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艺术

标题: 崔连润:评剧是我一生的追求 [打印本页]

作者: 玉霜    时间: 2015-9-30 06:33
标题: 崔连润:评剧是我一生的追求
崔连润:评剧是我一生的追求
崔连润,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曾任天津评剧院副院长。她嗓音高亢明亮、音域宽阔,声腔委婉华丽、刚柔相济,在唱法上继承了传统的“大口落子”风格,又兼收诸多名家的演唱技巧,在行当上不拘一格,亦文亦武,曾四次获得文化部“优秀表演奖”和第九届、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以及第五届“中国金唱片奖”等。
   
     成名正是少年时
  崔连润八岁学艺、九岁登台,十岁就与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鲜灵霞同台演出传统戏《卖子孙贤》、《大拾万金》,这对于并非出身在戏曲世家的她来说绝对是一种幸运。“我的父母很喜欢戏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带我去戏院看戏。看到人家排戏我觉得很新鲜、很好玩,回家就自己照着镜子模仿练习,又唱又跳的。家人看到我如此痴迷戏曲很惊奇,觉得这孩子跟着了魔似的,还给我取了个外号叫‘小魔怔’。”
  看到孩子自己学戏还学得有模有样,父母便给崔连润请了一位评剧师傅,让她跟着老师专业系统地学戏。1958年,天津评剧院招学员,才刚刚八岁的崔连润凭借着优秀的表现和天赋被特招进了少年训练队,成为最小的学员。“我那时候因为年龄小,所以很讨哥哥姐姐们的喜欢,他们去老师家里一对一学戏的时候都喜欢带上我,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跟很多评剧大师像新翠霞、鲜灵霞、莲小君她们学过戏。”也许是在学戏时,崔连润给鲜灵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后来她演出《卖子孙贤》时要找演员演她的孩子,既要年龄小,又要能跟她唱同调,就找到了崔连润。“我那时候才八岁,什么都不懂,上了台也不知道紧张,剧中的娃娃生有大段的唱腔,我跟鲜灵霞对唱的时候一点儿不怯场,底下观众掌声不断。”在跟鲜灵霞合作演出两部戏后,崔连润成了名符其实的小童星。在外人看来,崔连润幸运得都要让人嫉妒了,但其实作为孩子,她付出了很多。“我们这一代评剧演员基本功很扎实,唱、念、做、打各项基本功都要掌握,练身形、毯子功都是京剧老师亲自教。白天一整天都在练功,一到晚上就去剧院观摩名角儿演出,看完之后就躲起来自己练。”崔连润说,自己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熏”出来的。
  1966年,崔连润随团到农村割麦子、到部队拉练都做过,虽然辛苦,但她仍放不下评剧,一直坚持着练功练声练唱。“那时候不让演出,我只能偷偷地练,有时候都躲到麦地里吊嗓子。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人都放弃了,但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有那种一股走到黑的劲头,从来没有中断过学戏、练功。所以,在恢复传统戏演出后,对我而言,评剧不是重新拾起来,而是从未离开。”


     艺术追求无止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78年,天津评剧院排演评剧版《花木兰》,扮演花木兰的演员需要具备全面的基本功,更需要演员以高超的技艺塑造花木兰的女扮男装、亦文亦武的英雄形象。崔连润凭借着多年来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和优异的天赋被选为花木兰的扮演者,后来她才从剧院领导那得知,原来这出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虽然幸运地接下这个角色,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演过武戏的崔连润来说,距离能文能武的花木兰还是有些距离,为此,她开始了艰苦的练习。“演出之前的排练经历了很长时间,因为我必须要把武戏重新学习一遍,包括马鞭枪、对剑、三八大刀、巡营,每天早中晚三遍功。当时又是三伏天,天气很热,从开始排练到演出结束,我的体重从一百零几斤降到八十多斤。过去的剧场不像现在有空调,那时候就是弄一缸冰,上面挂个电扇对着吹,散热效果很差。为了演武戏时功架好看,我需要在身上绑一件袄,相当于衣服里面又穿了个不带袖子的棉坎肩,特别热。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演出一场戏要换两件衣服,衣服脱下来一拧全身汗水,有时候脖子里捂得都是痱子。”
    辛苦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崔连润以优美流畅的声腔、飒爽的舞姿,塑造的花木兰形象大获成功,剧场连续三个月四十场演出,场场爆满,有的观众甚至反复排长队买票连着看很多遍。天津电视台趁《花木兰》火爆津城之际,按照电影的拍摄手法将其拍摄成一部舞台艺术片,1978年由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播放后引起轰动,崔连润塑造的评剧花木兰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这部艺术片成为当时评剧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称其“评剧翻身大戏。”
     经过长期舞台实践与艺术积累,崔连润认真总结、潜心研究,广吸博纳、充实提高,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探索。在排练“鲜派”代表剧目《回杯记》中,她重点学习“鲜派”独特的头腔、胸腔共鸣,掌握用气技巧,把握住“鲜派”的行腔规律。在保留“鲜派”特色的同时,发挥自己高亢、纯正的声音条件,根据人物情绪需要,以新的演唱方法进行润色。“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成长,我需要把各种角色带有的性格情绪融入唱腔和表演中。例如为了表现剧中少女的思夫心境,我采用了俏丽的装饰音和轻美的颤音,体现少女的活泼可人。同时在‘鲜派’特色音形‘大跳滑音’和‘哭迷子’无限延长的行腔中,为求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内心变化,调整节奏,我融入了‘懒音’,控制了‘滑音’,以此抒发人物内心情感。在表演上我还学习借鉴姊妹艺术,运用了手绢、扇子、水袖、滑步、搓步等技巧表现剧中人物行为,让不同年龄、不同心情下的王玉姐性格更加丰满突出。”
    在崔连润和编剧、导演、设计部门的共同实践创作下,《回杯记》几经修改的剧本更加精炼,人物更加丰满,表演更加生动,音乐更加丰富,舞台更加亮丽,全剧也更加完整,成为“鲜派”流传作品中最为完整的一部。在1993年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中,《回杯记》荣获“优秀表演奖”多个奖项,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曲润海还为其赋诗一首:“十七台戏你压轴,掌声好声充满楼,更加琴师情激荡,锦城服了‘玉姐’喉。”崔连润更是凭借主演此剧,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殊荣。


        带领评剧走市场
    《狗不理传奇》是崔连润在评剧艺术上日趋成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勇挑重担、敢于冒险让评剧艺术走向市场的经典作品,她也成为了天津市戏曲院团第一个剧目制作人和演出经纪人。“《狗不理传奇》对我而言不单是一部塑造人物的作品,它更是我独立运作、将戏曲艺术市场化的尝试和经历。当时组建《狗不理传奇》剧目工作室,市文化局、评剧院和我个人分别投资,完全按市场运行机制排演这部剧,戏演得好坏、赚钱与否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和压力。那时候,我们在天津所有剧场都演了一遍,还走出天津,足迹遍布半个中国。我们对剧本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希望把一部津味十足、天津评剧韵味十足的作品献给全国观众。”《狗不理传奇》这部花费了崔连润大量心血的作品最终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下演出百场纪录,崔连润也以突出的艺术成就荣获二度“梅花奖”。
    2006年从天津评剧院退休后,崔连润成立了自己的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室,并和天津著名剧作家赵大民编剧合作,精心打造了集戏曲化、个性化、评剧化为一体的评剧《雷雨》。该剧汇聚了京、津、沈三地评剧名家谷文月、刘萍、王有才、徐培成、李惟铨等人,也因为是跨省市、地区的多位评剧名家、多种评剧流派,在同一舞台上演出的新探索、新突破,而引起戏剧界的广泛关注。崔连润告诉记者:“很多人问我,把这么多不同流派的名家汇集到一出剧中,会不会不够协调,我觉得,《雷雨》这部作品人物众多,性格不一,适合不同流派演绎,再加上我们有行业中的实力派专家李凤阁、刘文田、李娟文、董生等人对唱腔、音乐精心设计,调式、板式协调使用,使得各流派相融一体,所以整部作品和谐而又有创新性,得到各方的肯定。”
    在评剧版《雷雨》中,崔连润出演繁漪一角。本来已经身兼数职、负责主导整部戏曲的她不愿再出演角色,但是禁不住编剧、导演、剧中主要演员的要求,只能“披甲上阵”了。“繁漪这个人物性格复杂,我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希望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繁漪是个为人怜悯的女人,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追求爱情、渴望真情,但现实不允许,所以要在矛盾中展示她的心理状态。为了准确表达这种情绪,我们采取了唐山影调、融入评剧声腔,并在处理上增加一些趣味性,演出起来效果挺好,观众也认可了。”对于自己塑造的繁漪这个人物,虽然专家和观众都给首肯,但崔连润表示自己还不是十分满意,在接下来的演出中,她将继续完善对人物的创作,力争达到完美。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在评剧艺术的舞台上已经发光发热了五十多年的崔连润依旧充满热情,“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矢志不移,对倾心挚爱的戏曲艺术永远不懈追求。”




文字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记者李新蕊


1.《井台会——下离井台用目观瞧》
2.《花魁——众位姐妹莫要心酸》
3.《狗不理传奇——青竹有志节节窜》
4.《狗不理传奇——夸包子》
5.《花木兰——夜更深观敌情》
6.《花木兰——投军救帅》
7.《花木兰——当窗对镜理云鬓》
8.《花木兰——阵前的花将军就是末将》《彩唱》
9.《花木兰——阵前的花将军就是末将》(清唱)
10.《回杯记——思夫》




崔莲润视频集锦:http://www.56.com/u41/v_NTg0NjA5ODI.html






欢迎光临 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艺术 (http://zgpjy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