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5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昭娟与评剧的不解之缘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06:34: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昭娟与评剧的不解之缘


“我看似腊月松柏多坚韧,时时我孤立无依雁失群。我看似依然香艳若桃李,日日我严防蜜蜂与苍蝇……”在评剧《寄印传奇》中,冷月芳的独白唱出了细腻复杂的内心世界,她敢爱敢恨、执着追求的性格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冷月芳的扮演者、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天津评剧院副院长曾昭娟被记者问及自己与饰演过的哪个角色最像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冷月芳。”


    为评剧而生
  曾昭娟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一个传统家庭,祖辈上没有一个人唱戏。父亲希望女儿能够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医生,打小就是乖乖女的曾昭娟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以后会从事医生以外的行业。1981年,汉沽评剧团要招评剧演员,在门口贴出招聘启事。因为喜欢表演,渴望在舞台上一展粉墨人生,曾昭娟鬼使神差地不知哪来一股勇气,偷出家里的户口本便去报了名。
  面试的时候,曾昭娟根本不知道评剧为何物,便在现场演唱了电影《第二次握手》的插曲《怎能忘怀》。曾昭娟一开口唱歌,便把当时的老师给惊着了,一曲下来,评委老师一致认定这是个唱评剧的好苗子,团里要定了。随后老师便去拜访曾昭娟的家长,当时家人对曾昭娟报名评剧团的事一无所知,家里顿时闹得天翻地覆。但是,父亲的强烈反对也未能改变女儿学评剧的想法。十五岁,曾昭娟开始了她的评剧生涯。
  戏曲演员练功的艰辛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外出喊嗓子,然后练身段、练毯子功,学唱腔唱段,到很晚才结束。毯子功要经常进行翻、腾、扑、跌、滚、摔等各种形式的训练,所受的都是皮肉之苦,为此曾昭娟的胳膊、腿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有时候磕破流血、疼到哭出来,但是她从不当人面哭,因为她早已立下雄心壮志,一定要做最好的演员,让亲人以自己为荣!
  天赋异禀的曾昭娟扮相俊美,嗓音纯正,音域宽广,高音区尤为出色,很快在团里崭露头角,十六岁登上舞台便一鸣惊人。曾昭娟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登台唱的是《朱痕记》,上台之前紧张不安的心情在第一次听到观众的掌声后便平静下来。演出结束,很多人兴奋地表示,汉沽评剧团要出个大演员了。在随后的几年里,曾昭娟上山下乡到处演出,更凭借在《狸猫换太子》、《珍珠案》中的精彩表演获首届天津戏剧节优秀青年演员等奖项。




   为评剧而伤
  1987年,曾昭娟在天津评剧界已小有名气,恰逢著名评剧大师、花派创始人花淑兰想在华北地区寻觅学生,有人便向她推荐了曾昭娟。花淑兰特意来到长城影剧院观看曾昭娟的演出,听到曾昭娟的演唱后,花淑兰满心欢喜当即决定收其为徒。花淑兰很喜欢这个徒弟,经常带着曾昭娟到全国各地唱戏,慢慢地,观众认可了曾昭娟的表演,并称其为“小花淑兰”。
  1990年,曾昭娟被调入名家荟萃的天津评剧院,在此期间,她先后排练演出了《谢瑶环》、《三关明月》、《凤阳情》、《东虹日头西虹雨》等优秀剧目,受到业内外一致好评,尤其在第二、三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演出中,她凭借《三关明月》中的萧太后和《凤阳情》中的马皇后技压群芳,一举夺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优秀青年演员奖。就在曾昭娟的事业逐步走向巅峰之际,一场意外却让她痛彻心扉。
  2003年4月,奔波在《凤阳情》的演出、“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20周年纪念活动”演出和中国戏剧学院研究生学习中的曾昭娟,由于超负荷的工作,身体承受巨大压力,在一次演出中不慎跌倒,造成左腿股骨颈骨折。医生说,这种病“十人九残”,院里领导找到天津骨科专家张铁良,恳请他为曾昭娟进行治疗。但是张教授说,他只能保证曾昭娟生活自理,舞台可能就要放弃了。听到这个情况,曾昭娟万念俱灰。
      当时医生给了曾昭娟两个治疗方案,一个是保守治疗,慢慢恢复,不过最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踮脚的姑娘”,另一种就是做大手术,将钢钉接到骨头里,承担有可能落下终生残疾的风险。曾昭娟思索良久,“舞台上从来没有踮脚的角色,如果我不能够放弃舞台,那我就不能够接受踮脚。既然我已经不能再登舞台,那么残废与踮脚对我而言又有什么区别?家人不肯在手术书上签字,那我就自己签吧。”
  就这样,在无人忍心签字的手术书上,曾昭娟签下自己的名字。幸运的是,她的手术很成功,在做完手术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曾昭娟便在两个男演员的搀扶下开始一瘸一拐地登台练唱。排练时,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扯到腿中的钢钉,疼痛折磨得曾昭娟一度想放弃。在经历心里的一番挣扎和肉体苦痛的折磨后,曾昭娟终于重新站到了舞台上。
  对于复出后的第一场演出,曾昭娟至今回想起来仍百感交集。“当时我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我没想到,自己还能重新回到舞台上。”说到这时,曾昭娟忍不住潸然泪下。当时曾昭娟的主治医生、护士也去看了她的首场复出演出,医护人员告诉曾昭娟,他们基本上没看戏,都在看她的腿。医生说,很难想象一个股骨颈骨折的演员还能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原来艺术竟然有着穿透生命的力量。
   
    为评剧而活
  “花淑兰老师告诉我,梅兰芳先生1953年赴朝慰问演出归来时,曾在锦州看过她演的《茶瓶计》,梅先生评价:‘京剧有个红娘,让荀慧生演活了,唱活了;评剧出了个小春红,让花淑兰演活了,唱活了。评剧大有希望。’我想,我要演活了谁,唱活了谁?”曾昭娟经常这样问自己。
  战胜伤痛后,曾昭娟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振翅飞翔,活跃在评剧舞台上。2004年,曾昭娟获第十一届文化部文化表演奖、第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2006年,曾昭娟领衔主演的戏曲电视连续剧《凤阳情》获第二十六届电视剧“飞天奖”戏曲一等奖。2008年,曾昭娟凭借在《寄印传奇》中的出色表演,获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而她所有成绩的不断取得,源于她不懈的努力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更源于她对“演活”角色的寻找。
  “继承和传承,对艺术的发扬有一定局限性。花淑兰老师的嗓音、外形造就了花派艺术的经典,虽然我跟老师学戏有相通的地方,也得到很多观众认可,但我不是她,靠单纯的模仿是无法展现艺术的魅力的。在这个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我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创造,发挥我所有的潜能,去创作完全属于我的角色。”曾昭娟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演活”角色的真谛,由此也开始了她“三出戏”的“三个跨越”。
  出演由梁波和戴英禄合写的《三关明月》,是曾昭娟迈出独立创作的第一步。在这部戏中,编剧为了给曾昭娟量身打造萧太后的角色形象,对剧本进行了大量修改。老师也不再对曾昭娟进行一招一式的指导,而是让她自己去创作、去展现这个人物。“《三关明月》是我独立创造的第一个作品,是我艺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曾昭娟说。
  因为在《三关明月》中饰演的还是青衣,与自己以前的表演很像,曾昭娟觉得不太满足,想要更大的突破。于是她给全国知名女导演张曼君送了很多作品,但因为各种原因被否决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寻觅,有一天张导突然给曾昭娟打来电话,说以描写“马大脚”马秀英为题材的《凤阳情》特别适合她来演。在这部戏中,除了后半场封后的部分属于曾昭娟的本行青衣正旦,整部戏中融合了花旦、武旦、泼辣旦、老旦等各种行当,这是她从来没有表演过的。看完剧本,曾昭娟内心忐忑不安,她不知自己能否把这个角色演好,但导演告诉她:“演员要创造角色、塑造角色,必须在更大的空间里寻找空白,只有突破了这个空白,才能真正体会创作的自由。”导演的鼓励让曾昭娟重拾信心,她开始了自己艺术道路的一番新尝试。
   《凤阳情》的演出很成功,观众为曾昭娟塑造的全新角色报以无比热烈的掌声。“通过这部戏曲,曾昭娟从单纯的演员,初步跃上了评剧表演艺术家的行列。”戏剧评剧家康式昭评价。如果说《凤阳情》的舞台风格是平民的、通俗的,那么《寄印传奇》则更多表现人物的心理和寓意。曾昭娟外冷内热的表演将人物复杂深刻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更加映衬出人性的善良与丑恶。有观众评价,《寄印传奇》中的冷月芳与曾昭娟融为一体了。
    从《三关明月》的自在,到《凤阳情》的自觉,再到《寄印传奇》的自由,曾昭娟通过一步步对表演追求的转变,完成了对“演活”角色的寻找。她表示:“在接下来的作品中,我依旧会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以自己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继续追寻创作下去。我此生就是为评剧这一件事而来,将这一件事做好,我也就不枉此生了。”




1.《戴诺——人常说景颇山上云雾多》
2.《半把剪刀——我金娥好比无舵舟》
3.《凤阳情——转眼间十八个春夏秋冬》
4.《梅香——日落西山近黄昏》
5.《相思树——以强势独霸称雄》
6.《花魁——众位姐妹》
7.《绣鞋记——句句实言不敢胡诌》




曾昭娟视频集锦:http://www.56.com/u24/v_NTg1NDc3MzM.html
文字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记者李新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匿名  发表于 2015-10-10 11:11:33
:好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