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40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挖掘传统,推陈出新(3)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13:2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挖掘传统,推陈出新(3)张玮 冯霞 孙民

挖掘传统,推陈出新是繁荣评剧
          的一个重要方面
   

    评剧《花为媒》是评剧先辈作家成兆才先生根据《聊斋志异》中《寄生》一篇改编的一出喜剧。作者对其中人物作了一些改动,根据主题需要和舞台演出的特点,丰富了原有的情节,塑造了三个有特色的主要人物形象,一是执意自己相亲,不听媒的之言的王俊卿;一是敢于追求自己所爱的表弟,敢于顶撞父亲的李月娥;再一个就是卷人这场婚姻纠葛中来,却又大胆与人竞争,主动借花为媒,自己给自己找对象的张五可。剧本就用她以花为媒的行动命名。这出戏在民国时代就曾有过歌颂孙中山以及三民主义的“我国父挺胸膛站在城楼,高喊声同胞们起来跟我一同走,为中华抛头颅美名传留” 和配合妇女的“放足”运动的“现如今讲文明大脚为高”的唱词,表现了该剧的时代性和进步性。这出戏表现的是封建家庭中的人物,却带着鲜明的追求婚姻自主的进步色彩,很符合当时青年人的愿望,这正是这出戏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局限,原作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是主要人物格调不高,爱情随意转移,过于轻浮。其次在唱词说白中夹杂了不少粗鲁、庸俗的语言。特别是全剧结尾,当李月娥、张五可两乘花轿,争相抬人王家之后,剧情急转直下,二女相见,竟彼此羡慕对方的美貌,愿意不分妻妾,以姐妹相称一起嫁给王俊卿的一夫两妻的结尾,更是《花为媒》原本在思想上最明显的糟粕。这种青芜并存的情况也是我国文学遗产中多见的现象。因此加工整理工作应首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决剧中一夫两妻的结尾问题。这看来只是一个结尾的变动,实际上却牵扯到全剧的情节发展,风格特色和人物关系的重新处理。改编者陈怀平、吕子英曾经考虑让王俊卿与张五可结为夫妇,李月娥被逼另嫁他人,这样既避免了一夫两妻的结尾,又从反面深化了主题,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对婚姻自主的压制。但这样一改,马上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风格不统一,喜剧不喜、悲剧不悲,二是王俊卿人物格调问题仍未解决,三是洞房一场,张五可没有了李月娥这个对手,根本无法唱了。作者陈怀平、吕子英,导演吴坚和老演员新凤霞、李忆兰、张德福、赵丽蓉、赵连喜、花砚茹等同志共同研究后,大家找到了一个较好的修改方案。首先使王俊卿这个人物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得更加朴实可爱,与李月娥青梅竹马,一往情深。其次把阮妈写得更加活泼和热心肠。同时增加了一个王俊卿的表弟贾俊英。因为王俊卿始终钟情于表姐,非李月娥不娶,才引出阮妈设计借人代替相亲的“观花”的喜剧,也才逼出“洞房”一场,又由阮妈急中生智,干脆弄假成真,使两对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结局,这样不但彻底解决了一夫两委的难题,提高了王俊卿的格调,而且使主题思想、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完好地保持了原有的戏剧结构,喜剧的气氛,同时格调也更加健康了。在导演处理上,原剧中精彩的唱段和表演大多保留下来,如“报花名”一场张五可和阮妈的表演,观众看后感到非常亲切。音乐处理上也增加了一些唱段,如张润时老先生为李月娥设计的一段字头压字尾的唱腔,丰富了人物的音乐形象,为全剧增色不少,使之更有艺术感染力。
      《花为媒》的重新加工整理,较好地解决了评剧传统剧目中存在的糟粕与精华并存的现象,使评剧传统剧目在社会主义舞台上重放异彩。
    评剧《花为媒》经过艺术工作者重新加工整理后于  1960年上演,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吴祖光同志在改编电影时,又一次对剧本进行了加工润色和精彩的创造,提高了剧本的文学性。电影首先在香港上演,在香港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打倒 “四人帮” 以后;电影在全国范围内上映,赢得了全国电影观众的好评。
    以上三出评剧传统剧目,经过院艺术工作者的加工整理,思想和艺术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成为剧院最优秀的保留剧目,多年来历演不衰,深为广大评剧观众所喜爱,并为评剧在全国赢得了更广大的观众,扩大了评剧艺术在全国的影响。
    中国评剧院除了对评剧传统剧目重新加工整理外,还对西路评剧进行了挖掘整理。
    1958年,中国评剧院党委决定:“挖掘西路评剧(原名北京蹦蹦戏。北京莲花落),丰富评剧唱腔,发展评剧唱腔。” 为此,评剧院从民间请来了西路评剧的老艺人张秀峰  (艺名小蜜蜂)、格秀海(艺名四月鲜)、郭启荣及王殿佐。王殿良。王殿伤三兄弟来院教授西路评剧。剧院演员爱丽君。郝银荣、王小楼及乐队演奏员格福昆学习了西路评剧唱腔,经过一段学习以后,于1959年由郝银荣同志向剧院领导和评剧艺术家做了汇报,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当时选择了《花亭会》作为西路评剧的第一个恢复剧目。
      《花亭会》内容是:秀才高文举科考得中,文丞相仗势逼其人赘,文举时时不忘前妻张美英。二人夜会花亭,计议逃离之法。由当时的青年演员刘淑萍扮演剧中青衣张美英,青年演员张淑桂扮演剧中小生高文举,音乐工作者贺飞、杨培同志对唱腔进行了加工润色,加强了西路评剧的旋律性、音乐性,文学工作者何孝充等同志对剧本重新加工整理,导演张伟同志对全剧设计了动作,使其成为一出完整的西路评剧。
      《花亭会》1960年在当时的中国戏曲学院梅兰芳院长主持的梅兰芳表演艺术研究班的晚会上作了首场演出,一些戏曲艺术家,如袁雪芬、常香玉。陈伯华、红线女等观看了演出,井给予好评。
    继成功地完成了《花亭会》恢复整理之后,又相继排演了《三女除霸》、《卖水》、《顶锅》、《吹鼓手告状》等以西路评剧音乐为主调的一批剧目。在其他剧目中也以西路评剧为主设计了不少股炙人口的唱段,如《向阳商店》中刘春秀(张淑桂饰)的“夸手” 唱段等等。
    西路评剧的挖掘工作对于评剧音乐的丰富和发展起了有益的作用。
    中国评剧院对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改编,是一个继承、吸收、除旧、创新使评剧得到发展的过程,是剧院的“推陈出新” 文艺方针的具体表现,是剧院新老文艺工作者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对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移植,评剧的声腔艺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评剧的行当也逐步齐全,从而使能够表现的题材更加宽广。很多中、青年演员在传统剧目的演出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演员。挖掘传统剧目,使评剧众多的传统剧目得到了新生,繁荣了评剧艺术,为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了积极的贡献。
      (本文中谈到的三出传统剧目的加工整理参考了席宝昆同志的《整理评剧(秦香莲>的点滴体会》,高深同志的《整理改编<杨三姐告状)工作中所学到的》,陈怀平同志的《谈(花为媒)的整理改编工作》三篇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