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44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剧的渊源及早期艺人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836

帖子

430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6:0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剧与成兆才:评剧的渊源及早期艺人
一、评剧的渊源及早期艺人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过程,作为艺术剧种的评剧也不例外。目前,评剧已经是全国主要剧种之一,应对其探讨其渊源,调查其史料,了解其发展,研究其规律,予以总结,加以提高。
(一)一方水土
滦南,既是评剧的发祥地,又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的故乡。
“一方水土一方戏”,到底是什么原因在这里形成了评剧这一剧种、造就了成兆才这一人物呢?
这不是偶然的,应该从地理环境、人文条件、历史精神诸因素找其原因。    。
从地理环境上说,滦南地处冀东,北依燕山,南邻渤海,为冲积平原。常言说得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近山傍海,便具备了山的厚朴和海的智慧,极富创造精神和想像力。
从人文条件上说,滦南在宋元时期属辽西,与少数民族交汇,明代又有大量移民从南方迁徙此地,融合了南、北方的人文素质。滦南县的治所在地倴城,因元代将领那颜倴盏在此屯粮而得名。这些,都为剧种的崛起奠定了文化基础。
从历史精神上说,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滦为燕地,对于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自有志士仁人奋力抗争和宣泄呐喊。反映到社会生活中,艺术形式则是最具表达情感、最能获得更多的人共鸣的切入点。
仅就戏曲而言,在冀东区域内,早在宋、元时期,杂剧已经相当活跃了。始建于北宋真宗年间的蚕沙口古戏楼(原址在滦南县柳赞镇境内,“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两侧有联云:
兴朝留物唯勤暂借休声怡耳目
盛世四民同乐还将古迹畅心思
素有“京东才子”之称的清代学者张灿曾有一首《蚕沙口诗》,其中写道:
鼓吹杂铙歌,优孟衣冠姣。
弄巧援麒麟,熔装兼素缟。
戏狮无吼哮,宣威露牙爪。
杂剧斗纷华,百技竞拙巧。
众聚似云屯,群观如堵绕。
停车齿密排,联绮雁行袅。
尽是欢喜缘,嬉浙除烦恼。
由此足以说明,在这渤海之滨,曾经吸引了众多的绅贾乡民云集于此,开展贸易活动,观赏戏剧演出。从诗中,我们也可想像这个场所的繁华热闹。
到了近代,列强的侵入,加剧了社会的变革,进一步催化了民间艺术的滋生和发展。
清光绪初年,冀东地区煤矿工业和城市商业有了新的发展,加之“滦属海滨,其利鱼盐,咸丰年后,大庄河民船出海,向关东运粮,滦人在家者十之二三,出外经商者十之七八”(滦县新志),随着陆路、海运的发达,冀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亦有了明显的变化。
据《滦县志》载:“滦县近逼故都,为冀东要塞,自元、明、清定鼎燕京,而幽蓟之地遂一变其鄙野旧习,而且,趋于文明。虽近日争以侈相尚,远非昔日之朴素可比。——古称滦为夷桑梓之乡,民易兴起,则其形有圭棱、砺廉耻,而尚节义也。近年来则交通方便,世尚翻新,田夫市侩,乡曲佻达,一切弃旧趋新,大都染都市狡黠诡诈之习,而古风少替矣。”
无疑,这种观念带有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社会发展趋势和广大群众的需求。
是时,冀东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秦腔、秧歌、皮影、大鼓、什不闲、二人转等,其中“莲花落”尤为引人注目。
据宋代《五灯会元》记载:“俞道婆尝随众参琅玡,一日闻乞唱莲花乐,大悟。”乐与落音近,民间通用。“莲花落”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老一代人仍称评剧为“莲花落”,可见历史渊源。
在华北地区,“莲花落”分为东路、西路。
西路“莲花落”流行于天津以西的通州、三河、宝坻、蓟县一带,亦称之为“单板书”或“竹板书”。其演出形式为一人自打自唱,一般是沿街乞讨者的营生。
东路“莲花落”流行于天津以东,包括唐山周围,辽宁西部及承德南部,分为“单口莲花落”和“对口莲花落”两种。
单口莲花落,只有一名演员,拿着竹板自打自唱。有时也有伴奏的,临时搭伙,有分有合。
对口莲花落,亦称“彩扮莲花落”、“小落子”,它是评剧形式的母体与基础。它的艺术形式是:由小旦、小丑对唱,辅以舞蹈表演。小旦上妆涂脸蛋儿,打口红,并用一块蓝布或花布包头,额前佩带珠口,身穿裙袄,腰系四喜带子。手持折扇与彩巾。小丑手持竹板、节子或金钱棍、霸王鞭。表演时,锣鼓、大弦伴奏,同时有二至四人伴唱。
据《滦县志》载:“莲花落,又名蓬花乐,俗谓之蹦蹦戏,昔时丐者沿街乞讨之歌曲也,嗣后日益发展,居然登台,唯奏曲作态,鄙俗不堪,诚足以伤风败化,然市井游闲之辈,热烈欢迎,嘻,可以观世风之升降矣,且有经营副业者,假售票以广播押花会之号单,愚而贪者,趋之若鹜,花会之害,详见本志风俗章,是亟宜取缔者也。”
封建阶级的遗老遗少,对“莲花落”更是看不上眼,大加封杀。直隶总督杨子祥发布禁令,说是“有伤风化”,要“永干力禁”。文人张熹在其所著的《津门杂记》中说“妙龄女子登场度曲。虽与妓女外别树一枝,然名异实同,究属流娼”。这样,就把民间艺人同妓女画上了等号。
然而,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民间艺人的初衷一为养家糊口,二为自娱自乐,“莲花落”终于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二)文化底蕴和艺术风格
首先,我们要对滦南的语言特色和审美观做一个追溯和考察。
应该说,“莲花落”的出现和发展,是结合本地实际,融和了各种艺术风格的结果。
其一是语言基础。滦南人的语言走向,说话每个字大都发阳平、上声音调,并拉长尾音,具有音乐感,在外地人听来,说话像唱歌一样。迄今这种语言风格,成为一种模式,其特色明显,足以能够代表河北农村的典型人物。
其二是冀东民歌。它吸收了“二人转”的精华,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九腔十八调”,使唱腔更为规范,更为丰富,造就了明显的地方特色。
九腔为:胡胡腔、梆子腔、咳咳腔、二窝子腔、喝喝腔、迷子腔、佛腔、影腔、悠喝腔。
十八调为:五更、放风筝、小拜年、茉莉花、张生游寺、鸳鸯扣、茨儿山、寡妇难、光棍哭妻、下盘棋、画纱灯、沙金扇、拣棉花、妈妈好糊涂、纱窗外、跑关东、小看戏、画扇面。
其三是地秧歌。地秧歌属民间花会,农闲季节,群众自发组织,开展活动。以形体动作为主,跳跃舞蹈。其中包括手帕舞、扇子舞、烟袋舞、手舞、足舞、腰舞、肩舞、眉舞等。形式多样,行当齐全。是年终岁末的主要文艺形式。
其四是外界渗透。1895年前后,东北“二人转”演员周、梁二人到冀东演出,他们为夫妇,俗称“大碗粥”、“凉半截”,与冀东民间艺人合作,以丰富的唱腔,生动的表演,促进了“莲花落”的提高,获得了市场。
“莲花落”的兴起,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语言的通俗。根据有关资料考证,当时的演出形式为:
锣鼓击节开道,群舞打开场子,由领队者先唱道:
住下鼓,压下锣,
住下锣鼓唱秧歌,
点着谁来谁就唱,
张三(或李四)你先开头锣。
被点着唱罢。又点别人:
某某某过来替我接着。
接唱者唱:
叫我唱啊嗓子粗,
周围站的都是我师傅,
谁是谁师傅,
谁是谁的徒啊,
也不是久已闯江湖,
正月十五灯光乐呀,
省得在家掷色子油梭胡。
这种语言,普通老百姓能理解,也能明白,因此,就能够流传。同时,这种形式有对白,有对唱,有器乐伴奏,还有故事情节,自然引人入胜,占领了市场。
综上所述,评剧发祥于冀东,尤其滦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就很自然了。
(三)评剧的发轫者
一般地说,民间艺人都是贫困农民,开展活动只是为了养家糊口,除了没有精力,也缺乏智慧把一种艺术作为事业来办。因此,对于“莲花落”这一艺术形式鲜有总结和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使命只能落在知识分子头上。
评剧的发轫者当属任连会。
任连会,滦南县(原属滦县)胡家坡村人。生于1851年(清咸丰元年),卒于1926年(民国15年),终年75岁。
胡家坡村地处滦南县城北约15华里,东距滦河河道约30华里,西邻唐山约90华里,地势较高,而四周村庄则常闹水患。
任连会家道小康,他自幼读私塾,且聪颖过人,虽对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却不以为然。而对诗词歌赋尤为喜欢,对于民间的评话、鼓词、唱本,更为钟情。长大后,他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教授学业,后来又钻研医术,为人治病,救死扶伤,远近乡里皆称之为“任先生”。
由于环境的熏陶,任连会在十四五岁时就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秧歌脚”。他不但歌喉婉转,音韵自然,同时,还能编词谱曲,精通戏文戏理。他又广交戏曲艺人,与本村胡秀才、张秀才经常在一起探讨艺术,切磋词曲。
天有不测风云。大约在任连会30岁左右,任家被官府讹诈,家道中落,经济日见拮据,生活变得清贫。任连会如果以教书、行医为业,也能维持生计。但是,他愤世嫉俗,遂抛妻携子奔走江湖,卖艺乞讨。
据当代人回忆:“当初任先生带着孩子搭班卖唱,走集串镇,追赶庙会,唱莲花落要饽饽吃。一出去就是几个月,趴小庙住大车店,受了大苦了,可任先生满不在乎。他女人跟他哭闹打架,不让他干这丢人的勾当,他仍是不回头。”
任连会从实践中体会到,京、梆一类大戏虽然声势大,阵容强,但词句高雅,大多数老百姓听不明白。而莲花落说唱的是白话,方言土语,内容又是家长里短的生活故事,更能贴近观众。据有关资料证实,他曾编写了《补汗衫》、《马寡妇开店》、《狗奶孩子》、《王大妈看病》、《马前泼水》、《巧鸳鸯》等对口莲花落本子,起了垦荒者的作用。
因此,他对莲花落的前景充满希望,决心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开辟一条戏剧发展的新路。为此,他组织了“滦州永合班”,不但在当地活动,还曾出关到东北演出。
1918年。在“警世戏社”出关之际,他看到莲花落兴旺发达起来,自己的儿子任善庆、任善丰、任善年、任善成也成了其中的佼佼者,夙愿实现,欣喜不已,便结束了戏剧生涯,到故里安度晚年,时年67岁。
任连会不但自己对戏曲事业鞠躬尽瘁,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而且把后代子女全部献给了评剧事业,造就了“评剧世家”。
(四)第一位鼓师
任连会的长子叫任善庆。
任善庆,字福堂,艺名金不换。生于1889年,卒于1961年,从艺40多年。为丰富和发展评剧板腔体的音乐结构形式,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2岁起,任善庆就跟父亲任连会活动,先为“三花脸”演员,后为司鼓。
首先,他把京剧、河北梆子的打击乐加以借鉴,运用到评剧中。又把民间音乐融合在里边,成功地加入了板胡、笛子等民间乐器,创造出评剧反调这一板类。例如排演的《杨三姐告状》、《爱国娇》等戏人物的上下场,配合形体动作时,他大胆突破锣鼓经传统套子,依据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创造了新的鼓点形体动作。因而,使评剧这一新兴剧种的腔调、伴奏形式有了新的突破和新的飞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任善庆勇于创新,总是根据不同剧目的要求,设计新腔新调新板式,例如在《貂蝉》中有这样的唱腔:“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哪,人自迷!”第一句口语化节奏很快,下一句节奏突然变慢,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剧中人貂蝉的心理状态。 任善庆在调动场面、配合舞台情绪、烘托气氛、掌握演唱尺寸等方面严谨不苟,特别是开点清楚,鼓套子归路。他说:“开点如写字,要求正规,不能写草字。免得下手活儿辨认不清而砸锅出错。”所以他的手法一清如水,从不失误。
旧艺人有句话说:“宁舍十亩地,不教一出戏”,存有传统的保守思想。而任善庆与此相反,无论何时何地,对下一代总是热心帮助,谆谆教诲。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生前回忆说:“我跟师傅去唐山演出,见到任善庆老先生,我给他磕了个头。我师傅向他介绍说‘小凤是个好苗子,条件好’,任老先生说‘你是个好苗子,更要下苦工夫学戏,在台上做个好演员,在台下要做正直的老实人’。接着,他给我讲了眼神的运用。”
解放战争时期,丰南县委宣传部以滦南、丰南的评剧艺人为骨干,组织了文艺宣传队,任善庆年近六旬,加入革命队伍,在宣传队中担任司鼓。后来,又被滦南县扒齿港区政府请去,辅导节目,在排练《白毛女》时,因他不识简谱,全凭脑子记,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仍是复习,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诚属难能可贵。
解放后,任善庆回乡,又在本村组织了一个业余剧团,倾注心血,培养演员,其中有7名演员被选入专业艺术团体,成为艺术人才。
任善庆生有二子,长子在河北艺校任教多年,“文化大革命”中去世;次子为迁安评剧团司鼓兼音乐设计。其两个侄子也在专业剧团任司鼓
(五)明珠新出蚌
任连会的次子任善丰,字久恒,以艺名月明珠著称于世。他于1898年生。1922年病逝,年仅24岁。但他的艺术成就却受到世人公认,被誉为一代才俊。
月明珠自9岁起就随父、兄在冀东农村唱莲花落,他聪明俊秀,取艺名为       “小春童”。
后来,他投身莲花落的班社“庆春班”,“庆春班”的主演金菊花因故离去,编剧兼导演的成兆才看他素质不错,就说“主演走了,我们就拿围柱儿(任善丰的乳名)当月明珠吧!”因此,他就被推上主演的地位,遂改艺名为“月明珠”。
这年他仅13岁。
月明珠自幼学戏,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但是,他凭着自己的天资和勤奋,刻苦自学,不但掌握了莲花落的唱腔,学会了唐山秧歌的表演程式,而且对各种乐器吹打弹拉都能上手。同时,也认了很多字,看了不少书,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表演技巧。
据老一代人回忆,月明珠身体匀称,扮相俊美,嗓音圆润洪亮,音色悠扬动听。不仅如此,且臂力过人又灵巧机智。他的双手能托起400斤重的东西,能从三张叠起来的桌子上往下翻“抢背”,演出时使用真刀真枪,惊险真切,颇见功力。
《马寡妇开店》是月明珠的看家戏。他在此剧中,刻画了栩栩如生的马寡妇这个人物的动人形象。他以独特的唱腔,抒情的调子,地方的语言,细腻的表演,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效果。在天津演出结束后,其他班社纷纷向他们要剧本,去剧场偷艺,使此剧大为传播。
《杜十娘》也是月明珠主演的独具风格的剧目。在“李甲归舟”一折中,杜十娘听说把她卖给了孙富,颤颤发抖,在音乐大过门中有一个揪人肺腑的停顿,然后站立着一动不动,开始了大段演唱:“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好一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充分抒发了愤怒而悲凉的思想感情。为怒沉百宝箱做了充实的铺垫。至今,各剧团还基本按这种唱腔演唱,有力地说明了其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月明珠还能编写剧本。平时,他除了在演出时细心体会剧本的创作规律,还向成兆才学习剧本的创作方法。决心一显身手。
某年农忙放假前夕,他手拿着一本“桃花庵的故事”对成兆才说:“大爷,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可以编一出好戏,您看看吧。”
成兆才说:“这个我早看过,只是跟下没有工夫。”
月明珠说:“您若没有工夫,放假时我就编编试试,您说中么?”
成兆才一笑,说:“你把编本子看得这么容易?嘿,那可不是吹糖人儿!你要真得能编出戏来,我拜你为师”。
放假回家后,月明珠果然当作一件大事来做,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冥思苦索,精心构思,经过十几天的努力,终于写出了几十场的大型剧本。
回戏班后,他拿给成兆才看,成兆才看罢,大为欣赏,想不到他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华,遂决定排练,推上舞台,并由月明珠为主演,扮演剧中人陈妙婵。
3个多小时的《桃花庵》在唐山永盛茶园演出了,剧场半月间座无虚席,月明珠因此名声大振。
旧社会戏班之间常有“唱对台”的习俗,以此竞争,比个高低。这年,月明珠所在的“警世戏社”与最负盛名的“开花炮”唱了对台,月明珠征服了观众,把“开花炮”对垮了,在东三省站稳了脚。据说,有个观众去鞋店买鞋,鞋店的伙计问他买什么鞋,他还沉浸在戏里,随口就说买“月明珠”。还有个观众听说月明珠的落子开演了,急忙抱起孩子就往外跑,看了半天戏,才发现抱的不是孩子,而是枕头。这些传说也说明了其影响。
1919年,东北军阀张作霖在沈阳搞赈灾义演,请梅兰芳、程砚秋等京剧名家来演出。有人提议说“月明珠的落子很有名声,没有他参加实在遗憾”,张作霖听后,马上派人去请月明珠,让他与梅、程同台演出。张作霖的岳母特别喜欢听月明珠的落子,也曾让月明珠去唱堂会,并让张作霖赠给“警世戏社”匾额一块,上写“当仁不让”。
1922年农历7月18日,月明珠在沈阳“悦来客栈”病逝。
月明珠短暂的一生,主演了《马寡妇开店》、《花为媒》、《占花魁》、《杨三姐告状》等近30出戏,为评剧艺术开辟了道路,为评剧发展打下了基础,当为评剧的奠基人之一。
“评剧”的名称,是由“莲花落”、“对口莲花落”、“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演变而来的。1929年安东诚文信书局出版了一个剧本汇编,名为《评剧大观》,评剧的名字并没有真正叫起来。最早将这一名称见报的,是1935年8月18日上海出版的《时事新报》上的文章:“白玉霜这个名字在北方蹦蹦戏中是最响亮,据说有称为评剧皇后的”。“评剧”在上海就正式叫起来了。
(六)金菊花
“金菊花”是早期著名莲花落艺人之一。
金菊花,本名杜芝意,祖居滦南县(原属滦县)杜土村。生于1872年,卒于1958年,享年86岁。
他自幼年起就喜欢民间娱乐,学秧歌、唱蹦蹦,是出类拔萃的“秧歌脚”。农闲时节,三五人串联在一起,或给大户人家贺喜祝寿,或到附近乡里奔丧卖唱,大约在1900年前后,他与当地莲花落艺人“山驴子”、夏天雷等八九人出长城、奔兴城、过平泉、到承德,一路卖唱,乞讨糊口。后又辗转以朝阳,远走吉林、黑龙江的大小城镇,足迹踏遍东三省。回关后加入乐亭“崔家班”,几年后又参加“永盛合班”,成为戏班的顶梁柱。
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在其徒弟“芙蓉花”的戏班里,到过天津、北京、包头、济南、武汉等大城市。在此期间,他又收了一个女徒弟,经过精心栽培,很快就唱红了。在山东烟台演出时,一个日本特务队长见其女徒弟貌美,欲要霸占。金菊花便送走了女徒弟,免遭伤害。而他却受到了毒打,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卧床不起。伤好后,左眼生了云翳,结束了舞台生涯。1956年,他曾被滦县评剧团聘为顾问,为将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
金菊花的艺术成就,突出的是创造了评剧的“大悲调”、“小悲调”、“十三咳”、“大慢板”等腔调,字不倒,音不跑,地方味十足,属真正的“大口落子”。
金菊花红极一时,他的妻子也是唱戏“唱”来的。据村人介绍,他岳父家本是小康之家,女儿看戏迷上了金菊花,背地里托人来说媒。其父不同意,说“我不能让闺女跟一个唱戏的要饭花子去挨饿”,女儿却说“汀流河老刘家有财有势,你还高攀不上呢”。最终,还是依了女儿。
金菊花收有四徒,分别为“芙蓉花”、“红蓉花”、“金蓉花”、“小五朵”。
综本章所述,可以断言:任连会是评剧最早的发轫者,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引路人;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任氏家族及“金菊花”等老一代民间艺人为评剧的形成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文章来源: 政协唐山市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836

帖子

430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0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21:05: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评剧史中任连会的贡献应该补充和强调。冀东莲花落在表演形式和音乐上没有吸收二人转,事实是二人转是东北秧歌吸收冀东莲花落对口和小戏音乐形成的。具体分析可见我的《莲花落音乐研究》。东北二人转音乐专家那炳晨是同意我的观点和分析的。另外,评剧的称谓作为官称大约在1920年代中期已被运用。这三点提出供大家参考。(陈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