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7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陈桂秋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06:45: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陈桂秋


   
    原名周喜珍,1932年3月2日生于天津。自幼家境贫寒,她讨过饭、当过童工,艰苦的环境培养了她坚韧好学的性格。12岁开始她拜赵良玉为师,开始了艺术生涯。开蒙学过京剧,生旦都有涉猎。14岁又拜小白玉霜的师傅———男坤碧月珠为师,由于她学习勤奋刻苦,很快她就登台演出,受到欢迎。16岁时,陈桂秋已是戏班子里挑班唱戏的主要演员,经常演出于天津的“华北”、“天宝”、“贵和”等戏院和北京的吉祥戏院,并流动演出于德州、唐山、锦州、辽阳、沈阳、四平、长春等地。在评剧界崭露头角,声名日起。1952年加入锦州市评剧团,成为挂“头牌”的主要演员,此后她的表演创作渐入佳境。
    陈桂秋的表演可以说是宜生宜旦、宜文宜武、宜古宜今。生旦是两个不同的行当。旦角有阴柔之美,突出“美”,小生需具刚阳之气,讲究“帅”。陈桂秋在这两个行当都有很高的造诣,都有不凡的建树。14岁她便师从男坤碧月珠,专工花旦、闺门旦行当,旦角方面她扮相秀美,表演细腻,唱做俱佳,早在1953年,在东北大区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上,她主演的《游龟山》,就荣获最高奖———优秀表演奖和金质奖章。她在《珍珠衫》《桃花庵》《吕布与貂禅》《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剧目中,以高超的技艺,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为广大评剧观众津津乐道,获得普遍好评。
    在中国评剧界,陈桂秋反串小生堪为一绝。反串小生的经典代表剧目就是《人面桃花》。特别是她与韩少云联袂主演的这出戏,可谓珠联璧合。她所扮演的崔护扮相俊美、风流潇洒。唱腔、吐字、归音、行腔、运调既婉转舒展,又优美动听。她的台步、扇子、水袖别具一格,既揉合了京剧老生和小生的步法,还吸取了川剧小生优美而灵活的扇子功和手势,把崔护这个文墨小生演得温柔典雅,剧中陈桂秋挥毫泼墨双手写毛笔字的绝活更是把书法和舞台表演艺术的一次完美的结合,给广大的评剧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人面桃花》仍作为保留的剧目被她的学生继承下来。不仅如此,她还在主演《花木兰》、《孟丽君》时都曾女扮男装分别扮演男女两个角色,把旦腔、生腔和武功都表现十分精到,美不胜收。

    陈桂秋以文戏为主,她主演的旦角文生戏有百余出,她还主演过《花木兰》、《杨八姐游春》等武戏或带有武功的戏。她扮演的“花木兰”英武俊逸、刚柔并济,旦腔、生腔和武功俱富功力;塑造的“杨八姐”妩媚俏丽,“小快枪”干净利落。在《人面桃花》中她饰演的崔护,揉合京剧步法,融各家之优为一身,身形优美、表演飘逸,将文武贯通,自成一格。
    据评剧界专家学者介绍,陈桂秋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塑造人物“文要柔、武要刚”,无论生旦,上场之后要“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放松”。场上台步走法她归纳为“逢动必转,逢左必右,逢前必后”,这样才能运动自如。水袖运用上她注意头、身、足和手、肩、肘的“三截六合”。
    在6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陈桂秋上演剧目200多出。其中古装戏继承了传统表现形式,吸收了各派艺术,先后成功表演了《人面桃花》、《吕布与貂婵》、《红楼梦》、《唐伯虎点秋香》、《霸王别姬》、《西厢记》、《戏牡丹》、《白蛇传》、《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优秀经典曲目一百有余,开创了独具风格的陈派评剧艺术。她还表演了数十出现代戏,早在1959年,在辽宁省文艺汇演中,她主演的根据李季同名长诗改编的大型现代剧———《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引起轰动,剧中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坚强的边区少女的形象,再获优秀表演奖,荣获东北大区会演优秀表演奖。这种现代戏的创作和实践,在整个戏曲界也是走在前面的。以后她又演出了《母亲》、《红色种子》、《降龙卧虎》、《红珊瑚》、《甜蜜的事业》、《胭脂》等等,塑造了大批现代戏剧艺术形象,丰富了陈派评剧艺术,使陈派评剧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陈桂秋的表演艺术在辽西大地乃至省内外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影响。她主演的剧目有几十出被广播电台录音播放。《游龟山》被人民唱片厂灌制唱片发行全国;《当红军哥哥回来了》由春风文艺出版社拍摄印制成连环画册出版发行;1982与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合作演出的《人面桃花》(扮演崔护),1983年主演的《孟丽君》(扮演孟丽君)均由辽宁电视台录制成电视戏曲片,在省内外播放。为了拓宽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她还尝试在电视剧《陈墨菊》中扮演角色。1985年,由中央广播电台文艺部编写,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评剧小戏考》一书中,刊载了“陈桂秋”小传。《辽宁日报》、《辽宁广播电视报》、《辽宁戏剧》等多家报刊杂志曾多次载文,对陈桂秋的艺术风格、人物塑造、舞台生涯等进行专题介绍和报道,都给予充分肯定和较高的评价,称其为“奉天落子历史主要代表人物的第三代演员。为保护陈派评剧表演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09年4月,陈派评剧表演艺术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源自《锦州日报》摘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