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3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滦南县绳各庄村每年一度的莲花落大赛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06:3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兆才家乡滦南县绳各庄举办莲花落大赛


    唐山市滦南县绳各庄村,每年一度的莲花落大赛在这里举办,一般从正月廿五填仓节开始。2016年3月8日,正赶上闭幕式。
    刚一进庄,广场中央的戏台让人瞬间入戏,唤起儿时正月村里唱大戏的场景,熟悉而又陌生。可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戏台伴随着他们成长,已经成为生活中习以为常又缺少不了的一部分。这里孕育了“戏圣”成兆才,而正是因为这个被人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才子,让评剧刻在这个村庄每一个人的心里。如今,村里培养了几代评剧人,唱评剧的习惯也从未丢下,这里的人将传承评剧当作己任。每年,村子里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评剧演出,一进村口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评剧味儿。
    绳各庄评剧团又回来了
    戏台背后一排平房,就是评剧团主要的活动场所。团长金茂普正在屋里和伙计们排练下午演出的曲目。从13岁起,金茂普就开始学习评剧。“我也是跟着老一辈人学习,后来就是农闲的时候跟着小班子唱唱戏,退休后有时骑着电动车跑个二三十里地各村转着唱。”金茂普称,这里是评剧的故乡,基本上人人都爱评剧。
    “其实早在40年代,村里就有了评剧团,剧团常年活动在滦南城乡,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村里出了号称‘金嗓子’的金玉英等名角,还创作过‘大脚为高’解放女性、《打蝗虫》等戏曲,宣传政策。”金茂普称,到了20世纪60年代,绳各庄剧团阵容最大,行当也最全。但到了70几年,村里响应政策,就没出现过剧团。“村里唱评剧的习惯还有,只是不再成团,零零散散。”
    “虽说村里一直没有剧团,但我们世世代代都有评剧的文化基础,每个人张嘴都能唱上两句。”金茂普笑着说,农忙时大家在田间地头都要喊上两嗓子,遇到高兴事了也会哼哼几句。就这样,评剧从人们的口中一代代的传承下来。“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想成立评剧团,把老祖宗的东西系统地拾起来。绳各庄的人哪个不喜欢评剧,喜欢的多着呢!但迫于没经费、没人组织,很长时间剧团都没能成形,想听想唱的都没法子。”2011年,他和5个老人一起自筹组建了剧团,发起人王建石腾出自家的4间房,3间排练场,1间化妆室。大家各负其责,绳各庄评剧团又回来了。
    填仓节,剧团一演就是八天
    看到有人组织,村里人跟有了“主心骨”一样,“不光我们村,邻村18个大队只要是喜欢评剧的都来报名了。”金茂普谈及村里刚刚创团时的情境,不禁笑了起来,成立之初剧团有六七十人。可管理好这样一个剧团,作为团长,金茂普和主创人员经历了不少挫折,金茂普称,“一开始是缺钱,置办服装和乐器就需要一笔钱,再加上搞活动的费用,当时还拉了不少饥荒。“好在镇里、县里大力支持,去年我们还得到了省里的奖励,资金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专业演员来给我们指导,剧团从原来的杂牌军越来越正规化。2012年下半年,剧团走向了正轨,有了营业执照和演出证,人员也精简到24人,我们也有条件将评剧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谈话间,剧团里的彩排一直在进行,提前赶来的村民坐在彩排室后面,没有多余的话,就静静地看,眼里泛光。金茂普称,村里人都爱戏,正因为如此,剧团才能如火如荼地办起来。“莲花落大赛也恰巧赶上我们传统节日填仓节的演出。”金茂普称,每年的正月廿五左右,村民们不自觉地就会打听演出时间。“今年一共演出8天,下午唱戏,晚上扭秧歌,每场都是爆满。”
    除了填仓节,村里最大的节日就是消夏了。“夏天,晚上热得睡不着,大家都喜欢出来听戏,一般都要演上七八天。”金茂普称,村里人特别喜欢,热情度很高,往往都要演至深夜才肯放演员走。
    戏台就在家门口,出门就能听见戏
    离演出还有半个小时,戏台周围开始热闹起来,三五成群的村民们骑着电三轮、带着小马扎,围坐在戏台边,等待好戏“出炉”。没能抢到最佳位置的,就站在三轮上,乐呵呵等着。爱听戏的村民没那么多讲究,大冬天挤进前排席地而坐,手捧一大杯热茶等角儿出场。不少人准备了小型录像机准备录了演出,回家慢慢再品。
    在村里唱戏的和看戏的没有明显界限。人堆里总能看见几个勾着桃粉脸的大姐们等待上场,亦或是刚刚下场就挤到观众席里看戏。49岁的刘翠花是剧团的人,今天她正坐在三轮车上,一边等着演出开始,一边拉着老姐们的手唠着家常。虽然没有演出,但她还是化了妆。“听说市里来了名家,万一有机会交流,来一段那该多好啊。”说完刘翠花清脆的笑声也跟着响起,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仅凭着一股子热爱劲儿,她登上了戏台。刘翠花称,村里像她这样的人很多,“村里有这个传统,有氛围,都爱唱。”
    台下人山人海,台上也没闲着,乐手们各自调着音弦,做着最后的准备。当天拉二胡的成孟山告诉记者,听多了评戏,虽然唱的不咋地,但自己弹得还不错。“凡是乐队里的乐器都基本上都会弹,琵琶、三弦、二胡都可以。”他身边的老伙计金习连看着台上的村民称,“看这样今天得来千余人,数今天来的人最多。”
    “从三四岁开始就听老辈人唱,耳濡目染就会了。”60岁的金习连回忆自己与评戏的缘分,在村里大家都有个共同的回忆那就是,戏台就在家门口,出了门就能听见戏,“就在这样的熏陶下,哪有不会评剧的,哪有不爱评剧的。来了兴致,就算是临时叫上去唱也没问题。”
    小演员一眼一袖之间 带着“范儿”
    下午一点半,演出正式开始,尽管音响、舞台十分简陋,但戏台子仍被围得水泄不通。一声唱腔起,就获得满堂彩,这份原汁原味总是最能打动人心。人群中,喜欢唱的跟着打着拍子,随声附和起来。大爷们两手抄在一起,美滋滋地听,大娘们围着头巾,乐呵呵地看。这一刻在绳各庄里,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评剧味儿。
    表演团队中,两位小演员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一眼一袖之间带着“范儿”,两个人你演杨母,我演杨三姐,看得观众连连叫好。演出间隙,在屋子里整理戏服的两个孩子,吸引了不少粉丝驻足,大家伙争相拿着手机与他们合影。上了岁数的大爷们透着玻璃窗户对着孩子笑,“咱这评剧后继有人啊!”
    跟着两个演员的老师丁晓英告诉记者,两位小演员分别是8岁的金子琪和11岁的金子欣。从三四岁开始,两个孩子就开始唱评剧。“跟着光盘和电视一字一字地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学。大点以后每周都跟着我学,风雨无阻。而且,她们不爱好唱歌,就爱评剧,学唱腔、段子特别快,是不错的好苗子。”谈话间,两个小演员十分害羞,不愿多说,与她们在台上的表现十分不同。两个孩子是评剧团这几年培养的骨干,“吸收年轻的优秀演员”一直是剧团里的重任,“要让评剧传承下去,就得培养更多年轻人。”金茂普在一旁介绍,两个孩子的爷爷就是金习连,平时在家,爷爷就坐在炉子旁,拉二胡给两孩子定音,练曲。
    “剧团培养的杨蕾已经被天津艺术学院破格录取,能出人才是我们最高兴的。”但金茂普也感慨道,如今村里爱唱的大都在五六十,下边的都是十几岁,中间断档比较严重,怎么让年轻人多喜爱评剧,是剧团以后发展的任务之一。
    “评剧发展还是要靠年轻人,如今我们这里从小学开始上特色课,接触评剧,就是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金茂普也在两个学校里担任课外辅导老师,“团里克服了资金、人员、专业问题,发展到今天我们都很欣慰,最主要的是村里人没有断了评剧的根,他们爱听戏,是戏痴,全力支持着我们。将来我们还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评剧演员,将评剧发扬光大。”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师源 文   2016-03-18 11:52:56         来源:河北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