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7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安娥”谈起评古论今的评剧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06:4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安娥”谈起评古论今的评剧


河北省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 评古论今尽表百姓事
  
时间:2015年08月27日     来源:燕赵晚报




下月(2015年09月)8号、9号两天,由市评剧院一团排演的新编评剧《安娥》将在市人民会堂正式公演,以参加文化部及河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同时也是参加第十届河北省戏剧节。此前,在今年4月,这部戏曾经试演,听取业内人士及观众的意见。之后做了精心的修改提高,这次正式演出,评剧迷们又有机会一饱眼福了。


  说到安娥,我对这位石门才女也算有些了解,在写“村志”系列谈村篇时曾经写到她。她应该被更多的石家庄人所欣赏,不仅仅因为才,还因为她的情与思,放到现在亦毫不落伍,她的勇气与智慧足以让现在的年轻人折服。她终于被写到剧本中了,现在是评剧,或许以后还会有电影、电视剧,我期待着。
  耳边仍在回响光盘中安娥的扮演者袁淑梅那带劲儿的唱段:“远方频频发信号,火热生活把手招,我要走,我要跑,决不做行尸走肉自逍遥……”这部戏勾起了我对于评剧的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剧种,我从网上搜出了评剧经典剧目《杨三姐告状》视频(上世纪80年代摄制的评剧电影,谷文月、赵丽蓉主演)。
  请各位原谅我这位戏盲净在这儿说些老生常谈的事,可否就当我与各位重温经典?在既往的印象中,评剧给我一种不带劲儿的感觉。记得高中时听见剧团排练的丝竹声传到大街上,我问同学:这评剧听起来挺平的啊。她答:是挺平的。现在想起这件事,不禁哑然失笑。虽然评剧历史上曾称为“平腔梆子”,以区别于爱走高腔的河北梆子,但“平”绝不是它的标签。比如《杨三姐告状》中“二姐劝夫”唱段,杨三姐“尊厅长休要怒气发”唱段,可以说一点也不“平”,相当火炽、激烈,好听、带劲儿,而且声音脆亮脆亮的,真真过瘾。
  这部戏还扭转了我认为评剧只适合表现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看法——此看法的形成或许跟郭德纲相声有关,郭德纲学评剧艺人在“文革”期间演革命戏《列宁在1918》,操着唐山口音问“瓦西里弄粮食咋儿还不回来耶?”要不就是学评剧艺人唱“百万雄师过大江”,习惯性地在句子中间拐个弯儿,加个衬,唱成了“百万雄师它怎么能够过大江”。市评剧院一团原团长、国家一级作曲叶志刚说,一个剧种如果只有一种风格,它就没有生命力了。人们认为河北梆子慷慨悲歌,其实它的喜剧也是令人捧腹的,人们认为评剧家长里短,却不知它也有诸如《金沙江畔》那样气势恢宏的作品。
  评剧,同样长于表现大喜大悲。比如杨三姐“哭灵”唱段,记得喜欢河北梆子的戏迷杨利军说,河北梆子能把人唱哭,记得喜欢丝弦的戏迷司双印说,丝弦能把人唱哭。这次听“杨三姐”回忆小时候姐姐如何哄她玩耍、如何教她针线,那一段也把我唱哭了。
  而这部戏的喜剧因素,更是让人叹服。它的笑料自然而然地穿插在多个场景、多个人物身上。杨三姐跟她二姐夫高占英挑明了,翻脸了,不但摔了盘子,掀了桌子,而且比高占英矮两头的她跳起来揪住高占英的头发就打,实在好看。如果说这个场面太热闹,那么杨三姐闯堂时一个细节可称“不动声色的幽默”:众人乱作一团,衙役(当差的)和高拐子的帽子都滚落了,两人互相拣了对方的帽子戴上而不自知,当差的向县官牛成报告,牛成一看,用眼色示意“成何体统”,当差的这才发觉帽子戴错了,赶紧从高拐子头上扒下来,还不忘打高拐子一个耳光。我想起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王爷带着“对穿肠”和“夺命书生”到华府兴师问罪,“夺命书生”与华夫人一番桌下对打,结果出来时两人的衣帽都穿戴到对方身上去了,“夺命书生”甚至戴着华夫人的耳环。同样是让人忍俊不禁的效果,评剧却比星爷的电影早了那么多年,怎能不让人佩服!
  最富有时代精神
  《杨三姐告状》这部戏创作于1919年冬。这里需要回溯一下评剧的历史。据叶志刚介绍,评剧起源于民间花会中的冀东莲花落(音lào),俗称落子、蹦蹦。莲花落原为隋、唐僧侣宣讲佛经时演唱的唱导音乐——“落花”或“散花”。后传入民间,作为祭神和娱乐活动的内容,广泛运用在民间迎神赛会、节庆社火之中,逐渐成为冀东秧歌中一种主要类型。
  莲花落有东路、西路之分。流行在北京周围及天津以西的通州、三河、宝坻、蓟县一带的,称西路莲花落,至光绪末年发展成地方小戏,盛行过一阵,但由于缺乏革新精神,待“东路评剧”兴起之后,便逐渐走向没落。现在流行的评剧,是由东路莲花落衍变而成。清末,东路莲花落流行于唐山周围、天津以东、辽宁西部、承德南部地区。其种类繁多,尤以对口彩扮莲花落(由小旦、小丑化妆表演一段故事,有说有唱,载歌载舞)最受欢迎。但这种底层民众喜欢的艺术,官府却不待见,常以“伤风败化”等莫须有罪名予以禁止。不过,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滦县县志》记载:“莲花落原名莲花乐,俗谓之‘蹦蹦戏’,昔时丐者沿街乞讨之歌曲。嗣后日益发展,居然登台,惟奏曲作态,俗鄙不堪,诚是以伤风败化,然市井游闲之辈,热烈欢迎,顾曲者肩摩踵接,争先恐后,殆所谓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欤嘻,可以观世风之升降矣。”
  东路莲花落在发展过程中,艺人们将原来用第三人称表演的长篇故事按不同情节拆开,改为由第一人称表演的单折小戏,称之“拆出”(这一术语为评剧独有),使莲花落初具戏曲雏形。那时,莲花落演出常遭禁止,评剧创始人之一成兆才于1909年在唐山永盛茶园,对莲花落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造:一是删改拆出戏中的淫词滥调,编写大型新剧本;二是大胆借鉴河北梆子的板式,并吸收滦州皮影、唐山秧歌、十不闲、乐亭大鼓等相近的艺术营养,丰富音乐表现力;三是建立乐队,武场学习河北梆子、京剧的锣鼓经,文场采用板胡、笛子、笙、唢呐等乐器伴奏,加强音乐气氛;四是在河北梆子演员的帮助下,发展角色行当,学习戏曲表演程式。经过此番改革,一个崭新的剧种正式形成。它以其社会化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浓郁的冀东乡土气息,博得社会各阶层观众特别是工人、市民的欢迎,时称平腔梆子戏。但观众仍习惯称“落子”,因在唐山唱红,故名“唐山落子”。
  1919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与实施,促进了评剧的大发展、大繁荣。评剧进入东北,先后在营口、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地演出,颇受欢迎,当地人称其为“奉天落子”(沈阳旧称奉天)。在上海,白玉霜、爱莲君、钰灵芝三班合演,震动南国剧坛。白玉霜与京剧著名演员赵如泉合演《潘金莲》,轰动上海;与明星影业公司拍摄电影《海棠红》,更是红得发紫。连生活日用品也有“白玉霜牌香皂”,可见评剧深入人心。评剧兴盛时,除了上海,还进入南京、武汉等地,甚至大西南云、贵、川,大西北陕西、新疆也有评剧团扎根。
  在诸多剧种中,评剧诞生的时间不算长,但这恰恰使它容易贴近时代,而成为最富有时代精神的剧种。它特别擅长演时装戏。一部《杨三姐告状》足以说明问题:1919年冬,成兆才的同乡到哈尔滨经商,向他讲述了这件刚发生不久的奇闻,成兆才听后只几天工夫就写出了剧本《杨三姐告状》。剧中主要人物(包括受贿的赃官)全部用真名(管你是不是还在做官)。尽管屡遭唐山、昌黎等地官府禁演,但却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终成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