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传统,推陈出新(1)
张玮 冯霞 孙民
挖掘传统,推陈出新是繁荣评剧
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评剧院在坚定地执行以现代戏为主的方针的同时,也注意了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推陈出新的工作。几十年来,剧院的艺术工作者先后加工、整理、移植、改编了《秦香莲》、《杜十娘》、《朱痕记》、《花为媒》、《乾坤带》、《花亭会》、《杨三姐告状》等数十出受群众欢迎喜爱的剧目,较大地提高了这些剧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这些传统剧日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下面仅就《秦香莲》、《杨三姐告状》、《花为媒》三出有代表性的剧目的整理和西路评剧的挖掘工作,试着总结评剧院在对传统剧目的加工整理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1953年,在中国评剧院前身中国评剧团时期,剧团的艺术工作者先对传统剧目《秦香莲》进行了加工整理。
《秦香莲》是一出具有人民性的剧目。它通过秦香莲进京寻夫,丈夫陈士美忘恩负义,香莲状告陈士美,包拯怒铡陈士美的故事,塑造了秦香莲、包拯以及陈士美几个较突出的艺术形象,歌颂了我国古代妇女的忠厚善良,吃苦耐劳的优秀品德和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寄托了古代人民对清官政治的幻想,鞭挞了忘恩负义、抛弃妻小。追求富贵新欢的陈士美式的人物,从而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呼声。
评剧把《秦香莲》作为自己剧种的代表剧目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评剧白派创始人白玉霜从河北梆子移植过来.后来还录制了《秦香莲》的唱片。
但评剧《秦香莲》原剧本场次烦琐,情节松散,从“别家” 起到“铡美” 剧终,有十六场之多,已唱同内容多次重复,文学性较差,全剧节奏缓慢、拖沓,更重要的是剧中主要人物秦香莲的形象单薄无力。
如何对这一优秀的传统剧目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它的剧本文学性,丰富秦香莲的艺术形象,突出评剧的表现特点,使它成为一个有评剧特色的保留剧目,剧团领导非常重视,为此成立了由赵戈风、席宝昆、魏荣元、张恭 沈盘生、小月明等六位同志组成的导演组。他们和剧作者邱忻、庄良生以及主要演员小白玉霜等共同研究修改剧本。经大家共同研究后,剧作者删去了上场诗。下场对,自报家门等旧戏的表演形式,去掉了不必要的过场戏,压缩了内容重复的唱词,对带有宿命论的唱词和细节进行了改动,经过一番削枝蔓、去杂叶的工作之后,全剧分为六场,使剧本精练简洁,主干突出,克服了剧本场次繁杂的毛病。
评剧《秦香莲》的老本子在“铡美”以前没有重点戏,这对于秦香莲形象的塑造是较大的缺陷,为此,艺术工作者们用采别家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办法,吸取了滇剧“闯宫”结构严谨、文学性也很强的内容,移植时除对部分唱词作了压缩外,基本上保持了原貌。这样,前半部戏秦香莲和陈士美的冲突得以充分的展示,既使秦香莲的性格形象更加丰满,同时进一步深刻地揭示了陈士美的内心矛盾。秦香莲感人肺腑的诚挚劝说和陈士美贪恋富贵仍不回心转意的顽固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秦香莲与陈士美的冲突达到了高潮。这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一般戏改为重点戏的变化使全剧结构匀称,前后各有重点,避免了前轻后重的毛病,得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杀庙”则是进一步暴露了陈士美丑恶、残暴的本质,把冲突进一步激化,把情节推向全剧高潮的关键。这一场也同样吸取了河北梆子的“杀庙” 一场来弥补评剧的不足。这样全剧节奏紧凑,做到了张弛有致。实践证明,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来丰富完善评剧自己之不足,是评剧艺术发展的极好的途径。
老本子“琵琶词” 一场,主要是老丞相王延龄的戏,喜剧色彩较浓,而秦香莲的戏却没什么色彩,整理剧本时,解决了喧宾夺主的弱点,把戏的重点转移到秦香莲身上来,而把王延龄的戏压缩,使其起烘托和调剂的作用,这样的改动使全剧矛盾围绕着秦陈二人展开,从而突出了主要人物秦香莲,去掉了旁枝侧出的毛病。
评剧《秦香莲》的唱词大多是经过重新整理的,其中有加,有减,有改写。如“杀庙”一场,“倘若为娘被杀死,你姐弟二人远逃生,有人问你名和姓,千万莫说儿姓陈”。是加,这一加,有力地刻画了秦香莲复杂的内心冲突,语言感人
肺腑,催人泪下。如秦香莲数说陈“十大罪状”减为“三大罪状”,是减,这一减解决了唱词的重复,加快了戏的节奏和气
氛,显得干净利落。如“铡美”最后一段,当包公在强权之下想用纹银三百两了结此案时,秦香莲唱道:“见银两忍不住泪涟涟,我只说包相爷为官清正,不料想他也是官官相护有牵连,到如今我有冤到何处去告,我到哪里去诉,真乃是欺负我这外乡的人哪!天哪,天哪!相爷的银两我不要,屈死我也不喊冤,儿啊!跟随为娘回家转”,这一经过重新改写的语言如瀑布倾泻而下,猛烈冲击包公的心,顿时扭转了包拯的态度,宁可丢官,也要铡美,将戏剧冲突推到了顶峰。
在情节安排上也保留了原本中秦香莲见皇姑论理,皇姑拷打秦香莲,国太命人抢儿女等处理,这些情节的保留有利于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蛮横无理以及无人性的丑恶本质,也有利于刻画秦香莲临危不惧,敢于反抗的性格,使得秦香莲从始至终处于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之中,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得以展示秦香莲的人物性格。
《秦香莲》剧本经过剧作者和导演们共同加工整理后,主于突出,结构严谨,戏剧语言的文学性加强,主要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比原评剧本有长足的进步,较大提高了《秦香莲》剧本的艺术价值。
《秦香莲》虽是个正剧,但悲剧色彩浓郁,这一浓郁的悲剧色彩集中体现在秦香莲这一主要人物的塑造上,如何结合评剧的演唱特点,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继承自派艺术的演唱特点,来塑造秦香莲这一人物,担任秦香莲这一角色的著名评剧艺术家小白玉霜(李再要)和音乐工作者贺飞、杨培对此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在研究这个戏的唱腔问题时,小白玉霜说: “评剧音乐虽比较简单,但是老戏里每个戏都有自己的唱腔特点,我们可以集中所有的突出的特点来树立一个新的秦香莲的形象。” 于是他们采用了集锦式的创作方法,把评剧优美的唱腔集中于秦香莲这一人物身上,使秦香莲的人物唱腔丰富多彩,每段各有特色,如用抒情慢板和散板处理的“闯宫”一场的唱腔,用激动高昂的散板和快三眼处理的“杀庙”一场的唱腔,用反调慢板处理的“琵琶词”一场的唱腔,用抒情慢板处理的“见皇姑”一场的唱腔等,这些唱段旋律优美,内心情感又有显著的区别,尤其是最后一场秦香莲的‘相爷的银两我不要,屈死我也不喊冤”唱段的散极处理,使其悲剧性达到了高潮。小白玉霜在艺术实践中既保持了自派的艺术特点,又对自派艺术有所突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自派艺术。小白玉霜运用多种手段成功地塑造了秦香莲这一音乐形象,她的令人叹服的演唱把自派艺术推到了很高的水平,使评剧艺术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国外也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秦香莲》尽管是评剧经常上演的剧目,但在旧社会演出时,由于评剧行当不全,没有净行,当演到包公出场时,就要换小弦(京胡)唱京剧,是一种京评两下锅的局面。重新加工整理这个戏时,魏荣元同志就提出了要创评剧花脸唱腔的积极建议,剧团领导大力支持他的想法,在音乐工作者的协助下,魏荣无反复推敲试唱,运用评剧越调的演唱方法,终于成功地设计出包拯的唱腔。包拯的音乐形象在评剧舞台上初步树立起来。包拯的唱段在群众中影响很大,如“与驸马打座开封堂上”等唱段深受观众的欢迎,流传也较广。
评剧在自己腔调的基础上,经过借鉴吸收,创造出评剧花脸的行当音乐是评剧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评剧剧种的新突破。有了净行,就可以演袍带戏了,从此摆脱了评剧只能演“三小”戏家长里短的局面。使评剧行当向齐、全方面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评剧《秦香莲》的加工整理中,舞台美术也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剧团里有一批年富力强的戏剧美术工作者,像苏丹、许多、田沛、安增林、程乃昌等同志,因此,是有条件,有能力对戏曲舞台进行改革的。他们看到戏曲舞台上一桌两椅的传统形式不能适应甚至限制了内容的表现,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戏曲艺术的发展。因此在《秦香莲》一剧重新加工整理时,美术设计四沛同志,甩掉了一桌两椅,设计了闯宫。拜寿、杀庙、大堂几场景。这对于剧情的发展,气氛的烘托,人物形象的刻画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一做法开创了评剧传统剧目舞台美术的先河,打破了一桌两椅的局面,尤其是舞台灯光的运用也是前所未有的,过去戏曲舞台因服装的艳丽而使大白光,苏丹同志运用自己多年搞话剧的经验,结合戏曲布景、服装、化装的特点,采用三元色光、人物光、背景光等多种手段来刻画人物,增强舞台效果,尤其考虑到戏曲演员的腿脚的技巧,加置了脚光,观众和演员都感到新鲜并非常满意。从《秦香莲》一剧开始,评剧的舞台美术不论在现代戏还是在传统戏里都成为了评剧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剧《秦香莲》前后经过四年的加工整理和演出,于1956年拍成电影,这是解放后第一部评剧大戏影片,影片不仅在国内上映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放映时,也创造了中国戏曲影片在国外上座的高峰。该片被评为1956年优秀影片,小白玉霜、魏荣元和席宝昆同志分别荣获优秀表演奖,据说每人还获得金质奖章一枚,为评剧艺术争得了荣誉。
《秦香莲》的加工整理,是中国评剧院评剧工作者和新文艺工作者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领域中的首次合作创作的丰硕成果。全剧组在当时中国评剧院党组的领导下,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提高评剧艺术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并形成了剧院的良好风气的传统。评剧《秦香莲》整理取得成功,还应该感谢张庚同志、马可同志以及薛恩厚等同志的热情支持和鼓励。
评剧《秦香莲》是中国评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之一,多年来历演不衰,继小白玉霜演出之后,白派传人中年演员刘萍(饰秦香莲)、青年演员蔡文艳(饰秦香莲),和李惟控(饰包公)都演出了这个剧目,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