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8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剧之源——一篇值得所有评剧人研习的文章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01:3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剧之源——一篇值得所有评剧人研习的文章    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一座无形的珠穆朗玛,这座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玛却是由无数的巨石堆砌而成。评剧,就是近现代支撑珠峰高度的又一块巨石。
    1979年版的《辞海》对评剧辞条是这样解释的:“评剧,戏曲剧种,流传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早期也叫蹦蹦戏、落子,于清末形成。其基础为河北一带流行的曲艺莲花落,先后吸收河北梆子、京剧和滦州影的剧目、音乐和表演方法,经过对口莲花落、唐山落子、奉天落子等阶段发展而成。曲调活泼自然,擅长表现现代生活。”2002年版的《现代汉语辞海》是这样介绍评剧的:“生活气息浓厚,表演活泼自由,曲调流畅的一种戏曲。1910年左右形成于唐山,以当地流行的莲花落和蹦蹦戏为基础,吸收河北梆子、京剧等剧目而成,后逐步流行到华北、东北地区,也叫落子、评戏。”两个辞海的解释大同小异,基本肯定了三个方面:一、评剧诞生于河北唐山一带;二、评剧是由莲花落和蹦蹦戏发展而来;三、评剧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和滦州影的精华。而早在建国初期,中国评剧就在文化部的剧种调查中名列第二,是全国范围内除京剧之外的第二大剧种,评剧创始人之一的成兆才先生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个诞生不过百年的年轻剧种在短时间内就高登大雅之堂雄踞全国第二呢?
皇天厚土奠于磐

    燕山山脉,位于河北平原北侧,西起潮白河河谷,东至山海关角山一带,绵绵延延一千多华里,为雄峙祖国北方的南北交通孔道;渤海湾,北起乐亭大清河口,南至山东黄河口,海岸线逶迤辗转也达一千多华里,是拱卫京津的东大门。就在这渤澥之阴、幽燕之阳,是冀东20余县近4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这片土地,既蕴长山大岭之雄迈,又涵江河湖海之灵动,因此,它能滋育出慷慨悲歌之燕赵、山仁水智之京东,本是题中应有之意。
    这种题中应有之意首先表现在冀东一带向为兵家必争之地。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土地就经常受到燕山一带活动的山戎族的侵扰,以致孤弱的燕国国君不得不向当时很强大的齐国求助,因此这里上演了“齐桓公兵定孤竹”的战争并留下了“老马识途”和“寻蚁求水”两个历史典故。西汉初年,匈奴屡犯中原,立足未稳的大汉皇帝不得不一次再次地组织兵力在燕山一线拒守。只是到了汉武帝时,国力逐渐强大起来的大汉王朝才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直到把北匈赶出了亚洲。这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巡幸到昌黎碣石山时,命人刻碑纪事,后为毛泽东所称道。三国混战之际,乌桓强大,志在一统中原的曹操不得不亲统大军挥师北上,在我们冀东名士田畴的帮助下一举剿灭乌桓,曹孟德有感而发写下了《步出夏门行》四章名句。此后五代十六国时的鲜卑、宋辽金时的契丹和女真、元时的蒙古、明清之际的满族都曾在这里争战伐谋,兵戈不息。冀东一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战争的前沿、军事的重地。这就使得各民族文化和战争一样随之在这里吞并、厮杀、碰撞、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格局。这种多元文化为后来诞生评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冀东一带同时又是一个不断移民之地。据资料所载,自唐代以来,各朝各代至少有7次较大的移民活动惠及此地。冀东一带军事前沿的战略地位,使得这里不断发生战争,“人民杀戮无剩,金帛牲畜席卷而去”(据《两朝纲目备要》)。而这里物阜年丰的自然条件吸引着历代统治者关注的目光,组织大批移民来此恢复生产生活,乃是统治之需。这些移民有的来自两湖两广,有的来自江浙富庶之地,有的来自安徽、四川、福建,有的来自山东、山西,形成村落近3000个,约占现有自然村的80%左右。仅在永乐初年,成祖朱棣就下令“徙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据《明史》)。这些移民活动,不仅带来了各种比较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经验,而且带来了异地风俗和文化,使冀东这块战略前沿成为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比拼的前沿。既是前沿,不是诞生死亡,就是诞生新生。这也就为后来诞生评剧埋下了重要的历史伏笔。
    更重要的是,自金代在北京建立了中都之后,冀东一带成为了畿辅之地。12世纪初,北方的少数民族完颜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本名吴乞买的金太宗完颜晟继承其兄太祖阿骨打的遗志,连年发动对辽国、宋国的掠夺战争,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天会五年建中都于北京,这是北京作为帝都之始。此后元、明、清各代封建王朝都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先后立都于此。自此,这块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一下子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作为帝都东大门的冀东一带得畿辅之利,染风雅之习,文化底蕴日渐丰厚起来。特别是辽代始建滦州之后,滦州又建学宫又建孔庙,过去的蛮荒之地一下子雅化起来,“雅者,乐也。”雅地有高乐,势所必然,京辅之地,诞生评剧,乃势所趋。
    此外,冀东一带还曾是山清水秀、物阜民丰之地。古代非常讲究风水学,按风水理论,有水无山者不稳,有山无水者不固,势得山水者为虎跃龙腾之地,风水最佳。冀东一带就具备了这两个要素。山,是纵横绵延八百里的燕山,挡住了来自西伯利亚的酷寒和风沙;水,是奔腾不息的滦河、蓟运河和大清河等十余条水系,滋润着这些流域的淳朴人民。历朝历代歌咏这片土地的佳作如恒河沙数数不胜数,从帝王将相到才子佳人,诗词歌赋层出不穷。请看州中名士王恩锡的这首《登岩山眺滦河》诗:“振衣绝顶响天风,大好河山一望中。河势龙翔来塞北,峰形虎踞控辽东。云遮松树天垂绿,浪卷桃花水泻红。佳节今年不辜负,盛游雅集乐融融。”再看明知州薛穰的这首《游横山寺》:“数椽僧舍俯清溪,细草春香路欲迷。野水乱流滩上下,岩山斜矗树高低。天生石井泉通海,地接滦江柳暗堤。抚景畅然心赏逸,半林花雨鹧鸪啼。”似此歌咏冀东一带的好诗成千上万,史不绝书。就连清圣祖、清高宗这样的的皇帝也都写下了一批歌咏冀东一带形胜的诗作,如康熙大帝的《滦河》、乾隆大帝的《即景四章》等,诗虽不佳,但意义重大。这说明,美丽的冀东不但多次留下他们的圣迹,而且这片青山秀水令他们不胜欣喜,百看不厌,甚至默默祈盼“天缘有份再来游”(乾隆诗)。所谓“见水仁者智,见山智者仁”。林深草茂,必生虎豹,高山大泽,必有龙蛇。因此,冀东这块风水宝地即使不是机缘巧合诞生了评剧,也定会厚积迸发诞生其它能享誉世界的剧种或艺术样式。
    天雷炸响,是因为天空积累了足够的雨云;沧海呼啸,是因为大地蓄满了震荡的波澜;评剧的诞生,是因为冀东这片充满神奇和美丽的土地,具有勃勃生机!
人文传承越千年

    评剧之所以诞生在滦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具备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自辽代在州城建立学宫以后,迅速激活了散落在各个村镇的私学公塾,各地以科考进仕为目的,加快了培养科考人才的步伐,使滦州一带的文化水平很快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仅明清两代,滦州考中功名者就达 1278人。此前历朝历代滦州考中功名者不过十数人。此外,便利的交通带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频繁的战争留下了激昂慷慨的杀伐之音;几次大的移民活动又给这里提供了南北、东西文化大融合的机会,致使多元文化、多种艺术形式一直在这里碰撞、交流、纠缠、渗透以致相融并发展,为评剧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原始歌舞是促成评剧诞生最远的源头。冀东一带既有莽莽苍苍的燕山山脉,又有奔腾辽阔的大海。这种山水相依的地理环境,给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厚的物质生存条件。我们的先民们上山狩猎、下海捕鱼的时候,或为了解除疲劳,或为了打破沉寂,或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或为了减轻歉收的愁苦,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些简单的劳动号子以及一些略有节奏的手舞足蹈。这些最原始的号子和动作就是现代歌舞以及程式化戏曲的雏型。特别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云雾烟岚等无法理解,便认为冥冥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着人类,这样对神秘的大自然便产生了盲目崇拜,这种崇拜慢慢转化成为依赖和祈求的心理,这种心理转化成行动就是对大自然的种种祭祀和酬神活动。而这种祭祀和酬神活动形式往往是既唱且舞,这就是中国戏曲的萌芽,当然也是评剧的萌芽。尽管这种萌芽对于评剧来说,相对太遥远了一些,但正如一些种子播入大地,有的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有的却还在地层中酣然而睡呢!
    大量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评剧的诞生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冀东一带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我们这片热土既产生过伯夷、叔齐、田畴这样能给后世留下巨大精神财富的圣贤,又产生过像鲜卑仲吉、段永、王信、李元璋等一大批具有文治武功英雄业绩从而能彪炳青史者。这些圣贤和英雄们的事迹被历代人们心口相传,逐渐演化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形成冀东一带最古老最丰厚的一层文化积淀。像以山为背景的麻山种玉、桃山借宝、青龙山拒寇、窟窿山捉妖、纸马山借兵、五子山行孝、横山仙迹、岩山得道等;以河海为背景的秃尾巴老李、渔夫得宝、张羽煮海、唐河斩蛟、滦河珠砂人、青龙河老鳖搭桥等;以人物为背景的孟姜女哭长城、韩湘子三哭庙、箕子朝周、夷齐谏道、鲜卑王征西、开国侯骂朝、燕王扫北、王宝钏度寒窑等;以社会生活为背景的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唠、王二姐思夫、傻柱子接轿、赵连璧借粮、杀子报等……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有不少成了评剧表现的主要内容。
    战争文化也是催生评剧的又一滥觞。冀东一带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史载,自夏商时期以降,这里曾经发生过大小战争战役不下千余次,既有内部争权夺利的厮杀,也有外族连续不断的侵扰,更有朝更暮换的权利更迭。各种各样的战争和战役,使这里的战争文化日益丰富多彩,比如兵刑战阵、征计伐谋、合纵连横、进据退守等等,逐步演化成一个个战争故事和传说,通过民间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下来,成为评剧的创作题材。如《打登州》、《战冀州》、《铁牌山》、《占宛城》等等,都是武戏,取材古代战争。此外,山戎的角斗、鲜卑的骑射、契丹的渔歌、元人的摔跤等等,在战争空隙举行的娱乐活动也在冀东一带流传开来,所谓“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据《南词叙录》)
    市井文化的快速发展也是催生评剧的重要原因。由于几次大的移民活动,更由于统治者比较开明的移民政策,使滦州一带迅速繁盛起来,历史上出现了“万井云连,肥饶互见”(据旧志)的景象。加之滦州自建置后就成了冀东一带的政治经济中心,水陆码头交通便利,市井文化蓬勃兴起。一些勾栏瓦肆、舞榭歌亭、社火百戏、乡韵俚曲应运而生。北有拉不空的建昌营,西有填不满的开平城,南有水陆两旺的蚕沙口,东有辖州管县的卢龙城,这些处于滦州周边位置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象众星捧月般捧起了滦州,使这个水陆两运码头不但成为商贸集散地,而且成为了市井文化的集散地。一时日日笙歌曼舞,夜夜纸醉金迷。评弹、高腔、说唱、小调、杂剧、社火、百戏等艺术形式争奇斗艳,各逞芳姿,迷人眼目。这些长期相对繁荣的市井文化为评剧的诞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后来产生的很多评剧剧目都取材于这些市井文化,如《双婚配》、《小过年》、《打狗劝夫》、《瞎子算卦》、《天台山》、《洞房认父》、《人头狗》、《二度梅》等,这些剧目反映家长里短、贤孝节烈,具有很浓厚的市井文化色彩。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催生评剧的重要基础。冀东一带长期有20多个民族聚居,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里不断渗透融合,使得这里的民风民俗复杂多变,从而日益丰富多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婚丧嫁娶,饮食起居、人情交往、四时八节、走庙赶会等等,程序繁缛复杂,讲究苛刻严谨,形式约定俗成,百姓乐此不疲。其中仅婚俗就要经过十几道手续才能落定。单是婚前就要经“问门户”、“小定”、“放定”、“问话”、“过礼”等数道规矩;结婚这天还要有“开脸”、“上头”、“背新娘”、“走布袋”、“跨马鞍”、“拜天地”、“撒收歌”、“吃子孙饽饽长寿面”、“闹洞房”、“听墙根”等内容,新郎新娘往往不堪其累。然而这些丰富的民俗文化却给评剧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有大量的评剧剧目源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锯大缸》、《补汗衫》、《香罗带》、《闹洞房》、《鬼扯腿》、《老娶少妻》、《王女哭坟》等等,把一些乡风民俗、人情冷暖表现得淋漓尽致。
    移民文化也是催生评剧的重要原因。据1985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滦州一带的原住民后代不足十分之三,十分之七强为各地移民之后。当时移民的大量涌入,逐步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移民文化,或思乡羁旅、倚门望归;或漂泊零落、去留随意;或精忠报国、血洒边塞;亦或地域观念逐渐淡漠、重构新的家园信念迭起,反认他乡是故乡……这类题材在评剧剧目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如《姜女思情》、《征夫泪》、《青楼遗恨》、《赵秀云寻父》、《巧会芙蓉屏》等等,都从不同侧面或多或少地透露了故土难归、骨肉难逢的移民信息。这种移民信息还突出表现在不少评剧剧目是由各地的不同文化形式改编而成,成为传统评剧的主流之一。如由中原地区流行的《二十四孝图》改编的《丁香孝母》;由五代评话改编的《井台会》;由山东起义英雄故事改编的《乌龙院》;由京都奇书《宣讲拾遗》改编的《劝爱宝》;由清代南通实事改编的《杀子报》;由《聊斋志异》改编的《花为媒》;由东北实事改编的《枪毙驼龙》;由江浙民间传说改编的《人头狗》;由昆曲唱词改编的《三节烈》等等。这些深受观众欢迎的著名剧目,带有明显的他乡舶来品的痕迹,在滦州这片丰腴的土地上绽放出移民文化的奇葩。
    忠孝节义文化是催生评剧的主流文化。自汉代统治阶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治国之策一直被奉为神明,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忠孝节义也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善恶是非的判断标准,大多以是否忠孝节义为据。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千百年来一直潜移默化地铸造着人们的灵魂。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催生评剧的主力军。这从1907年初庆顺、义顺、二合、义合等八大班社全部被直隶当局“永干力禁”逐出津门的史实可以看出。《中国戏曲志》中载:“直隶总督重申禁令,并驱逐出境,宣布永不许进城演出(各大小城镇相继禁演),莲花落濒于灭亡。”禁演理由,主要是“粗鄙不堪,有伤风化。”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莲花落的艺人们聚在一起,酝酿了评剧诞生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吴家坨改革”。正是这次改革,才使评剧这个剧种呱呱坠地。这次改革,诞生了《告扇子》、《刘翠屏哭井》、《老少刘公》、《冯逵卖妻》、《六月雪》、《大劈棺》、《鬼扯腿》等一批以宣传忠孝节义为主要内容的拆出戏,而且这些去掉淫词秽语和色情表演的正剧一经亮相,即风靡冀东一带城乡,很快冲破统治阶级的禁锢并登上大雅之堂。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石立独山不琢而玉;评剧诞生在人文雅化构成的青山秀水之间,自然蓬蓬勃勃、丰彩熠熠!
多元文化融沃野

    任何一种戏曲形式的出现,都离不开其它姊妹艺术和其它文化背景的滋养和熏陶,评剧亦如此。正是在冀东一带流传已久的俚曲百戏孕育了评剧这朵艺术奇葩。
    首先是莲花落。可以说没有莲花落就没有评剧。据《辞海》解释:“莲花落也叫莲花乐、落子,曲艺的一种,宋时已很流行,为乞丐行乞之时演唱,内容多宣传佛教思想。清朝乾隆后出现专业演员,演唱内容多民间传说,演唱者一二人,仅用竹板按拍。清嘉庆后有粉扮莲花落出现,增加节子、小锣等打击乐器,扮演人物故事。”实际上自宋代以后,莲花落就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出现了行乞莲花落、四季莲花落、叙事莲花落等不同种类。据研究资料表明,莲花落自宋代以后传遍全国各地,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形式,传入山东的叫“金钱落”,山西为“上党落子”,四川为“莲花闹”,江苏为“韶兴落”,广西为“零零落”,东北则为“二人转”。莲花落传入冀东约在18世纪初叶,称滦州落子或唐山落子,很多后来的评剧名家如任连会、金开福、成兆才等最初都为滦州落子艺人。是日益没落无依为生的现实迫使他们把被政府当时禁演的莲花落改造成评剧的。
    十不闲。所谓十不闲是指一人手脚并用操纵锣、镲、鼓、钲等十来种打击乐器,自伴自唱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诞生在安徽一带,清初传入滦州,也是旧时艺人讨生活的一种手段。清代《百戏竹枝词》中说:“十不闲,凤阳妇人歌也,设一桁,若移枷然,上铙、鼓、钲、锣各一。歌毕,击之以为节,各打‘十不闲’”。后来发展成一人伴奏两人对唱,即兴编演,随心所欲,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艺术才能,很受百姓欢迎。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后来常被那些人手紧张的评剧班社所借鉴,既要求演职员们一专多能,又要求大家功底深厚、灵活机敏,即兴发挥。
    昆曲。昆曲也叫昆山腔,原为江苏昆山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后经历代艺术家们的加工改造,先后吸收了海盐腔、弋阳腔以及当地民间小曲等,逐渐形成了曲调舒徐婉转、韵律曼妙悠扬的“水磨腔”,十分悦耳动听。演唱内容多以传奇剧本为主,表演注重动作优美,伴奏箫笛笙管齐全,是元明以后各地流行的重要戏曲品种之一。昆曲约在万历年间传入滦州,每到四时八节或庙会酬神时聚班演唱。但由于昆曲曲高和寡,清以后逐渐衰落。但它的表演形式和那些优美的舞蹈动作都为评剧艺术提供了范本和楷模。
    弋阳腔。弋阳腔也叫弋腔,元末明初起源于江西弋阳一带,明嘉靖年间传入滦州。弋阳腔的特点是台上演员独唱,台后众人帮腔,只用打击乐伴奏,音调高亢犀利,对于各种戏曲的高腔表演影响较大。清末滦州一带盛行,一些地方还举办培训班,训练和培养弋阳腔的表演人才。后来由于同样的原因,昆弋高腔先后被梆子取代。但弋阳腔的帮腔形式、滚调形式和高腔演唱都为评剧的诞生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秦腔。秦腔形成于明代中叶陕甘一带民间流传的“花儿”等曲调,音律激越高扬,辽阔悠远,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个性突出。唱词多为七字句,音乐为板腔体,富于表现个性张力。明末流传全国各地,对许多剧种有不同程度影响,从而成为梆子腔系统中的代表剧种。清初传入滦州,不久为河北梆子取代。秦腔对于评剧的贡献主要是抑扬顿挫的板腔体和大开大阖的表演形式,在现代评剧高腔表演中仍能找到秦腔的痕迹。
    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是在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蒲州梆子演变而来,很快流行于河北、辽宁、吉林、内蒙等地,音调高亢,表演细腻。也有研究者认为河北梆子是以北曲弦索调直接演变而来,目前学界尚难定论。不过河北梆子对评剧的影响甚大。不论是唱腔设计,还是表现内容、表演形式,评剧都从河北梆子中汲取了很丰厚的营养。这从当时冀东境内很多梆子班社直接改为评剧组织即可看出,如高老裕班、万声合班、春茂班、庆顺合班等。
    乐亭大鼓。乐亭大鼓也叫乐亭调,清代中叶起源于乐亭县,表演者左手击铁板,右手击鼓,另一人以三弦伴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以唱为主,有时也插有念白。后因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东西两派,东派以唐山农村为主,叫唐山大鼓,表演唱念兼备,内容长篇短折并重;西派流行京津一带,也叫铁板大鼓,只唱不说,专演短篇。评剧不仅吸收了乐亭大鼓的一些唱腔如“二六”、“流水”,而且吸收了七字句和十字句等句式,使这两朵近在咫尺的姊妹花交相辉映,共存共荣。
滦州影。据1979年版《辞海》注释,“滦州影,皮影戏的一个剧种。流行于河北,起源于河北滦县(旧名滦州),已有三百年左右历史。影人用驴皮制成,因此也叫驴皮影。唱腔综合高腔、京剧和滦县一带的曲艺而有所变化,对于评剧有过一定影响。”《中国戏曲长编》中载:“现在影戏最有名的地方,为河北滦县一带,俗称‘滦州影’。因为它熟在人口的关系,几乎成了一般影戏的代称。”由于滦州影行当齐全,唱腔丰富,为评剧的诞生提供了近距离的参照,评剧中的上场诗、下场对、五字赋、三赶七等几乎都是从滦州影中照搬的。同时浩如烟海的滦州影剧目也大多成为了评剧的移植内容。
    滦州秧歌。滦州秧歌是由滦县民歌与民间舞蹈组合而成的一种歌舞艺术形式。据旧志载:“每逢旧历农暇,乡民多有演办秧歌、高跷、龙灯、狮子舞、旱船、拉花、跑驴舞、竹马戏等。沿村歌舞,犹如古盛世傩驱之俗,至填仓而已。”滦州秧歌自宋始萌,元明始兴,清代以后盛行,最初是以锣鼓开道,群舞打场,锣鼓毕,由领队点唱:“住下鼓,压下锣,住下锣鼓唱秧歌,点着谁来谁就唱,张三李四,你先开锣。”正如旧志所说:“村童十五摧双蛾,鬓压云鬟袂曳罗,檀板轻敲开素口,秧歌唱罢又莲歌”。唱的内容有绣荷包、绣龙灯、十二月花、小看戏、小放牛等曲调,演唱形式有独唱、领唱、对唱、群体伴唱等,有的还演唱成出小戏,如《老妈开唠》、《傻柱子接媳妇》、《王大娘锔大缸》等,这些秧歌戏后来直接被评剧移植,成为评剧拆出戏的剧目。
    当然,对评剧的诞生产生过影响的戏曲品种还有不少。正是这些俚曲百戏在冀东一带的流行、发展和积淀,成就了一朵伟大的戏剧奇葩。清末民初之际,天风浩荡,万籁飞扬,历经磨难的滦州大地上,评剧挟着闪电,裹着雷霆,批沙沥金,横空出世!
桃李春风竞牡丹

    莲花落在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艰难险阻。这些艰难险阻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官府多次禁演,二是同行竞争,三是内部矛盾。如何冲破这些艰难险阻,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班社组织在莲花落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作用。
    19世纪80年代,滦州莲花落以其通俗的演唱形式、朴实简练的故事内容和随心所欲的表演方法,征服了娱乐生活极其贫乏的百姓,大户人家养班子、村村凑钱写落子成为一种时尚。滦州一带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莲花落艺人。这些艺人或二三人或三五人结成小班,经常走街串镇撂地摊进行演出,来去灵活,以谋生计。逢有较大的喜庆活动,就需要扩大阵营,组建较大团体。在这种情况下,滦州一带众多相对稳定的落子班就应运而生。这些班社的产生,不仅规范了艺人们的行为、提高了艺人们的演出技能,而且增强了共担风险能力,对于催生评剧贡献甚大。
    这些班社一类是由乡村财东组建的。当时莲花落深受百姓喜爱呈方兴未艾之势,一些有钱人家看准了这个机会,既能娱人又能悦己还能替自己赚钱,何乐而不为之?于是不少有钱人开始养班子组建班社。
    时在滦州一带影响较大的首先是高老裕班。高老裕,字刚,道光三年(1823)生人,1919年病逝,享年96岁,杨柳庄地区小高庄村人。高在王店子开烧锅制酒发家,商号裕兴成。高乐善好施,曾先后出资维修清凉寺古戏楼,修建跨河石桥,出钱给人治病,在商界和百姓中威望很高,人称裕老爷。咸丰三年(1853)高30岁时组建四十多人的梆子班,分大班和小班,由其弟高仲领班,活动在滦县、迁安、昌黎、抚宁、乐亭一带,每台戏4—5天,戏价4—500元。驻班演员有盖京东韩成仁、金茶壶、筱灵芝、齐老板等,演出剧目有《张秀刺婶》、《辛安驿》、《回荆州》等,红极一时。后因高年迈多病无力操办,光绪九年(1873)经其弟高仲将班子兑给他人,大班兑给了乐亭县庙上崔佑文,小班兑给秦皇岛八百黑。
    榛杨地区还有一个较大的班社叫万声合班,是由大户丑万利组办。丑万利,号声远,行三,榛子镇安乐庄人。祖辈随满清入关,跑马圈地遂成富户。丑为正白旗,1853年生,1933年卒,享年80岁。丑为敬固伦公主府和达贝子王府两府的皇粮庄头,五品顶带,每年进宫交一次钱粮,家中豪富,光院子就有三处一百多间房屋。但他本人为人忠厚正直,助人为善,人称三老爷。同治12年(1873)丑组班养戏,班底30多人,盛时六七十人,河北名角金茶壶、银茶壶、麻子红、顺天红、紫金仙、筱月横等都曾住过此班。丑班还打破一律男演员的老规矩,率先启用了女演员筱玉、筱桑,提高了可视性,出演剧目有《取长沙》、《挑滑车》、《铁弓缘》、《辛安驿》、《战宛城》、《四郎探母》、《辕门斩子》等。此班长年活动在昌滦乐及沿海一带,声誉极高。1938年6月13日,万声合班在榛子镇龙王庙会上做最后一次演出,这个红极一时影响甚远的班社在战争的炮火中解散。
    湛店子(现属滦南)班也是当时滦州一带久孚盛名的大班。班主李梦松,滦县湛店子村人,字子寿,生于1867年,卒于1916年,曾捐员外郎,知府衔,没出任。家有良田百顷,32座当铺、烧锅,另有迁西罗屯和太平寨两处林场,在滦县县衙西街曾建豪宅一处人称李家大院,比县衙还风光气派。李乐善好施,遇有饥年歉岁,总是开仓放赈,每户还给二十吊大钱,过年过节分粮分肉,乡人敬重,口碑很好。李家从李父李春茂起就开始养班社,班底30多人,多时达五六十人。河北名流飞来凤等都曾驻过此班,上演剧目达百部之多,活动范围昌、滦、乐、迁安、迁西和唐山一带,光绪二十一年(1895)滦河洪水泛滥,该班解散。
    滦州一带除了上述由有背景的财东养的班社之外,还有一个后来居上的大班,叫双发合班,也称崔八班,就是收兑高老裕班的那位崔八爷。崔八爷本名崔佑文,行八,是乐亭县庙上村的大财东。他祖辈从龙入关跑马占地来到乐亭,成为乐亭崔、刘、张、史四大名族的首位。崔酷爱戏曲,生活奢靡,把高老裕班兑过来后,既演莲花落,又唱梆子戏,经常唱对台,很受观众欢迎。驻班的名角有任连会、成兆才、杜知义、张化文、张德礼、金茶壶、大金钟、盖京东、筱灵芝、杨长枝、赵文志、纪老丰、苗老佑等,剧目有《二度梅》、《打登州》、《回荆州》、《大登殿》、《南北会》、《补汗衫》、《小姑贤》等。这个班资金雄厚,阵容整齐,经常闯京下卫,同时活跃在昌、滦、乐及唐山一带城乡。
    上述班社开始大都唱影戏、梆子戏或彩戏,后来评剧兴起,改唱评剧。因此,评剧的诞生借鉴了很多梆子、皮影的艺术特点是有根据的。同时,由于这些大班班主都是一方豪绅,又大多有清廷背景,因此,尽管官府多次禁演“有伤风化”的蹦蹦戏和“悬灯匪”(皮影),因为有这些班主支持,我行我素,实际上莲花落在乡村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这也是莲花落这种艺术形式得以代代相传的原因之一。比如,崔佑文他财大气粗,钱多腰硬,官府越是禁演他越是大办,有时他还以庆寿为名,遍请达官贵人,州府高台,专开落子堂会,官府竟拿他毫无办法。正是这些班社,为催生评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这些由地方豪绅组建的大班社之外,还有一类是由艺人自己组办的。这些班社虽然规模不如大班大,阵容不如大班整齐,但因为由艺人们自己组办,写戏尽心,演出卖力,同时因演出价格低于大班,很受城乡欢迎。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些班社,成为了由莲花落改革成评剧的中坚力量。
    对催生评剧起决定作用的是吴家坨落子班。吴家坨实际上没有落子班,但这里却有当时名动一方的莲花落艺人“一窝张”,即张勇一家父子6人都打莲花落。张勇是当地名角,自幼好乐,51岁才娶妻生子“仁、义、礼、智、信”哥五个,老大张德仁在戏班做饭看箱,老二艺名海棠花唱包头,老三艺名海里蹦先唱丑后唱老生,老四艺名普州红先唱旦后改箱倌,老五艺名普江红,长相帅气,是评剧第一个小生演员。除老大外,其余4人均住过崔八班。这一家子生、旦、髯、丑皆备,自家就能唱一台戏。因此,1907年八大落子班被同时逐出津门后,在莲花落生死存亡之际,滦县吴家坨张德礼等力邀成兆才、任连会、杜知义、白广法等著名艺人齐聚本村,共商改革大计。经过反复磋商讨论,改革的重点放在去色情、编剧本、改唱腔、变程式、重伴奏、新服饰、换名称上。自此,流传了数百年的莲花落才被定名“平腔梆子”。17年后即1924年,又改为“评剧”。这次改革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当平腔梆子以崭新的阵容和表演程式亮相舞台后,马上轰动了京津唐和东三省,使粗制滥造的莲花落从此走上了精雕细刻之路,为评剧的尽快成熟奠定了基础。
    象这类由艺人自己筹办的班社还有胡家坡任连会组建的永合班、成兆才组建的吉庆班、迁安县丁香花孙恩组建的永乐班、丰润紫草坞魏如凤组建的魏家班等。这些艺人自组的班社,演出质量高,信誉好,自编自排了不少新剧目,是评剧诞生不可或缺的基石。
    另有一类是规模小、人员少、时聚时散的草堂班子,或三五人或七八人,农闲走村串户,农忙操持庄稼,影响小但数量多,具有普及作用。这些班子有的是村人筹备组建,有的是几家合伙凑份子组建,还有的是向各户募捐组建,聚聚停停,分合不定,往往不能维持长久,常常不欢而散。这些草堂班子虽戏份不高但有群众基础,很多难睹大班表演者是通过观看他们的演出而喜欢上评剧的。因此,这些班社应该算是诞生评剧最底层的基石。
    一座摩天大厦,必有撑天拄地的栋梁,也必有并不起眼的钢网。栋梁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强力支撑,而钢网则是构成这种支撑不可或缺的力量。正是这些蓬勃发展的各类班社,曾经撑起评剧无可比拟的辉煌!
一代宗师开新宇

    中国的戏曲艺术史证明,任何一种戏曲艺术,如果没有才子佳人的有机配合,没有代代明星的不断涌现,很难得到有续的传承和发展,甚至有些戏曲品种会在大浪淘沙中自消自灭。评剧从诞生到现在不过百年光阴,竟能在全国各类戏曲品种中占到行二的位次,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滦州才子成兆才先生应该是贡献最卓、功德最著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成兆才,就没有中国评剧。
    成兆才先生最大的贡献是为评剧表演创作了大量剧本。有研究者做过统计,成兆才先生一生共创作、改编和移植了各类剧本共121部,在他整整40年的艺术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创作三部。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用剧本就可以排演出好戏来。评剧之所以能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诞生并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兆才先生创作出了既能见容于统治阶级、又能深受百姓喜爱的大量剧本,包括那次著名的吴家坨改革,在莲花落普遍禁演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成兆才先生按照正戏的规制剔除“伤风败俗”的糟粕、汲取社会正统观念的精华,创作出那么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积极、行当齐全的剧本来,评剧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用说诞生和发展,连它的前身莲花落也会在统治阶级的高压之下苗枯禾死、难以流传。成兆才以他旷世的才华创作出了十场戏《告扇子》,这才为评剧的诞生掘到了第一桶金,这桶金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桶金,评剧就很可能胎死母腹,正是因为有了这桶金,才为日后评剧登上大雅之堂铺平了康庄大道。
    旧时,民间艺人大多是靠卖艺讨生活的一类,地位十分低下,不用说去创作剧本,大字能识几个的也极少极少。那么,同样是三代清贫苦出身、同样是沿街卖唱莲花落,成兆才先生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呢?
    我们在研究成兆才先生生平的时候不难看出,普通的农民出身;艰辛的艺人生活;多年的演出实践;对滦州以至冀东一带民间说唱文学及外来文艺形式的广泛了解;对各行各业人物的深入观察揣摸;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长期积累的演出经验和文学素养;加上他本人强烈的求知欲、百折不回的创作欲以及他非凡的艺术才能和智慧......所有种种机缘巧合,才使一颗辉煌中国戏剧艺术的天才之星冉冉升起,终于使他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表演艺术家和伟大的剧作家,成为中国评剧的奠基人,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
    成兆才的创作以改编其它戏曲剧目和传统文学作品为主。改编的素材来源有唱本、弹词、梆子、京剧、影卷、莲花落、新闻、传说故事、小说等各个领域,如根据影卷、梆子改编的《保龙山》、《铁牌山》、《桃花扇》、《珍珠塔》等;根据小说改编的《冤怨缘》、《巧会芙蓉屏》、《七人贤》、《埋金全兄》等;根据传说故事改编的《丑开店》、《人头狗》、《狗报人恩》、《偏心眼》等;根据唱本、弹词、莲花落改编的《告扇子》、《黄爱玉上坟》、《借女吊孝》、《吴家花园》、《老妈开唠》、《大劈棺》、《状元桥》、《天台山》等。这说明,成兆才先生不仅博览群书,具有融合多种戏曲、文学作品的才能,而且具有把历史文化发扬光大的智慧。同时,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成兆才先生的改编成果,就会发现,经他改编的作品,既非照抄照搬做一下简单的技术处理,也非脱离原著精神胡编乱侃,而是无论在深化主题、刻划人物还是在重构典型、强化戏剧冲突上,都有明显的进步和独到的见解,使改编过的作品较原著有了更深广的蕴涵和更具普遍意义的内容。
    由于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成兆才也花大力气创作了一批贴近现实、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作品,如反映当时妓女生活和命运的《占花魁》、《二妓夺客》、《杜十娘》等;反映社会底层伦理观念的《打狗劝夫》、《安安送米》、《小姑贤》、《小姑不贤》等;反映自主婚姻的《王少安赶船》、《老娶少妻》、《高成借嫂》等;反映现实生活的《杨三姐告状》、《杀子报》、《黑猫告状》、《冤怨缘》、《枪毙驼龙》、《枪毙驼虎》、《枪毙闫瑞生》、《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这些剧目大都为成兆才先生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创作,不仅体现出剧作家非凡的艺术功力,而且体现出剧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正义感,而后者,更是一个伟大的剧作家不可或缺的素质。特别是《杨三姐告状》一戏,是成兆才先生听说此事后仅用几天时间就把剧本完成的,全戏 70多场,仅角色就50多人。此戏在哈尔滨庆丰茶园首演后,受到哈尔滨市民的热烈欢迎,成兆才献艺的警世戏社也随之红遍东三省,成为当时北方最有名头的班社。
    成兆才先生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宝贵的评剧创作艺术手法。
    首先是故事曲折多变。评剧是一种通俗化的戏曲艺术形式,它之所以能为百姓接受并喜爱,是因为它符合百姓的审美层次,就如百姓看戏首先想看一个曲折复杂的故事,然后一起跟着苦乐悲欢,所谓“看戏掉眼泪,替古人担忧”,成兆才先生的创作就适应了观众的这一心理需求。不管是他改编移植的剧目也好,还是独立创作的剧目也罢,无一不有一个吸引观众的故事。如《枪毙驼龙》,说“匪首”大龙结识了妓女张素玲并将她赎回做了压寨夫人改名驼龙,夫妻二人率兵多次与官兵血战,后大龙战死,驼龙接任首领改嫁二龙,二龙不久阵亡,她一人逃出后重操旧业,后被官府侦获,惨遭杀害。故事简单却一波三折,深深吸引了观众,成兆才先生创作改编的剧目大都如此,故事比较简单但情节波澜起伏,很能吸引观众眼球。
    其次是语言通俗简练。成兆才先生的剧本语言极具个性,不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抒情状景,其语言虽通俗易懂,艺术力量却可震撼人心。特别是对于人物的肖像描写,成兆才先生笔下生花,尤如神助,不但细腻生动,而且准确传神。如在《花为媒》中郑小姐赞张五可那一大唱段:

好一位天仙美俊容
坐在那边纹丝不动,
全无怒色带点儿笑容。
面容儿好似莲花蕊,
杏眼汪汪如水清。
口似樱桃牙似玉,
两道眉儿弯似弓。
袖中玉腕银镯套,
十指尖尖如春葱。
罗裙下金莲能踏莲花步,
身段不亚赛掌上娇娥飞燕轻。
……

    这段唱词把张五可从形态到神态刻画得细腻传神,惟妙惟肖,让观众在审美过程中得到一次酣畅淋漓的心理享受。象这样通俗简洁又形象生动,有时还幽默诙谐的语言在成兆才先生创作的剧目中随处可见。
    第三是贴近百姓生活。纵观成兆才先生创作的剧目,不管是以古代生活为据还是以现代生活为背景,几乎都是原汁原味的百姓生活提炼。成兆才出身农民,阅历丰富,熟悉民俗风情百姓苦乐,也知道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怎样表现才能吸引他们。因此,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百姓的气息。他创作的人物不管是上流社会的张五可、王二姐也好,还是社会底层的阮妈、张翠娥也罢,甚至连名妓、花魁、绿林豪杰等,无一不是按照百姓的审美层次塑造的形象,不但真实可信,而且生动感人。
    成兆才先生对于评剧的第三大贡献是他在奠基了评剧剧本的同时也奠基了评剧音乐。
    成兆才先生因为自幼聪明灵慧又好学深钻,加上他长期从事演艺活动,因此逐渐成长为吹拉弹唱全会、编导演创皆通的全才。所谓全才来之不易,他不但事事拿得起放得下,而且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和尊敬,这就确定了他在班社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家对他言听计从,创造评剧音乐也是如此。
    评剧既是从莲花落改造而来,因此,初始阶段的评剧音乐也沿袭了莲花落的杂牌曲调,不用说是非常简单粗糙的,难以表现细腻深刻的大戏内容。成兆才先生在导戏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个问题,他明白,即使再好的剧本,如果没有与之相配的主题音乐,也难登大雅之堂,永远是荒曲野调,不可能被人重视。因此,他和艺人们一起,反复斟酌磋商,最后确定了大致以冀东莲花落的主流曲调为基础,广泛吸收滦州影调、乐亭大鼓、冀东民歌、冀东秧歌等民间音乐,大量引进梆子腔,进而形成评剧音乐独特风格的思路,并且一以贯之进行积极创新,终于实现了评剧音乐质的飞跃。即板腔体的音乐结构形式脱颖而出。成兆才先生在创作剧本的同时,除了把握好语言的精准凝炼之外,还对声腔、板式以及唱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都作出导演提示。“实际上是同时完成了一剧之本、音乐设计、板式结构和表演程式等一系列创作任务,从而加速了评剧艺术的进程,推动了评剧音乐唱腔结构的建设与发展。”(据《中国评剧之根》)
    成兆才先生是莽莽上苍经过千挑万选赐予滦州的一个天才,是茫茫大地经过千锤百炼锻造的一个佳构,是苦难的中国经过千斫万剁雕成的一副神器,是劳苦大众经过千淘万洗熔铸的一个光环。滦州因此而骄傲,先生因此而不朽。

百卉千芳天下传

    像释迦牟尼及各代佛祖成就了佛教,像张道陵及各代掌门成就了道教,像孔仲尼以至孟柯、董仲舒、朱熹等成就了儒学一样,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没有创立者及其继承者前仆后继的不懈努力,绝对不会发扬光大,甚至很快就会消亡。评剧之所以能在滦州诞生和发展,是与这里的仁人志士、名唱优伶锲而不舍的改革和创新分不开的。
    如果说评剧的诞生和发展是条长河,那么蹦蹦戏就是它最主要的源头。相传辽圣宗统和年间,滦河大溢,沿岸冲毁几十个村落,近在滦河岸边的滦州城也被冲走大半,一家叫吴瑞文的父母姊妹六人被洪水席卷而去,仅剩15岁的瑞文和比他小俩岁的弟弟瑞武,生活无着,饥寒交迫。小哥俩生于书香门第,都读了几年私塾,聪明的哥哥便拉着弟弟打起竹板唱起歌去外地沿街乞讨,后来就去州城府县撂地摊卖艺,小哥俩又唱又跳,很受百姓欢迎。表演完毕,向围观者收点散碎钱,生活渐有着落,哥俩就回到家乡设馆收徒,教人跳蹦蹦戏的技艺。那时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大多生活窘迫,因此学者盈门,很快跳蹦蹦戏这门技艺流传开来,成为人们谋生的手段之一。这文、武哥俩就被后人尊为跳蹦蹦戏的祖师爷。
    跳蹦蹦戏虽然简单,但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功底和表演程式,那些大字不识却想以此谋生的庄稼汉们还是感到费力难学,于是就出现了更简单的艺术形式莲花落,或叫打莲花落的。莲花落一旦一丑,插科打诨,内容常常鄙俗不堪。后来屡次遭到官府禁演,即缘于此。
    当然,不管是跳蹦蹦戏也好,打莲花落也罢,大多艺人还是恪守艺德不作淫词秽唱。因此能使滦州蹦蹦戏和莲花落名声远播,学者蜂至。金代仇远有诗专门谈到这种情形:“吴下老伶燕中回,能以北调歌落梅”。落梅是艺人们在跳蹦蹦戏打莲花落中大量使用的唱词和曲调,俗称“落梅调”,如“一朵梅花落呀,万朵梅花开呀”,“梅花落尽杏花开呀,桃花李花跟上来呀”,“不打梅花落,难有莲花开呀”等等。滦县光水坨村就曾有过一位既擅“落梅调”又会蹦蹦戏的大家叫金开福,说起来此人还是成兆才的师傅。
    金开福,生于1853年,逝于1928年,享年75岁。金开福生于小康之家,自幼上过几年私塾,人很聪明,能拉会唱,会编会写,是二合班的班主,与红极一时的莲花落艺人金菊花、丘贼、佛动心、神动心、曹大麻子、臭虫母子等,常在一起切磋技艺和演出。金开福一般去丑角,个头较高,常用腿从旦角头上迈个猫过去,人称金长腿,滦州一带艺人圭臬。金开福不仅四处演出,而且开账授徒,滦州一带很多莲花落艺人出自他的名下,成兆才是其中之一。据该村张万合等老人介绍,成兆才开始想拜金为师,金见他艺不惊人貌不压众拒绝收他,成固执不走,惹得金火起,拿起棍子把他赶了出去。成兆才并不灰心,过了几天又去拜师,在大风雪中徘徊半天不敢进庄。这事被金开福得知,很受感动,破例收他当了徒弟,并倾囊相授,使成兆才成为一代宗师。金开福1880年发起创建二合班,主要演员有金菊花、刘春生、成兆才等,长期活跃在滦州各地及东北辽西一带,是最早的莲花落组织,为后来的评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开福的得意门生成兆才字捷三,艺名东来顺,1874年出生在滦县绳家庄(今属滦南)一个贫民家庭。成兆才13岁开始给人放猪,稍长扛长工,没上过一天学,但他聪明好学,有机会常去村塾偷偷听课,日积月累竟被他学到不少知识,使他终身受益。成兆才18岁拜金开福为师,学唱莲花落并到各地演出,后又在乐亭双发合班和赵家班编演,同时阅读了大量古典小说和民间唱本、影卷等,为日后改革莲花落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成兆才一生为艺术呕心沥血四十余年,共创作改编了121部题材广泛、风格各异的剧作,其中《花为媒》、《珍珠衫》、《百年长恨》、《十粒金丹》和《杨三姐告状》等剧目早已深入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剧目没有被历史的灰尘所湮埋,反而放射出越来越夺目的光辉。
    给予成兆才以重大影响的还有一个人,这人叫任连会。任连会生于1851年,家道小康,入学塾多年,文学底蕴丰厚,十几岁就成为当地胡家坡一带有名的秧歌名角。他懂音律,通词赋,好戏曲,有一副好歌喉,做为乡村教师,且通歧黄之术,深受乡人敬重。当他30岁时,家遭不幸,生活落魄,他开始带领孩子们走上卖艺求生之路,成兆才有幸和他搭班演出,俩人志趣相投,有很多剧目包括吴家坨改革,都是任连会出的主意并全力支持下完成的。
    任连会的次子任善丰(艺名月明珠)是把冀东莲花落表演到极致的一代名家。任善丰扮相俊美,嗓音甜润,一出世就艺惊四座技压群芳。月明珠在天津演出时,惊动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和刘鸿声,两位京剧大师看过月明珠的表演后赞不绝口,认为唐山落子大有前途。天津商界联合赠送贺联一副:“明珠新出蚌,一起平腔,压倒男伶女乐;菊花早脱尘,重整彩扮,技挫红吕黄梅。”
    金开芳,1902年生于滦县光水坨村,父金文善,母熊氏,生四子一女,金开芳居末。金9岁学唱民歌、扭秧歌,并向堂兄金开福学唱莲花落。后又拜庆春班张志广为师,年仅13岁便担纲主演,尤其是首演《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开创了时装戏花旦行当的先河,一炮打响,为后来的扮演者们提供了舞台经验和模式。当一代评剧皇后月明珠逝世后,金开芳便成为该班主演,担纲演绎了不少古代妇女形象,为评剧在东北的传播和发展贡献巨大。
    此后的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等以不同的艺术成就,形成了评剧的四大流派,都对评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后人誉为“四大皇后”。
    灿烂的星空是因为群星闪耀因而灿烂;美丽的春天是因为百卉齐发因而美丽;评剧所能成大器者,是因为有那么多拳拳艺人,殉身此道,百折不回!
万流朝宗奔大川

    评剧与京剧、昆曲等国粹相比,属于一种平民化的艺术形式,以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见长,具有明确的地域性、强烈的个性化和朴素的自然美等特点,非常易于被百姓接受。因此,尽快它诞生时间较短,但普及率很高,很快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它不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一代代艺术家们的努力下,逐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正是这些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使评剧这门年轻的艺术日趋成熟。
    评剧是以蹦蹦儿戏、二人转和莲花落为基本表演形式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初始阶段表演形式也很简单。并无生、末、净等行,只有丑、旦两个角色,插科打诨、且歌且舞。随着评剧角色的逐渐完备,各种角色的唱腔确定就成为一大难题。这时,丰润县魏家班的少班主魏荣元应运而生。魏荣元6岁时就被其父魏如凤“捆绑”学戏,他虽然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欢乐,但为他后来成就评剧大师级地位奠定了基础。他先后创立了评剧花脸、老生和小生唱腔,为完备评剧行当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魏派艺术。现在评剧的一些男生唱腔,仍有不少是魏派唱腔的延续和发展。特别是他创造的低音下行腔,实现了男生唱腔向低音区扩展的模式,仍是今天很多评剧表演艺术家们竞相摹仿的标识。仅就这一点来说,连评剧的创始人之一的成兆才先生恐怕也有所不及。
    在男生唱腔领域独领风骚的还有马派艺术的创始人马泰。马泰出生于北京艺人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打下了很好的表演根基,初被父母送到京剧表演大师侯喜瑞、裘盛戎门下学京剧,后拜评剧表演艺术家张润时学评剧。京、评两项声腔艺术的实践,使他有机会取长补短,把京剧的声腔演唱改造、移植过来,丰富评剧的声腔表演,创造了不少独具特色的马派唱腔。尤其是他苦心孤诣创造的“反调大慢板”,不但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为评剧生行从配角地位上升到主角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马派艺术和魏派艺术一样,已经桃李满天下,足以说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活力,才能发展。
    相对比较珍稀的男腔流派艺术来说,评剧女腔流派从一开始就是百花争艳、异彩纷呈的景象。这除了因为评剧表演本源于以女角(很长历史阶段都为男扮女)为主之外,更多的是在评剧诞生并脱离了莲花落的窠臼之后,很快涌现了一大批女性表演艺术家。她们的出现,不但打破了评剧艺术一直为男人所垄断的局限,而且为评剧艺术更具生活、更具美感、更具自然、更具活力从而更加繁荣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如开创了白派艺术的旦角表演艺术家郭艳玲(艺名白玉霜);开创了喜派艺术的表演艺术家张素云(艺名喜彩莲);开创了鲜派艺术的表演艺术家郑淑云(艺名鲜灵霞);开创了筱派艺术的表演艺术家张宗善(艺名筱俊亭);开创了新派艺术的表演艺术家杨淑敏(艺名新凤霞);开创了花派艺术的表演艺术家葛淑兰(艺名花淑兰);开创了韩派艺术的表演艺术家王守贞(艺名韩少云)等,她们的唱腔和表演艺术都臻炉火纯青之境,各成一家,自流成派,为后学者争相师承,是评剧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为评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里应该特别提到的是白派艺术的创始人白玉霜。白玉霜1909年出生于天津宁河县青坨村,这里是九河下梢低洼易涝,经常水灾不断,土里刨食难以活命,因此艺人颇多。她的父母都是当时打莲花落的,一年里有十个月在外卖艺为生。尽管如此,还是难以养活白玉霜等兄妹6人,8岁时把她卖给了滦县莲花落艺人李景春,并开始学唱拆出戏。白玉霜扮相俊美,又聪明灵俐,各种剧目一学就会,一演就红,很快成为戏班主演。后在其继母的组织下,1926年于天津成立了华北剧社,排演了大批剧目,天津、北京、上海和东北各地走一处红一处,接戏者争先恐后,白玉霜成为当时评剧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她的白派艺术也随之日臻成熟,形成了唱腔优美、唱词连贯、表演细腻、富于变化、生动传神的特点。她在上海演出时,连续演出40天,场场爆满,嗓子累坏了才不得不由别人顶替。她在病中还不放过学习的机会,坚持追看程砚秋和尚小云等京剧大师的表演,回到家后就细心揣摩,对镜演练,如醉如痴。由于她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因此走出了一条属于她自己的新路子,当时评剧界的演员“很少有能与其比肩者。”(据《中国评剧史》)可惜正当她艺压群芳、星光四射的时候,她的家庭不断发生变故,她被继母害得不但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还失去了丈夫。人财两空的白玉霜身心俱疲,1942年深秋,年仅34岁的白玉霜香消玉殒。而精美的白派艺术却被继承下来。使白派艺术得以真传实承并发扬光大的应首推白派嫡传小白玉霜。
    小白玉霜1922年生于滦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说生于山东),5岁时被白玉霜过继为养母,取名李再雯。小白玉霜6岁开始随养母学戏,8岁登台演出丫环侍女,13岁第一次替继母担纲演出,没想到反响热烈,马上有票友捧她为“评剧皇后”。此后,小白玉霜不断担纲演出从继母那里传承过来的一些传统剧目,名头越来越大。当时盛传京津一带纨绔子弟愿以百金买她共进晚餐一次,均被小白玉霜严词拒绝。小白玉霜全面继承了白派艺术的精髓,并且突出了白派唱腔低回婉转、哀怨凄美的特点,同时又突破了白派艺术以低声区见长的渊囿,创造了“甩高腔”的唱念艺术,使白派艺术更臻完美升华。1956年,小白玉霜的代表剧目《秦香莲》被拍成电影,国际国内好评如潮。正值她艺术巅峰时期,十年“文化革”不期而至,这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评剧表演艺术家被迫害致死,时在1967年深秋,那是一个寒霜遍地的早晨,据传这天有人听到长空鹤唳,久久不去。
    与白派艺术并驾齐驱的还有以唱腔甜美圆润、表演鲜活生动见长的新派艺术。如果说白派艺术是以一咏三叹的大悲调名世的话,那么新派艺术正好与之相反,她是以明朗跳跃的欢快调征服观众。新派艺术的创始人新凤霞,1928年生于天津,7岁学唱京剧,12岁改学评剧,13岁登台表演,14岁开始挑大梁,担纲主演了《花为媒》、《点秋香》等剧目。由于她兼具京、评两派艺术的深厚造诣,同时又汲取了梆子、坠子、时调、大鼓、琴书、皮影等多种艺术营养,因此,她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一个评剧界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上她嗓音生具铜质,穿透力极强,且具清脆甜美悦耳动听的特点,深受百姓喜爱。特别是她创新的“疙瘩腔”、“蜻蜓调”、“降香调”和“大慢板”等,堪称评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55年,她担纲主演的《花为媒》被拍成电影,她那优美动听的唱腔和行云流水般的表演,倾倒了国内外亿万观众。新派艺术桃李满天下,如今享誉评坛的就有数十名,如古文月、戴月琴、刘秀荣、李红霞等,都是新派传人。
    与上述开宗立派的艺术家有所不同,他们是男演男角,女演女角,而有的艺术家是专门女扮男妆以小生角色见长,她就是开创女扮小生多种唱腔艺术的洪派创始人洪影。洪影1930年出生在滦县老城北三里的雷家坟村,在离此四里的水陆码头偏凉汀长大。她自幼是个戏迷,常在邻近的戏院看“蹭戏”,耳濡目染,8岁时就登台献艺,居然引起轰动。12岁开始在北京开明戏院担纲《失空斩》和《打渔杀家》等剧目,红极一时。评剧历来以花旦演唱为主,生角唱腔单调乏味,作为女扮男妆的生角演员洪影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她常到京津唐一带观摩京剧、川剧、梆子、坠子、皮影等其它姊妹艺术演出,日积月累,长期揣摩,反复实践,逐渐创立了自成一体的多种生角唱腔,既有滦州一带的乡音特色,又有其它姊妹艺术的影子,既保留了传统的艺术韵味,又体现出开拓创新的风格,以意唱情,以情传声,收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为评剧男腔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评剧艺术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星光四溢的艺术流派才显得这么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但是,评剧艺术是辽阔的大海,再恢宏的流派在它面前都不过是一脉清流,大海会因为它而壮阔,却不会因没有它而干涸!
    历史,是一位匆匆的行者,转瞬之间,评剧已被他带到百年。百年评剧,留给我们很多思考,但更多的是我们对它的期待。如今,多媒体已经进入百姓的生活,而百岁高龄了的评剧,还能找到那条焕发青春的底线么?!
原载2006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黄蜂集》


[ 本帖最后由 评韵飘香 于 2012-4-13 20:4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2
沙发
发表于 2016-8-30 07:09:07 | 只看该作者
难得评剧教材,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