,才从老艺术家那里学到了真本事”。 戴月琴学习刻苦,扮相俊俏,嗓音甜润,1978年在老师新凤霞和导演夏淳的精心传授指导下,她主演复排传统剧目《刘巧儿》,颇具恩师风范。该剧当时先后演出百余场,场场爆满,中央电视台录制后在全国播出,反响热烈。
戴月琴 在1994年的时候,评剧《狐仙小翠》改编成电视戏曲连续剧《天地缘》,她在剧中分别扮演张琼英和小翠两个角色,还担任了该剧的制片人,1982年荣获新创作剧目优秀奖。
戴月琴 数十年来,主演了《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三看御妹》《无双传》《凤还巢》《万花船》《意中缘》《狐仙小翠》《铡阁老》《王府怪影》《乔迁之喜》《杀狗》《劝爱宝》《法网》《打神告庙》《金沙江畔》《小二黑结婚》《思凡》等剧目,每唱戏深受好评。
戴月琴从中国评剧院退休后 ,一天都没有休息。她又站到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讲堂上,为振兴评剧、培养新人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大部分学生都是很小就离开父母,到北戏来学习。戴月琴很心疼这些从外地来到北京求学的孩子,总是为她们买些水果、点心、营养品,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疼爱呵护。
戴月琴 她的学生,年龄跨度也比较大,从四五岁的小孩子到二十多岁的大学生,还有社会上的评剧爱好者。她还经常应邀到学校、社区进行专题讲座,用不同的形式传播评剧艺术。
戴月琴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二字,她总是不辞劳苦地将剧本和谱子打印出来给学生,还将唱腔和伴奏带转换格式放到自己的平板电脑和MP3上带给学生,并把精心制作的音视频拷贝到学生的手机上,以便让他们随时学习。
戴月琴在课堂上对学生一字一句,一板一眼,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从不含糊。课堂下,她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是学生口中的“戴妈妈”。戴月琴说:“当年我的老师新凤霞就是把我当女儿看,不仅教我演戏,还教我做人。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老艺术家的艺术和精神传承下去。”至今,她的学生桃李芬芳,
戴月琴紧跟时代潮流,丰富了传统戏曲的呈现形式。由她领衔主演的传统名剧《花为媒》,走出了一条评剧音乐改革的新路。该剧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后,收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戏曲精品库》。戴月琴拍摄的评剧《戏曲名段欣赏》专辑于1999年荣获“星光杯”奖。
戴月琴凭借新派评剧的创新贡献,戴月琴也收获了各种荣誉,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狐仙小翠》获1982年度新创作剧目优秀表演奖;1984年《花为媒》获中青年调演表演奖;主演的《凤仪亭》获1986年度新剧目调演主演;
戴月琴1995年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北京市文化局十佳艺德标兵、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她职业道德明星、中宣部、文化部等十部委授予她《三下乡》活动先进个人等称号;1999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荣获华夏英杰与中华英才称号。
戴月琴经常参加央视戏曲频道的演出, 并为其录制了7集评剧专辑:其中有《金印记》《红花岭》《调风月》《在烈火中永生》《乞丐千金》《无双传》《凤还巢》《思凡》《狐仙小翠》等剧目。
戴月琴2022年荣获“国际和平艺术家”称号。为了更好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2001年9月联合国通过联大第55/282号决议,决定从2002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鉴于戴月琴在中国戏曲表演和书画艺术上的成就及卓越贡献,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戴月琴“国际和平”荣誉称号。
戴月琴如今已是年过花甲之人,但她依然心系评剧,除了大量的演出和教学工作之外,她每天还上网搜索查阅评剧相关资料,运用网络平台弘扬评剧。对于社会上的公益活动,她有请必到,从不计名利,戴月琴谦虚地说:为了更好地传承评剧,还将继续巩固、提高、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为评剧人才的培养,为新派艺术的发扬光大,生命不息、拼博不止。
欢迎光临 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艺术 (http://zgpjy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