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质兰欣”传承评剧 “潇洒一姐”快乐人生 ——中国评剧网独家专访中国评剧院梅花奖演员刘慧欣 她最初学习河北梆子,后改唱评剧,而且一唱就是近40年;她从河北藁城评剧团以优秀人才调入中国评剧院,潜心钻研评剧艺术;她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孜孜以求,常以“老艺术家都是我的老师”当作人生信条;舞台上的她端庄秀丽、清新雅致,生活上也是气质优雅、仪态万方;面对工作的一些问题,她是乐天派,她总能潇洒一笑;她取得许多成绩,但却非常低调;如今流派传承的责任压在肩上,她对后辈寄予厚望,人尽力,更要顺其自然。她就是《张羽煮海》中的琼莲,《卷席筒》中的嫂子,《山花》中的七姑,《井台会》中的李三娘,《拜月记》中的王瑞兰,《祝福》中的祥林嫂,《无双传》中的刘无双,《风起同仁堂》中的老板娘陈玉珊。而为这些人物赋予更多灵性的则是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李(忆兰)派亲传弟子,剧院当家青衣“一姐”刘慧欣,一个享受艺术也会享受生活的人。“慧质兰欣”,不仅表达了刘慧欣蕙质兰心的精神内涵,更寓意了其对李忆兰艺术的完美融合。 挑梁评剧《风起同仁堂》,从舞台走上大银幕 作为新时代打破院团界限的评剧《风起同仁堂》,刘慧欣挑梁在河北、北京、深圳、广州甚至德国、法国等地演出,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并且在去年9月份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获得优秀表演奖,也为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争得优秀剧目奖等荣誉。 但当刘慧欣说起当初接该剧时却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一是此前有新派演员王向阳的基础,难免会有观众比较,二是时间紧,任务重,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拿下了一出戏,而且演出效果也是出乎意料地好。 说实话,记者也始终追随此剧,根据反映,该剧的成功无疑是靠三位主演刘慧欣、赵斌、孙路阳及其他艺术家撑起来的,堪称人保戏的典范。 通过这种跨院团合作,刘慧欣坦承,尽管演出很辛苦,但是通过强强联合不仅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更能为评剧的影响尽一份微薄之力,就心满意足了。 时隔三年后,2015年,评剧《风起同仁堂》终于被搬上大银幕,日前,评剧电影《风起同仁堂》也在河北霸州杀青。届时,该电影也将登陆电影院和央视电影频道。 从舞台到大银幕,这个过程,不是时光过隙般简单,而是融合了众多艺术家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的感情,作为评剧演员,电影是一个陌生的工种,他们首先要克服这方面的困难。“我台上的表演,跟拍电影差距太大了。第一个不同,也是最大的不同,是舞台上的一切动作表情,都比较夸张,因为离观众远,所以一些表情,白话声音,各方面,是比较夸张的。而电影,尤其是一些特写,要求收敛,从表演,一个眼神儿就能看得非常清楚,就不用那么大幅度的表演,更生活一些,但是内心必须要充实表演,要细腻。另外,舞台上表演面向观众一个上场门儿一个下场门儿,但是电影就完全打破了这些常规,表演的时候可能是后背对着镜头,空间比较自由,也比较多变。”刘慧欣向记者说道。 面对今天的成果,刘慧欣颇有感触,“跟同仁堂剧组快三年了,我觉得最要感谢的是我这些合作的搭档,导演,尤其是陈胜利老师。往小了说对于这个剧目对我们个人他都是功不可没,往大了说对评剧,对民族艺术,对同仁堂这个国家品牌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三年来我们朝夕相处,知道他有太多的难处,太多的不易,但凭着他超人的毅力,最终把评剧《风起同仁堂》搬上银幕。不管是作为我个人,还是作为评剧人我都非常感谢他,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是在这里我想对他说,谢谢!谢谢他为评剧所做的一切。这三年来,跟大家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我的老师们还有搭档们对我个人的缺点都很包容,都给予我无私的帮助!谢谢他们!作为评剧人作为同仁堂剧组的一员,我骄傲!”记者跟踪该剧组整整三年也深知,作为一个民营剧团,作为制作人,陈胜利要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负责,100多人的剧组不可能没有矛盾,但他都一一克服,实属不易。所以,刘慧欣都看在眼里,她说,当记者对他做补充采访时,她是眼含着泪水在微信里打的这些字。 回首多年来,刘慧欣从来不懈怠,有时,一句唱,一个气口要反复揣摩不知多少遍,直到唱得舒服了,唱得美了才算罢休,而且还要让观众检验。刘慧欣的先生张剑冰是国家一级鼓师,号称当今评剧第一鼓,在舞台上二人珠联璧合、搭配默契。由于有便利的条件,有时候甚至在家里都会搭起一个小小排练场,二人切磋唱腔表演。 刘慧欣说,说不累是假话,但是因为真正爱戏,所以也乐在其中,况且有观众的认可比什么奖赏都重要。 临危受命成就李派评剧《秦香莲》 大家知道今天舞台上看到的评剧《秦香莲》除了白派、刘派,还多了一个李派的版本,虽然词是白派的词,谱是白派的谱,但是刘慧欣一个阴错阳差的机会却成就了李派《秦香莲》,而且也积累了许多李派《秦香莲》迷。 为什么中国评剧院出了李派的《秦香莲》?一个李派传人唱起了《秦香莲》?这是众多网友想问的问题。尽管李派也唱过白派的《金沙江畔》《劝爱宝》《锔碗丁》等,但《秦香莲》作为正式演出让刘慧欣接演还是颇费了一番周折,至今,刘慧欣都难忘当时的心情。 由于当时作为正宗白派传人的评剧名家王冠丽临时有事实在不能演出,刘慧欣只能听从领导安排,但是心里也在打鼓,跟领导不断强调,一定要告诉观众今天唱的不是白派,领导也是各种安慰打气,没成想最后演出结束,观众大部分都很认可,唱出了不一样的“秦香莲”。自此,有了信心,剧院也就经常安排刘慧欣版的《秦香莲》了。 到现在,刘慧欣也都是在大大小小的剧院演出中担当起评剧《秦香莲》的主角来,同样观众叫好声不断,粉丝成群。一个阴错阳差的机会,让大家领略到与白派相比另有一番味道的李派《秦香莲》。 低调谦和称老艺术家都是老师 刘慧欣潜心研究评剧艺术,她在研究生班毕业论文中系统阐述了李派艺术的特点以及自己在传承实践中的创新,不管是什么角色,都要演活人物。如今,她形成了身材高挑、嗓音清脆高亢、大气端庄,评剧界不可多得的大青衣的舞台形象。身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李忆兰的亲传弟子,刘慧欣在唱、念的发声、吐字、运气、行腔和身段、动作等方面,都体现出老师的特色。 有人说她很好的继承了李忆兰的艺术风格,但也有人说刘慧欣在继承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已经在李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刘慧欣一提起恩师,从第一次听说到现在始终带有一种崇敬的感觉,自己的成功相当大一部分是老师的偶像效应,如果没有对老师的崇拜,就不会对艺术有更大的追求,没有老师的引导,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回忆恩师当年的教诲,刘慧欣依然记忆犹新,“要以能者为师,不要只拘泥于学我,要善于学百家之长,补己之短,才是个好演员。” 李忆兰是这么说的,刘慧欣也是这么做的。老师的点拨为她打开了艺术之门,也让她放开手脚兼收并蓄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她虚心地向谷文月、刘萍、庄珏珍、马淑华、秦肖玉、沈世华等众多京昆评老师请教润腔、发声、身段等表演技艺。为了演好“秦香莲”,还多次到刘萍老师家拜访学习唱腔表演,由于庄珏珍老师多年跟随小白玉霜,也深得其真传,刘慧欣还特别到她家学习身段等表演,她说:“老艺术家都是我的老师。”她也特别感谢当年进中国评剧院时身为青年团团长的谷文月的照顾。正是由于刘慧欣这种对艺术孜孜以求、谦虚严谨的作风奠定了她演唱和表演技艺的日臻完善。 1994年排演李派名剧《张羽煮海》,并参加了1995年全国评剧优秀剧目汇演,获“优秀剧目奖”和演员“优秀表演奖”。1998年以《拜月记》一折参加北京市青年演员评奖演出,获“表演奖”。1999年以《山花》“七姑”这一角色,获“表演奖”;2003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003年获本院“梅花奖”擂台赛“金梅奖”;凭借《马本仓当官记》更是获得多个奖项,2008年荣获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14年又以评剧《风起同仁堂》获得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尽管获奖无数、功成名就,但刘慧欣却异常低调。提起这些,刘慧欣都非常谦虚,时刻不忘各位老师的指导。而且也十分淡然,甚至家里没有挂一幅自己的演出剧照或奖状。但她说她会好好收藏,以此鞭策自己。 生活中做快乐的潇洒人 舞台上的成功,并没有让刘慧欣的家庭生活暗淡。不仅工作上有所成就,生活上也是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只要是人,都难免有不如意不称心,但都能被她乐观和超然的心态所化解。 俗话说,无欲则刚,“我对艺术的追求永远没有尽头,但是我现在不争名不夺利,非常乐观,所以很开心。有演出,我会当作一种享受,没有演出,我就练练嗓子,逛逛街。” 刘慧欣平时周末,约上一两个要好的同事逛逛街,买买东西,有时候甚至一个人逛商场、溜公园,因为身体不是太好,所以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情,尽情感知生活和大自然带给她的美好享受。 刘慧欣还是一个美食达人,尝遍人间美味,做一个快乐潇洒的人。 传承压力下对后辈寄予厚望 看刘慧欣生活中潇潇洒洒,但她并没有忘记李派这一个支脉的传承问题。作为李派第二代传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扛起李派大旗,当然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刘慧欣称,剧院多次表达了对李派艺术传承的担忧,并且也在不断物色合适人选,但可遇不可求,只能顺其自然。 对于评剧的未来,刘慧欣却辩证地看待,尽管当今戏曲不景气,但是现在国家政策对戏曲的重视特别是习近平文艺座谈会后,评剧一定会借助这次机会重振雄风,因为评剧通俗易懂、唱腔优美、更接地气等优势,它的魅力也会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京城的一些票房经常活动,郊区的评剧群众基础更是雄厚,加上现在的评剧青年演员队伍也成长起来了,评剧一定会迎来一个新时代。 当然,这也就要求我们为观众奉献更高质量、高水平的演出,演员们也要从我做起,扎实基本功,虚心向老艺术家们请教,戒骄戒躁,形成一股良好的风气。 (文/刘光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