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7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剧演员红金霞夫妇二人的艺术生涯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 06:21: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剧演员红金霞

著名舞美设计师胡威琏、著名评剧演员红金霞夫妇的艺术生涯



在石家庄市评剧一团,有一对令人们十分敬慕的夫妇,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为繁荣和发展我市的评剧事业,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嬴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许!他们就是著名的舞美设计师胡威琏和著名评剧演员红金霞夫妇。


欲知他们夫妇二人的艺术生涯,下面请看:


菊坛绘春色    艺苑催新枝
——胡威琏、红金霞夫妇的艺术生涯
作者:王景恒



1954年,一位青年美术工作者经人介绍.来到了当时的石家庄市评剧团(现为市评剧院一团)担任舞台美术设计。从那时起,这位青年手持画笔,勤奋耕耘,任舞美设计的剧目多达90余出。那一张张小样,一幅幅彩图,为不同时代的大千世界“呼风唤雨”,使古今中外的芸芸众生“适者生存”。他就是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舞美学会常务理事、高级美术设计师胡威琏。


著名评剧演员红金霞

1938年,一位镶白旗后裔、戏曲世家的6岁女孩,在其姊红云霞的带领下,开始了演艺生涯;12年后,便以主演的身份,在石家庄义和评剧社开始走红。50年代中期,由她主演的《红楼梦》(饰贾宝玉)。曾在太原和平剧场创下连续48场满员的记录。其艺术生涯鼎盛时期所塑造的诸多舞台形象,至今仍令许多当年的观众津津乐道。她,就是著名评剧演员红金霞。


穿越时间的隧道,历经人生的旅途,悄然间,胡威琏、红金霞已步入老年人的行列。1997年2月6日,是69岁的他和65岁的她结婚42周年纪念日。


                         (一)


胡威琏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其祖父胡杏村、祖姑父于泽九,均为当时的津门书画名家;叔父胡奇,曾为南开大学美术教授,艺术成就和影响,更与著名画家丰子恺齐名。漫画界的“南有子恺,北有胡奇”之说,早在40年代就已盛行。受门庭熏陶,胡威琏自幼喜爱绘画艺术,经常登着小凳,扶案观看前辈们作画,其神情,往往比置身于创作佳境中的长者还要投入。入学后,学业甚佳,尤以图画突出,16岁起,便作为插班生,进入天津市立美术馆开始系统学习,后又到北平艺专深造。在北平求学期间,便成了徐燕荪先生的入室弟子,并数次跨入徐悲鸿先生的课堂,聆听讲学,兼得二位艺术大师的教诲,为其后来的美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名舞美设计师胡威琏、著名评剧演员红金霞夫妇


在我国,尽管六十年代才将舞美设计正式列为专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但在二三十年代,或许更早,戏曲艺人们就已注意到了舞台美术的重要性。是时,繁华处的戏曲海报上,“五彩灯光,机关布景”之类的说明,常常处于显著位置。想来,这即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包装了。


当胡威琏亲手操办剧目“包装”时,所掌握的色彩学、透视学等广博知识和素描、写实等深厚功力,被一一派上了大用场,舞台上的天幕、布景,大小道具的造型,较之以往不尽完善的表现方法,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红楼梦》中的闺房、书斋,到《张羽煮海》中的经鼓钟楼;从《玲儿血泪》中透着民俗气息的组合纹样,到《春香传》中散发异国风情的小桥、园林,每一个舞台画面,无不协调、细腻,景物逼真,合情入理,而其考究的造型,适当的比例和鲜明的色彩,较之以往出自匠人之手的同类作品.更具专业味道和大家风范,使剧目的观赏价值不断“加码儿”、“看涨”。与此同时,胡威琏还认真借鉴传统,勤于探索,大胆开拓新路。如:《牛郎织女》一剧,他在王母划天河时设计了两块可即时拉开的云片,天幕上的水景随之出现。取代了以往由演员抛出一条长绸的简单做法;《八仙过海》一剧,他采用横贯舞台,可随时抖动的绸布风袋,以示波涛汹涌的海浪;在《凤落梧桐》中,胡威琏又创造性地运用了“跑幕”:一幅相当于舞台跨度三分之一的丝绒幕布,在每场结束时或往或返地“跑”上一次,撤下、换上布景、道具、幻灯片,均在这一“跑”中完成,既替代了落幕、开幕的“程式”,加快了剧情的进展、节奏,又给观众以新奇之感;而缀在“跑幕”正面的梧桐引凤图,更不时为《凤落梧桐》画出点睛之笔。该剧1984年在北京演出时,许多行家里手都对“跑幕”大加赞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

    近年来,在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每当排一出新戏,或是准备一项重要演出活动,早已不在剧团拿一分钱工资的红金霞,总是显得十分忙碌。排练场上,常能见到她的身影,尽管嘴里只是说“看看”,但为演员、特别是一些年轻演员挑挑毛病,指出不足,甚至为他们说戏,协助导演出谋划策,红金霞却常常显出“英雄本色”,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这不仅因为红金霞素来古道热肠,更因为她善于发现问题,且能指点迷津;而每每受到剧团领导或有关演员的邀请,则是由于红金霞非同凡响的技艺,丰富的经验,再有的,便是她昔日里“红得发紫”的舞台生涯和桃李满枝的教学经历。


    新中国成立以后,始建于1947年的石家庄义和评剧社,吸引了当时活跃在天津、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一大批优秀评剧艺人。正值豆蔻年华的红金霞,以其优越的天赋条件和演艺水平,在这个今天称为市评剧院一团的戏曲班社里,犹如蛟龙入海。在奉调戏校任教前的10年里,不但主演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和许多整理、移植、改编剧目,而且还兼有不同的行当。如:《珍珠衫》中的王三巧为花旦,《棠棣之花》中的聂英、《杨娥传》中的杨娥属武旦:《钗头凤》中的陆游、《春香传》中的李梦龙归小生,《雷雨》中的周蘩猗应为青衣,而《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杨母则为老旦。无论是什么角色,归属于哪一行当,红金霞都能得心应手地把握人物性格,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使其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极富艺术魅力。当年,为了看她主演的《红楼梦》(饰贾宝玉),许多观众曾扛着行李排队买票;由她饰演牛郎的《天河配》,一经推出,备受关注,许多慕名而来、急欲一饱眼福的观众,问路时干脆就找人打听“天河配”剧团在哪里演出。


    应该说,像红金霞这样的演员并不多见。她天资聪慧。扮相秀丽,唱、念、做、舞兼备俱佳,且长于刻画人物,每塑造一个新的角色都能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对其印象最深者,无疑当属在红金霞所熟悉的人当中、唯一能在她心里不时搅起阵阵波澜的那个“画布景的”胡威琏。


    六十年代初,红金霞奉调至当时的石家庄地区戏校。在任教的4年里,经她培养、辅导的学生达百余人之多,其中鲁素珍、郑天然、剧俊菊等佼佼者,都曾在所属的剧团中担纲领衔多年。如今,许多人仍对当年言传身教的金霞老师感激不尽,念念不忘。



40多年前,在胡威琏、红金霞喜结良缘之际,前来的剧团领导和同事们,纷纷祝贺这对“郎才女貌”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谁也不曾料到,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他们会遇到局外人难以置信的挫折:一顶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使胡威琏从事艺术创作的大好时光付诸东流;而更早些即被打成“右派”的爱妻红金霞,则被迫离开舞台,为了生计奔波于建筑工地、街道企业和副食商店。数年后,已过不惑之年的红金霞终于在某工厂当上了一名正式的徒工,但就在她即将领到那第一个月的20元工资时,竟被轰鸣着的卷扬机“卷”走了左臂!其实,红金霞甚至还不知该怎样称谓这给她带来巨大痛苦和终身遗憾的生产工具,便永远失去了重返舞台的希望。但是,置身于“另册”的胡威琏、红金霞这对患难夫妻,并没失去对艺术事业终生无悔的追求和信念。

(三)

1991年,在全国评剧青年演员评比演出的准备阶段,红金霞接受了评剧院一团领导的邀请,重点辅导青年演员苏丽伟。每天,红金霞早早地来到排练场,从唱腔、念白,到眼神、手势,一招一式地为苏丽伟精心雕琢;对另外几位参赛演员,红金霞也是有求必应,诲人不倦。从溽暑盛夏,到寒天隆冬,在整整半年的时间里,红金霞没有休息过一天,即便是患病,也咬咬牙挺过去。当她相伴着几位青年演员从北京载誉归来后,自己却在家足足躺了半个多月。


现代评剧《神河口》,是评剧院一团1995年排演的重点剧目。由优秀青年演员袁淑梅任剧中女主人公。为了帮助袁淑梅排好这出戏,红金霞每天和她一道上班、下班,全神贯注地看着袁淑梅在排练中的举止言行,然后一一指出哪段表演尚不到位,哪句唱腔还“欠火候”,有时还亲自示范一番,为袁淑梅以该剧连获第四届河北省戏剧节和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两个优秀表演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此外,在陆梅、王素萍、杨海娟等许多青年演员的成长过程中,红金霞也都为之废寝忘食,悉心指教。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不甘心把“这点东西”带走,愿意在有生之年为青年一代的成长、文艺事业的发展多尽一些力。红金霞的这番话.即是她上述行为、甚至在更早些的八十年代初先后两次南下、在武汉戏校执教达9个月的有力注脚。



就在红金霞日复一日地忙于“发挥余热”的时候,胡威琏也因有“余勇可贾”而不甘寂寞,更何况,请其出山者大有人在,络绎不绝。


当年,尚处在学生时代的胡威琏,闲暇时就喜游寺庙,信手勾画出的殿堂写生.颇得“三界”、“五行”众人赏识。或许是前缘未了,晚年的胡威琏频繁往返于各地,在修复和新建寺院、庙宇及古建筑中大显身手,其中,承德的西游记宫,元氏的蟠龙寺、晋州的魏微祠等处,均有其得意之作:或泼墨、重彩.雕梁画栋,使之气势恢宏;或精绘细描,“再塑金身”,令其栩栩如生;三佛祖、三大士、罗汉、金刚等诸佛诸神,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考究的造型,适当的比例,生动的神态和鲜明的色彩,较之常见的出自匠人之手的同类“作品”,更具大家风范,为其所驻足劳神之处的旅游事业,增添了颇为难得的景观。


作为一个艺术家,胡威琏十分懂得,从事创作须投入心灵的体验和理性的感受。正是由于较深层次中的这种体验和感受,经“顿悟”的胡威琏现已成为正定临济寺的一名居士。然而,身在佛门的他仍对舞台美术创作一往情深,笔耕不辍。仅从1990年至今,由胡威琏担任舞美设计的剧目,就有《他为她亮出手铐》、《佘赛花》、《神河口》等,由评剧院一团上演,并应邀为市青年评剧团赴香港、省京剧团进北京、市丝弦剧团参加省戏剧节、市歌舞团
角逐全国大赛的《花为媒》、《杨三姐告状》、《八仙过海》、《李尔王》、《吉祥如意》等剧(节)目精心包装,他为市文化局主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长治久安》等大型文艺晚会的构图、装饰和制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菊坛绘春色,艺苑催新枝。通过对胡威琏、红金霞夫妇的几次采访,深深感到:艺术事业是他们一生的追求,为之奉献是他们最大的幸福,而看到始于笔下的美术设计成为舞台上的“空镜”,受益于己的新人粉墨登场,则是他们晚年由衷的愿望和欣慰……


资料及图片来源:


《艺苑漫忆》·编审:张辰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石家庄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7年7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资料整理:潘正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