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0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讲究“评”的评剧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09:33: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讲究“评”的评剧



张帆
新兴的评剧,其上演的内容大多是褒贬时事、评论是非、紧贴人生和现实,其新编剧目不少是根据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改编的“评”字十分符合这个剧种的特色。这个名字一出现,便不胫而走,迅速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它虽也遵循戏曲虚拟化的普遍原则,但在表演上,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从生活中来,都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没有装腔作势,也没有特别虚拟化的动作,像在生活中一样自然。

    评剧是中国的第二大剧种,在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形成它发展的辉煌时期,几乎与京剧并驾齐驱,平分秋色,且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怎么叫了“评剧”
    在华北冀东唐山一带,很早就在民间流行一种迎神赛会、节日社火的民俗音乐莲花落,后来这种音乐渐成为贫苦农民乞食讨要的谋生手段。艺人们走街串巷,在大户人家门口边敲道具边演唱,以求施舍。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演唱莲花落的艺人们组织成了班社,演唱形式也逐渐吸收皮影、河北梆子、大鼓等腔调,又经过成兆才、月明珠等大师的大胆改革和创作,形成了评剧的雏形——“平腔梆子戏”,也叫唐山落子。后来这种“平腔梆子戏”剧团转演东北三省,在东北又吸收了“蹦蹦”(东北二人转)的营养,并吸收了一批优秀女演员,形成“奉天落子”,在东北广受欢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落入日本人之手,大批演员转到关内,广泛吸收京剧、话剧、曲艺的表演方式和演唱技巧,最后完成了从民间艺人的对口演唱到新兴剧种的过渡,并出现白玉霜、喜彩莲等著名演员和流派。此后评剧红遍京津地区,断而过江南下,唱遍上海及江南数省,影响越来越大。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剧的发展达到顶峰,出现了一大批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如《刘巧儿》、《小女媚》、《秦香莲》、《小二黑结婚》、《金沙江畔》等,一批大师级的演员如新凤霞、小白玉霜、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赵丽蓉、魏荣源、马泰等,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此时的评剧影响遍及全国,许多名戏名段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传唱,其影响几乎超过了京剧。
    这个新的剧种为什么叫“评剧”?这个名称是怎么得来的?中国的剧种多以发源地命名,评剧发源于北京的周围(京、津、唐),当时的北京称作北平,所以这个剧种一开始叫“平剧”。这样一来就出了麻烦,那时京剧也叫“评剧”,两个剧种的名字重了,必须有一个更名,于是就把后起的“评剧”加了个“言”字边,这个两个剧种就区别开来了。这个“评”字确实改得好,内容大多是褒贬时事、评论是非、紧贴人生和现实,其新编剧目不少是根据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改编的,“评”字十分符合这个剧种的特色。这个名字一出现,便不胫而走,迅速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一、平民化、通俗化、雅俗共赏
    评剧发源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繁荣兴盛于民间。一百年来它始终如烂漫的野花,开放在广阔肥沃的大地上,没有进入皇家和贵族的庭苑。它密切关注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的变革,始终保持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和“与时俱进”的品格。它不像昆曲和京剧,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上层统治者和文人仕子的偏爱,经过了一个由民间而上层、由花部而雅部、由平民化而贵族化的发展过程。昆由的历史最悠久,也被文人改造得最彻底。京剧形成时间相对稍短,尚未完成这一改造,但已向贵族化迈进了,如果不是封建王朝的灭亡,它也会渐行渐远。评剧则不然,它形成的时候,清朝已灭亡,它始终流行于民间。民间艺人对评剧的改造和提升,只是帮助它摒弃庸俗,提升到通俗,而没有把它改造至“高雅”。评剧的通俗绝不是艺术上的低俗,而是俗中透雅,雅俗共赏,正像齐白石大师的国画,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始终保持着来自生活的真纯与鲜活,有真情,有真趣,因而最受大众喜爱。我们从它的剧目如《杨三姐告状》、《刘巧儿》、《小女媚》等和它亲切流畅的唱腔中都可以感受到。
    二、以普通话为剧种音韵
    评剧是中国戏剧中惟一使用普通话的剧种,评剧不上韵,最接近生活。这在戏典中是极特殊的,也是其他剧种不可比拟的。比如京剧是湖广音、中州韵,越剧是上海话、江浙话,豫剧是河南话,黄梅戏是安徽话,粤剧是广东话。评剧的念白和唱腔最容易普及,南、北、东、西都能接受。评剧的这种特色正是它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在有的剧目中,个别人物也说点唐山话、天津话、那只是一个点缀,是为了剧情的需要,为了加强艺术效果,其全剧的基本音韵仍的是普通话。
    三、生活化而少程式化,灵活而不僵化
    评剧因为产生的时间短,且一直保持与生活、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它的表演就没有严格固定的程式,没有走京剧程式化的老路。它虽也遵循戏典虚拟化的普遍原则,但在表演上,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从生活中来,都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没有装腔作势,也没有特别虚拟化的动作,像在生活中一样自然。
    再说是它的唱腔,也没有形成固定的板式。京剧中的西安、二黄、拨子、四平调等等,都很严格,无论什么唱词都要纳入和服从它的板式要求。评剧则不然,它的板式并不固定,也不严格,曲调服从剧情和人物,比如《志愿军的未婚妻》中的“锄草调”、《三看御妹》中的“降香调”、《刘巧儿》中的“采桑调”、“喇叭牌子”、《花为媒》中的“报花名”,《胡风汉月》中的“回忆调”、“别离调”等等,都是根据剧情创作的。评剧的唱腔历来是一戏一创,既不失评剧韵味,又有继承和创新,使评剧的唱腔紧随时代,紧随人民的审美习惯,新腔迭出,常唱常新。
    四、通晓流畅,好听好看
    评剧的剧目有两个特点:一是历史戏很少,绝大多数是现代戏。从它的优秀剧目《杨三姐告状》、《小女婿》、《家》、《刘巧儿》、《罗汉钱》、《黛诺》、《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苦菜花》等等中可以看出,演现代戏是评剧的最大优势。现代戏和群众的距离最近,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而不必以历史的知识为背景;二是即使是古装戏,评剧也少有传统的历史剧目(不像京剧中的《三国》、《列国》戏),不过是借古人衣冠来演绎现代人的观念与情怀。比如古装戏《花为媒》,演的不过是两对民间少男少女追求婚姻幸福的动人故事,《胡风汉月》则是借蔡文姬与左贤王两个大众熟悉的人物,虚构他们的爱情波折,突现汉族和蒙古族民族友好团结的主题,其中主要情节都出于作者的构思而非历史真实,既合情理,又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评剧的演唱具有独特的韵味。尤其女声的演唱,小河流水,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婉转流畅。有时还是似说似唱,生动传情,听后让人如饮甘泉,如沐清风,非常亲切。

百花争艳流派纷呈
    评剧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开创了诸多流派,对推进评剧的发展、繁荣和传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要的流派有:
    白派  创始人白玉霜(1907-1943),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滦县人,幼年学京韵大鼓,十岁改习评剧花旦。她表演细腻,真切动人,唱腔低回婉转,圆润悠长,极适合表现身世悲苦的妇女形象。她的演出在当时风靡一时。她除了在东北、山东、京津唱红以外,还在上海引起轰动,曾有“评剧皇后”之称。她去世以后,养女小白玉霜继承并发展了她的艺术,再创白派的辉煌。小白玉霜演唱的《秦香莲》、《金沙江畔》成为评剧中的代表剧目。
    刘派  创始人刘翠霞(1910-?),河北武清人,她长期在天津演出,以唱工见长,音域宽广,嗓音高亢,演唱刚劲激越,挺拔跌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李金顺、筱桂花、白玉霜并称评剧“四大名旦”。她的流派在天津一带至今仍有影响。
    筱派  创始人筱俊亭(1921- ),天津人,幼年学戏,16岁便自组班社在山东、唐山、天津一带演出,1952年到东北。她的演唱粗犷豪放,刚劲浑厚,擅用低音域,极富于节奏和韵律感。她所饰演的老年妇女形象,在全国很有影响。
    韩派  创始人韩少云(1931-2003),河北唐山人,以演花旦见长、花旦。表演朴实大方,唱腔圆润醇厚,吐字清晰,富有歌剧演唱的韵味。代表剧目有《小女婿》、《江姐》等。
    花派  创始人花淑兰(1929- ),河北唐山人,以演花旦见长。她的表演生动活泼,细腻传神,唱腔高亢清亮,跌宕婉转,略带“侉”味,极富特色。代表剧目有《黛诺》、《插瓶计》、《南海长城》等。花派的学生较多,影响也较大。
    新派  创始人新凤霞(1929-1997),原名杨淑敏,天津人,幼年学艺,十五六岁即担任主演。她先无条件优异,又刻苦好学,能广泛吸收、借鉴京剧、大鼓和其他剧种之长,不断创造新戏、新腔。表演自然流畅,生动传神,刻画人物人木三分。唱腔玲珑婉转,甜润清脆,清新流畅,韵味无穷,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演唱风格,尤其是流利花腔——“疙瘩腔”更是一绝。如果说上个世纪的上半叶评剧皇后是白玉霞。新凤霞所表演的《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乾坤带》、《祥林嫂》、《金沙江畔》等,都已成为评剧的经典剧目,新派的演唱在大半个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新派艺术也是评剧的最大流派。
    新凤霞还是写作奇才和丹青妙手,十年动乱中她因病退出舞后,写出四百多万字的著作。她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入室弟子,一生留下画作近千幅。有一幅写给新凤霞的对联是:“唱做双绝,一枝独秀,评坛泰斗;写画俱佳,三栖艺苑,世间奇才”,全面而中肯地对这位大师进行了评价。
    其他的流派如:花脸魏(荣元)派,老生马(泰)派,小生的张(得福)派,老生马(泰)派,彩旦的赵(丽蓉)派等等,也都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永葆鲜活的生命力
    当前,在戏剧受到现代媒体的冲击而不景气的形势下,中国评剧以它独具特色的魅力,贴近时代的审美要求,显示出生生不息的蓬勃生命力。最近几年,评剧舞出现了一系列新创剧目:《疙瘩屯》、《三醉酒》、《山里人家》、《狗不理传奇》等等,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赢得了观众。尤其是几年来连演不衰的优秀剧目《胡风汉月》,更是对评剧进行了全方位的开拓和创新。《胡风汉月》表现的是东汉才女蔡文姬的故事,新编的剧本以蔡文姬与匈奴左贤王的爱情为主线,讴歌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主题鲜明,情节起伏跌宕,大开大阖,对传统评剧的题材、表演都有很大的突破,并独创很多脍炙人口的新腔,为评剧艺术作出了新的贡献。该剧连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中国评剧节八项大奖。
    戏剧的延续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艺术家薪火相传,承前启后。自新凤霞、小白玉霜等老一代艺术家退出舞之后,又有古文月、刘萍、崔连润、刘秀荣、宋丽等艺术家管领风骚。当今,舞台上最活跃也是最有成就和影响力的,当属新凤霞的得意弟子刘秀荣。她在继承老师明丽清晰、轻松流畅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又加入酣畅淋漓、华美跌宕的演唱风格,形成了自已的特色。她二十几岁便获“梅花奖”和“评剧十佳”演员称号,拍摄的评剧电视连续剧《三看御妹》获“飞天奖”,在主演《胡风汉月》之后,更是声誉日隆,连获文华表演奖、两度梅花奖。她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新凤霞艺术研究会会长,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几年来,她遍访美、日、德、民领略到评剧的风采……
    中国评剧之花在新的时代定会绽放得更璀璨、更瑰丽。
《讲究“评”的评剧》2004年第60期
中华文化画报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