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6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剧能重现光彩吗?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01:0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剧能重现光彩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关注评剧了,先是前一段的《中国经济周刊》,再是现在的《中国政协报》,媒体的层次越来越高,可见评剧的衰落还是引起了媒体人的深入思考。看完《评剧能重现光彩吗?》这篇文章后,冒出一个想法,也许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拯救评剧。当前全球的孔子学院建设如火如荼,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网站披露,截至2010年10月,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一个重大目的就是传播汉语言文化,推广中国话,推广普通话,那么能否在孔子学院中开设评剧课程呢?通过艺术的形式学习一门外语是不是更能引起老外的兴趣呢?这和我们通过学唱英文歌曲,观看美剧学习英语不是一样一样的吗?所以,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大家议一议,谈谈自己的看法?

            评剧能重现光彩吗?

        评剧是我国第二大剧种,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近年来评剧演出市场持续低迷,人才流失严重,评剧艺术传承面临困境。日前,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和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传承·纳新·发展——中国评剧现状与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对此表示忧虑。本刊特采访了几位艺术家、业界人士,希望能引起社会层面的关注。
  评剧的“知音”在法国?
  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的赴法文化交流,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说,她终生难忘。
  那是第一次到法国,热心好客的朋友邀请刘秀荣到家中做客,为她播放了一段录像。让刘秀荣惊讶的是,录像中一群黄头发、蓝眼睛的西方人竟在电影院里津津有味地看着法文版的中国评剧《花为媒》!录像中,这些观众的神情是那么愉悦,他们显然是深深被剧情吸引了,笑声不断。“法国人也喜欢中国的评剧?”刘秀荣这样问,朋友笑了笑。事实证明了一切。
  再次到巴黎,是几年以后,刘秀荣获邀参加第二届巴黎中国戏剧节。在这个“西方人为中国戏剧颁奖”的戏剧节上,她因饰演《乾坤带》中的银屏公主而成为首位“塞纳”大奖的获得者。演出结束后,刘秀荣为法国艺术界做了一场讲座,在互动阶段,这些法国艺术家们对《乾坤带》的理解令她再一次惊讶!他们说,《乾坤带》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法、民法和国法……刘秀荣说,恐怕我们自己都没有这么细致地研究过这出评戏的内涵!
  我们也许在“失去”评剧……
  同样是上世纪90年代,刘秀荣说,和在国外的感受相反,评剧在国内却一点一点地陷入出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当然,大多数地方剧种都面临着或大或小同类的问题……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的薛晓金研究员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全国评剧专业剧团仅剩二三十个,且均集中在北京、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尤其是最近的十多年来,评剧在城市中几乎失去了市场,高端的演出中,甚至连中国评剧院这样的单位都已难见其身影。有一件事比较是令人伤心的:2008年中国评剧院场均收入仅有1.5万元,而同年,作为话剧最高的艺术殿堂,北京人艺的场均收入已达6万多元!评剧的市场在消失,评剧的人才在流失,评剧艺术举步维艰。但热爱戏曲艺术的中国人不会忘记,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评剧可谓是当时的“流行音乐”。那时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播放着马泰、筱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等评剧名角儿的唱段。“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一句唱词传唱至今,《刘巧儿》、《苦菜花》、《金沙江畔》、《向阳商店》等剧目家喻户晓。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专业的评剧团遍布大江南北。从四川到云南,从贵州到新疆——仅东三省的专业评剧院团就达到120个。
  在日前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举办的“传承·纳新·发展——中国评剧现状与发展论坛”上,不少来自石家庄、天津、沈阳等各地的评剧院团团长、艺术家和戏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到这一点,不胜感叹。
  由“衰”转“盛”谈何容易!
  说起评剧的由盛转衰,专家们指出,这也并非独有现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王鸣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整个中国戏曲都不能说很景气——尽管很多剧种得到了国家的扶持。评剧,因为它缺乏地域性,比较难得到某一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是它解决困境赢得发展比较困难的客观因素。
  目前影响评剧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培养问题,唐山演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罗慧琴说,好戏能带动剧种的发展,培养演员。但目前活跃在戏剧界的编创人员基本年龄偏大,各现存评剧院团,编剧、导演、唱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的队伍配备很不完善。人才全方位缺乏,也是限制评剧发展的一个瓶颈。
  薛晓金从2009年开始对北京地区评剧人才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她指出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1997年后的13年来,北京地区没有招过一个评剧专业学员、河北艺校早已取消评剧专业、天津戏校自2000年后没有办评剧班!
  评剧曾以贴近生活而赢得百姓的喜爱,今天,老戏中的生活与我们这个年代已相去甚远。创新剧目,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但如何创新,如何培养?所有关心评剧发展的业界人士都在探讨出路。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王鸣铎告诉记者,近10年来全国各地几乎没有院校招收评剧学员,即使招生也只有中专班。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决定从今年起招收评剧生,不但有中专还有高职,学生学习评剧免学费。他说,尽管一个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也要尽力把人才接续起来。
  开放合作或者别有洞天?
  就在采访王鸣铎院长的当天下午,记者获悉相声演员郭德纲正在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合作重排两出失传很久的传统评剧,月末将要搬上长安大戏院的舞台。
  王鸣铎告诉记者,相声演员郭德纲的身份为人熟知,但他评剧演员出身的身份却少有人知道。他有着十几年的评剧功底,不久前,当郭德纲将留存在手里的一份评剧资料拿到我们面前的时候,大家都吃了一惊,这竟是100余出评剧剧目简介!
  “在场的人有的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评剧还有这么多剧目和流派!一直以来,我们关注那些流行的评剧剧目多一些,却忽视了评剧的丰富性。郭德纲提供的那份评剧资料提醒我们,评剧不会亡。”王鸣铎院长说。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艺术团团长马惠民说,评剧当年的辉煌靠的就是“与时俱进”、“海纳百川”。其实现在,评剧发展和革新的思路可以更广、力度可以更大,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说,评剧如果要发展,就必须是活的,而不能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戏剧评论家王安葵则表示,评剧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雅俗共赏。上世纪50年代评剧艺术的高潮就是像阿英、张庚、欧阳予倩等几代文化人持续推动和身体力行迎来的。
  在采访的最后,作为评剧艺术传承人的刘秀荣给记者讲起了她有关评剧的又一个“故事”:
  1991年,我跟我的老师新凤霞去香港演出,单凭一出《花为媒》和一出《杨三姐告状》,三天演出下来,剧场里就摆满了花篮……
  好的文化艺术作品,就是这样受欢迎。而对于传统戏曲,刘秀荣说,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刘秀荣现在已经在教外国学生唱评戏了,她也希望评剧中的优秀剧目能走进中国的校园。她说,有时候一出好戏,孩子们看过一眼,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今年我接到教育部汉办的通知,通知我们,评剧要走进十几个国家的学院,从明年开始在澳大利亚‘起程’。相信评剧艺术能够重现光彩,也能走向世界!”刘秀荣告诉记者。

时间:2011年11月21日 10时00分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杨雪


[ 本帖最后由 评韵飘香 于 2011-11-21 12:5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