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5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唱词的误区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05:5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京剧唱词的误区
孙焕英
2002年3月15日

京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但京剧的唱词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下面试举几例。
  一、为合韵律,滥竽充数。京剧是一种板腔体结构的剧种。为适应这种需要,京剧填词性质的唱词,自然有其自身的游戏规则。如工整;如押韵,等。对于这些规则,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它是一种束缚;而另一方面,它又创造一种韵律美。然而,一些唱词,为了押韵,为了凑字数,常常是生拼硬套,有乱造词语的现象。比如,剧中一个人物对另一个人物叙述(唱)一个事件,为了说清楚原委,要从“根”上说起。如果需要押a韵,那就造“细听根芽”之类;如果需要押ao韵,那就造“说根苗”、“话根梢”之类。殊不知,这些“芽”、“苗”、“梢”之类,早已不再是“根”,不再是原委开始,甚至已经成了结果、结局、结束。这些乱点鸳鸯谱的“婚姻”,到一起只会打架。
  二、携意求惊,弄巧成拙。“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老杜提出的诗歌创作的追求境界。但有一个原则:语要符合说的法则、话的规章,惊要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如果语成了不知所云、惊成了使人发懵,那就误入了歧途。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一些传统戏的唱词总标题(也作剧名)的创作上。本来是陶三春三次打人家,却成了《三打陶三春》,成了陶三春挨打。“打”本是个及物动词,其后的名词必然是被打的对象,而《打棍出箱》的语意却成了不是棍子打人,是人打棍子。
  三、不事推敲,常识见绌。贾岛“僧敲月下门”的典故,道出了写诗的哲理。但在京剧唱词中未进行推敲以致出现常识性错误的现象,屡见不鲜。
  “除夕夜全山寨灯火一片”,是《智取威虎山》中的唱词。“除夕夜”、“除夕之夜”之类的,还常现于电视主持人之口。其实,这也是一个矛盾体。“除”,是一个古怪的多义词,它既有初始的意思,又有终结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除”,是表示初始,即大年初一、一年之始;“除夕夜”中的“除”,则表示终结,即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夕”,指傍晚时刻,故有夕阳之说。“夜”,指夜晚,太阳落山之后的时刻。“除夕夜”,怎么可能同时又是夕又是夜呢?“除夕”和“除夜”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指一年最后一天的傍晚,后者则指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有一首名曲《除夜小唱》,又名《良宵》,这说明“除夜”是宵,“除夕”还未入“夜”,怎么会“全山寨灯火一片”呢?如果把“夕”作“夜”解,“除夕夜”岂非成了“除夜夜”了?
  四、标语口号,贻害不浅。唱词标语口号化主要表现在“样板戏”上。什么“壮志撼山岳”,什么“牢底来坐穿”,什么“胸有朝阳”等等之类,可以说,一部“样板戏”,简直就是一部表忠心的口号词典,一部抒豪情的标语大全。剥去唱腔音乐的外衣,难觅唱词艺术的内核。
  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京剧源于皮黄,本是地方剧种、民间艺术。后来徽班晋京,步入宫廷。京剧要适应宫廷,首当其冲是改造唱词,包括唱词的形式。清亡之后,一些尚未驾驭白话文的文人,参与了名旦名生们的京剧创作。此时,京剧又回到了市民中间。京剧这种曲折复杂的经历,导致了其唱词最终处于这样一种境地:它在文雅方面不似昆、韵(京韵大鼓),从未出现过像《剑阁闻铃》那样的大雅之作;而它在通俗方面,又不象某些剧种那样成为一方地域的全民戏。它的受众、票友,总归是限定在一定层次的人群中,普及的程度远不如地方戏在其地方的普及程度。而所以造成这一状况,原因之一也在于唱词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受众对于京剧唱词似懂非懂,是京剧普及的最大障碍。


此文章出处:乐趣园“中国评剧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