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评剧团:《嫁不出去的姑娘》一头闯进了市场 一张海报捅出“大娄子” “演戏的就得奔着观众去,既然首都的观众欢迎,为什么我们不能演、不能宣传?” “地区选拔铩羽而归,剧团没能争取到正式编制,三十多口子等着吃饭。我一寻思,守着北京这么近,首都的观众总能多点儿吧——— 大厂评剧团就这样被硬逼上了市场这条道儿!”当年大厂评剧团的团长、如今大厂评剧歌舞团的团长赵德平这样述说当年的困局。 可初次闯进市场,就差点犯了“大错误”。 那是1982年秋天的一个深夜,大厂评剧团一个叫刘宗来的后台笙管演员,端着一饭盒糨糊,走上了北京街头。 那时候,剧团已经在北京城里偷偷地演出了两个来月。当时北京的演出市场还不规范,大厂评剧团是通过私人关系进入北京的。从起初小小的工人俱乐部,直到有一定规模的天坛露天剧场,大厂评剧团已经悄悄转了六七次场。首都观众越来越热烈的掌声,让这个来自河北小县城的半业余性质的剧团胆子变得越来越大了。 这一次,刘宗来上街,就是为了“作广告”。 由天坛开始,刘宗来把手绘海报一路刷到了前门大街。 如今,经过26年无数次的讲述和演绎,当事人们都已回忆不清,刘宗来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把最后一张海报愣刷到了“前门楼子”上。 但是至少,在第二天清晨,那张贴在前门一带的海报——— “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团自编自演评剧现代戏《嫁不出去的姑娘》进京演出”——— 曾强烈地吸引了在首都街头来来往往的一些人的眼球。 票卖光了,麻烦也跟着来了。 在“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刚刚过去不久,在文化体制、演出机制和人们的观念仍然存在种种禁锢的1982年秋天,一个县级剧团,编排了一出显然是带有针砭时弊意味的现代戏,居然擅自演进了首都!当天,电话就从北京打到了廊坊和大厂。很快,县里派专人找到天坛露天剧场,把评剧团带了回去。 “那时候只觉得演戏的就得奔着观众去,既然首都的观众欢迎,为什么我们不能演、不能宣传?”赵德平并不觉得自己冒了大不韪,只是至今一提起为此付出的自己文艺生涯中第一笔“违约金”——— 退票、赔偿场地费共计二百余元——— 仍心疼不已。然而,所有人都不会想到的是,就是这一张“闯祸”的海报,从此改变了这个剧团的命运。 “三权”要来《嫁不出去的姑娘》“我跟县领导说,让我当团长,你得给我人权、财权、剧目创演权”剧团灰溜溜地回到大厂。没几天,“省里”下来一位领导,别的什么也没说,就让演演这偷偷进京的“嫁不出去的姑娘”。 说演就演。 导演登台,舞美管理,连兼着炊事员的电工也能上台演出,统共32个人的小评剧团精精神神地整出一台全本新编现代戏。 很难想象,几个月之前这还是个几乎散了摊子的“草台班子”。 “1981年春节,团里到了除夕夜还发不出工资来,大年初一全团不休息,在县礼堂演出《花为媒》,结果两元钱一张的票才卖了7张。”剧团不得不放了长假,当时担任副团长的赵德平回到县文化馆上班,还在家里偷偷办了个挺挣钱的医疗器械厂——— 规模最大时,雇了6个工人。 1982年4月,在新时期全国文艺界初现繁荣的大背景下,大厂当时的县领导找到了能创作、懂经营的赵德平。“——— 让我把剧团重新搞起来。我就跟县领导说,让我当团长,你得给我人权、财权、剧目创演权。” 如今看来,赵德平要“三权”,无非是要搞“团长负责制”。可是把这三项要求放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兴未艾、城市改革尚未破题、连“马承包”马胜利也还没有露头的26年前,就显得太过大胆和超前了。 幸运的是,赵德平“出格”的要求得到县领导的全力支持。赵德平要精简人员,由县领导亲自给剧团开会宣布;赵德平要财权,县财政每月照旧给团里拨一部分款项,而团里演出挣回的钱可以不再上交,留给团里添设备、置行头、发奖金,由赵德平全权支配。 而“三权”之中,当时赵德平看得最重的,还是剧目创演权。“我写的东西都是农村里正在发生的事,可是按照当时的文化体制和演出机制,要排演一个节目,先得文化局审、宣传部审、县领导审——— 还不要说那个时候普遍存在的文牍主义和官僚作风——— 等审完了,节目的现实感也过去了……” 剧目创演权没有白要。很快,全省文艺调演开始了,赵德平编排出了自己创作生涯中的第一台大戏———《嫁不出去的姑娘》。 从“零票事件”到包揽七项大奖 “专家说评戏里加歌舞、加快板不伦不类,可观众喜欢得什么似的” 给“省里来的领导”演专场、听候发落的时候,赵德平他们还不知道,这位就是先后在我省省委宣传部、文化厅任职的老领导、著名作家路一。 注意到刘宗来贴在前门的那张海报的人里,就有路一。出于职责,从北京打电话给廊坊、大厂的也正是他。但出于艺术家的敏感和对院团的爱护,北京的会一结束,路一就专程赶到了大厂,要亲眼看看这个“胆大妄为”的剧团究竟编演出了怎么样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 一出《嫁不出去的姑娘》演完,路一激动了起来。这么好的戏,全省调演,你们廊坊为什么不推荐? 因为每个市、地区只有一个名额,《嫁不出去的姑娘》在选拔的时候落选了。 ——— 得了几票? ——— 零票! 事实上,在地区选拔时,《嫁不出去的姑娘》就已经引起了轰动。“为我们专门出了一期简报,题目就叫《〈嫁不出去的姑娘〉让人眼前一亮 赵德平‘消化不良’》。”赵德平至今记忆犹新。 何出此言呢? 一是选题触犯了禁忌。当时对参赛作品的要求是原创,各院团拿出的不是新编古装戏,就是“伤痕”题材的现代戏,“《嫁不出去的姑娘》讲的是当时农村乱要财礼的不良风气,大家都说新时期农村一片大好,你怎么弄一个讽刺的出来了?———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没有‘弘扬主旋律’。” 而最令专业人士们接受不了的,是大厂评剧团在评剧《嫁不出去的姑娘》里,添加了“非评剧”的歌舞、快板——— 这些其实是赵德平从在大厂一度备受欢迎的外地歌舞团那里“偷”出来、争取观众的“猛料”。 时值1982年,港台流行歌曲的原声带也还属于需要清缴之列,李谷一用“气声”演唱的一首《乡恋》也刚刚因为在央视春晚受到观众极力欢迎而解禁……《嫁不出去的姑娘》自然饱受争议。“专家说评戏里加歌舞、加快板不伦不类,可观众喜欢得什么似的。” 听完这些争论,路一当场拍板:“再给你们廊坊一个名额,《嫁不出去的姑娘》马上准备参加全省调演。” 在接下来的全省调演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厂姑娘”像一匹黑马,包揽了全部七项大奖。 1983年农历正月初三,大厂评剧团带着《嫁不出去的姑娘》堂而皇之地二进京城,连演33天,场场爆满。 “安排了外宾专场、北京文艺界专场,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都看了我们的演出,反响那叫火爆。我们正在台上演出着,县里打电话来,说国家民委专门给你们解决了正式编制,大厂评剧团总算有名分了……”回忆到这儿,如今在全国文艺界颇有名气的赵德平抬起双手,用两个掌心用力按了按眼睛。 稍后,《嫁不出去的姑娘》被拍成电视片和电影,红遍全国。 大厂评剧团在市场化的道路上,终于成功迈出了全国文艺团体改制突破性的一步。 稿件来源: 河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