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8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运河孕育的西路评剧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5:4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运河孕育的西路评剧


  
  评剧,如今已成为除京剧以外的全国第二大剧种。提起评剧的历史源头,人们自然会想到唐山。这也是没错的。因为唐山是“东路评剧”的发祥地,而现在流行的评剧基本上也是在东路评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评剧的历史源头不仅是唐山,曾诞生在北运河畔京津地区的“西路评剧”,同样是评剧历史长河的另一个源头。

  西路评剧大约形成于清光绪初年。当时,正是京剧和河北梆子在京津地区红红火火的时期。闯江湖的京剧、河北梆子和唱莲花落的艺人,在京津地区演出十分活跃。受其影响,渐渐北运河畔的一些农村,农民为了自娱自乐,也组织起了唱“莲花落”的班社。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莲花落艺人将演唱的剧目,进行了“拆出”,也就是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使莲花落完成了从曲艺形式到戏曲形式的变革,成了“蹦蹦戏”。为区别于唐山的蹦蹦戏,人们称其为北京蹦蹦戏、京东落子、西路评剧。初期,西路评剧的演员和班社主要活动在京津地区的通州、武清、蓟县、香河、宝坻一带农村。后来,在农闲时节,他们也到集市、庙会上卖艺。西路评剧带有浓郁的京东特色,念白取京东语音,唱腔多受河北梆子的影响,高亢激昂,曲调富于旋律性,与唐山一带的东路评剧有着鲜明的区别。北运河畔的乡村里,涌现出了一批西路评剧早期的著名艺人,他们是:来凤仪(宝坻县人,艺名金叶子)、曹普(蓟县人,艺名人人乐)、王殿佐(香河县人)、赵满堂(通州人)、挑帘红(三河县人)等。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金叶子、王殿佐等人,进入北京,拜著名北京莲花落艺人赵新桓为师。赵新桓(因其演出时在头上戴一抓髻,人称“抓髻赵”)是领取清朝钱粮的汉军旗人,唱莲花落是“玩票”,不为挣钱,就是喜欢,在京城演艺圈里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与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一同进宫为慈禧太后同台演出过。有了赵新桓的支持,从北运河畔走进京城的农民艺人,开始在东安市场的小吉祥戏园演出。他们演出的《小姑贤》、《杨二舍化缘》、《顶锅》、《打狗劝夫》等剧目,带有浓郁的北运河乡土气息,内容通俗易懂,演唱生动活泼,很受市民大众的欢迎。西路评剧在京城站住了脚,相继又有多个班社从北运河畔的农村,进入北京,在天桥、后海和月坛等地专门开辟的“落子馆”演出,十分火爆。连有些河北梆子的演员,都加入了他们的班社,改行唱了蹦蹦戏。

  清宣统三年(1911年),挑帘红、郭启荣、赵满堂一行十多人,应邀一路南下,到江浙和上海演出,把这种北方的乡土艺术传播到了南方。回京时,又转道在山东济南府演出了一阵子,名利双收,很是风光。在郭沫若、老舍和刘绍棠等作家的文章中,都曾提到过看蹦蹦戏的情景。直至上世纪30年代,西路评剧火爆了几十年。

  西路评剧的艺人,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农民,思想上保守,艺术上缺少变革精神,没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剧目,渐渐由盛而衰。上世纪30年代,“东路评剧”的诸多班社,芙蓉花、白玉霜、喜彩莲等名家,相继进入北京,西路评剧抵挡不住这股潮流,渐渐在北京城里销声匿迹。有的西路评剧演员加入了东路评剧的班社。唐山蹦蹦戏则在不断变革中,成为评剧的主流。解放后,中国评剧院曾请回西路评剧的部分老艺人,挖掘整理了《花亭会》、《卖水》、《顶锅》等传统剧目,但已很少演出。“西路评剧”的唱腔,只偶尔在个别剧目的唱段中出现。(来自天津日报  张宝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