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奶奶聊评剧
《芬奶奶评剧之窗·第225期》~ 今天聊聊评剧《刘巧儿》观后感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评剧院名家新凤霞在评剧舞台上塑造了生动可爱的“刘巧儿”形象以来,“刘巧儿”便成了“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的代名词,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流。特别是评剧《刘巧儿》1956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同名戏曲电影后,轰动大江南北。如今“刘巧儿”这个艺术形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见人爱。
时间回放到2019年7月13日下午,由天津评剧白派剧团复排的“新派”经典评剧《刘巧儿》在海河剧院隆重上演。演出依然高朋满座、气氛热烈。主演施立红、 滕建东精彩表演让这出经典剧目绽放出别样的风采。配角李建民功底深厚,表演精湛,他塑造的刘彦贵成为剧中一大亮点。整台演职人员均有上乘效果,演员全情投入,观众看得入迷, 掌声、笑声在剧场起此彼伏。
至今依然记得: 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涌到台口举起手机拍下谢幕的瞬间。大家纷纷给《刘巧儿》剧组点赞。观众说:原汁原味的评剧百看不厌。当时 ,白派剧团还将在7月14号下午继续上演《刘巧儿》,第二天演出依然高朋满座 ,掌声与喝彩不断,两天的演出圆满落幕。
评剧《刘巧儿》主要讲述:1942年,陕甘宁陇东地区的人民,在政府的倡导下,实行婚姻自主。刘巧儿是个纺线能手,劳动好、人品好,可经父母包办自幼许配赵柱儿,自己从未见过未婚夫的面,她常为此事苦恼。
一次在劳模会上,她偷偷地爱上了勤劳俊秀的小伙子赵振华。地主王寿昌早就看中刘巧儿的美貌,许给刘媒婆厚金,叫她去向刘巧儿的爹提亲。刘彦贵贪图钱财,听信刘媒婆的谎言,答应嫁女。刘彦贵骗女儿说赵柱儿是个二流子,巧儿不知是计,自动提出退婚。
刘彦贵借机逼赵柱儿的爹赵金才前去解除儿女婚约。一日,刘巧儿去合作社送线,与王寿昌相遇。王寿昌上前纠缠,并告诉巧儿她爹已收下彩礼,马上就要迎亲,刘巧儿听后非常气愤。
妇女主任李大婶正往地里送饭,看见刘巧儿在伤心落泪,问明原因,就带她去找乡长。正巧遇上正在地里干活的赵柱儿,巧儿这才知道赵振华就是赵柱儿,懊悔心中爱慕的人原是自己退婚的人。幸亏李大婶机智,想法使他们解除误会,自订终身。
刘彦贵财迷心窍,逼巧儿嫁给王寿昌,巧儿誓死不从。刘彦贵便将巧儿反锁在家。当晚,柱儿的爹带人把巧儿救出。于是,两家官司打到庆阳县政府,偏巧遇到一个主观的审判员,他只看事情的表面,咬定赵家“抢亲”犯法,拆散了巧儿和柱儿的婚姻。
专署马专员受理了巧儿、柱儿二人的诉状,深入调查,查明真相,批准了巧儿、柱儿二人的婚事,处置了那些为非作歹的人。 “幸福生活要自己争取,政府支持自主的婚姻。”这是新凤霞在《刘巧儿》中的经典唱词。
一提起刘巧儿,人们就会想到新凤霞,五十年代她因饰演这一角色而名闻遐迩,并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凭此剧获演员一等奖。
刘巧儿这一角色是有真人真事的,原型人物叫封芝琴,她是陕甘宁边区华池县的一位普通农民,出生在堡子村。当她4岁时,她的父亲把她许配给了张家。可当她18岁时,父亲对张家穷困的情况不满意,又改变了主意,将她许配给了朱家。这一事件引发了一场争夺亲事的闹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这个18岁的农村姑娘不识字,但她受到华池县苏维埃政权普法教育的影响,已经具有了自主决定婚姻的进步思想,并勇敢地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她竟然翻山越岭,跑了80多里路到庆阳城,找到政府专员马锡五,诉说了自己的冤情。在那个时代,这对于一个农村女孩来说,可谓十分勇敢。
经过马锡五的调查和公开审理,封芝琴拒绝了不合理的婚姻安排。这一事件在边区引起了轰动,对人民的婚恋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封建妇女多不识字,各种普法小册子看也看不懂,反倒是《刘巧儿》这出戏让人民群众有了更贴切的认识。为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在欣赏戏曲后热情地接待了封芝琴,并对评剧做出了高度赞誉,周恩来更是直言: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凤霞!
1956年,舞台评剧《刘巧儿》改编摄制成电影并在全国放映。上映后,刘巧儿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刘巧儿的扮演者新凤霞扮相甜美,唱腔动听,特别是其自创的评剧疙瘩腔唱法,甜润清脆、美不胜收。
无论是舞台版还是电影版,《刘巧儿》 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新版《刘巧儿》隆重上演。该剧剧本整理赵德明;艺术指导谷文月;导演李建民;出品人王冠丽;监制孟昭兰。剧中施立红饰刘巧儿;滕建东饰赵振华;郑红怡饰演李大婶;李建民饰演刘彦贵;孙庆军饰演王寿昌;马俊茹饰演刘媒婆;王海平饰演赵金才;梁国栋饰演裁判员;高鸣逊饰演马专员。司鼓刘利峰,板胡朱卫东。
2019年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刘巧儿》演出后至今久演不衰,施立红领衔主演的《刘巧儿》即重温了经典,又展示了评剧新派的艺术魅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