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剧刘派传人新翠霞

2016-6-8 16:56| 发布者: 玉霜| 查看: 3934| 评论: 0

摘要: 评剧刘派传人新翠霞评剧在天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著名演员都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而在天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评剧早期女演员刘翠霞创造的刘派艺术了。很可惜,刘翠霞在三十四岁时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但她把精湛 ...
评剧刘派传人新翠霞

评剧在天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著名演员都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而在天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评剧早期女演员刘翠霞创造的刘派艺术了。很可惜,刘翠霞在三十四岁时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但她把精湛的艺术留给了人们,一批刘派传人争相崛起,新翠霞就是刘派艺术的主要继承人之一。

新翠霞原名叫李禹芳,一九一九年生在天津。十三岁时拜刘翠霞为师学唱评戏。刘翠霞很喜爱这个聪明伶俐,唱两句挺象自己的小徒弟,给她起了个艺名叫小翠霞。刘翠霞为人忠厚,对待艺术一丝不苟,她教徒弟既热心又严格,并且很注重舞台实践。所以,小翠霞很早就登台演出,给师傅配戏。演《绣鞋记》,师傅演张春莲,徒弟就演张秋莲,演《花为媒》,师傅演张五可,徒弟就演李月娥。在好几出戏里都有师徒俩的精彩对唱,有的唱段听起来简直难辨假真,很受观众欢迎。在他们师徒同台演出的四年里,小翠霞演出了传统戏《珍珠塔》、《金鱼仙子》,时装戏《空谷兰》、《杨三姐告状》等,观众称赞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时小翠霞也不过才十五、六岁。十七岁以后,小翠霞开始独立演出,改名叫新翠霞。她演出的《玉镯记》、《六月雪》、《秦雪梅》,艺术上逐渐趋于成熟,在观众中很有影响。

新翠霞擅长演花旦。她的嗓音高亢、醇厚、宽广、豪放,有柔有刚,演唱具有底气足、调门高、吐字真、气口好的特点。她学习刘派艺术比较扎实,继承得比较全面。在声腔艺术和换气技巧方面颇有造诣。她的用气、发声,协调灵活,方法正确。她演唱时用真声,气力充沛、音质醇厚,听来刚柔相济,朴实、奔放。新翠霞的唱腔里,经常使用颤音。她的颤音唱得不瘟不火,恰到好处,把唱腔装饰得更加富于色彩。而把这种富有特色的颤音运用到刘派拿手的搭调里,即所谓喉腔大颤,则更是新翠霞的独到之处。演唱时以丹田气为主,使胸腔和头腔的气息上下贯通,再用鼻腔补充气息,听起来气力充沛,痛快淋漓。

《牛郎织女》里,织女被迫返回天廷,夫妻离别一段,新翠霞就唱了一句精彩的搭调:“我那娇儿呀!”听来痛彻人心,很有艺术感染力。在这出戏里,还有一段慢板唱腔,抒发了织女在空旷、冷清的机房里忧郁伤感的痛苦心情。这段唱结构严谨、感情深沉,特别是“织云锦做天衣为的是哪个”和“幸有个牵牛星懂得温存”两句。新翠霞唱得低回缭绕,哀怨动人,很能体现她的演唱技巧。

新翠霞多年来致力于继承刘派艺术,特别是在解放以后,她的艺术才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一九五0年.她参加了正风剧社。后来又转入天津市评剧院二团,多年来演出了大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如现代戏《妇女代表》里的张桂荣;《战斗里成长》里的赵大嫂;《罗汉钱》里的艾艾;《二嫂婚姻》里的李二嫂;《爱情》里的雪梅;《红姐妹》里的朴真素;《刘胡兰》里的刘胡兰;《张士珍》里的张士珍。在传统剧目《相思树》里扮演贞夫;《小忽雷》里扮演郑盈盈。为了演好这些人物,新翠霞不因循守旧,和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创造了一些新的板式和唱腔,丰富了人物的音乐形象。她在《小忽雷》这出戏里按照京剧[反二黄]的结构,设计了一段反调大慢板,就很新颖。在这出戏里新翠霞塑造了一个爱憎分明,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古代妇女郑盈盈的形象。民女郑盈盈被选入宫院做唐文宗的妃子,她誓死不从,被监禁在上阳宫内,思想往事,悲愤交集。在这里有一段反调大慢板,新翠霞唱得深沉含蓄,凄楚哀绝。旋律曲折委婉,行腔百转迂回,加上帮腔的伴唱,更平添了无限悲凉的气氛。最后唱段以搭调结束,一声“梁郎啊l”凄凄惨惨,催人泪下。整段唱细腻、准确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新翠霞的创新精神在现代戏《刘胡兰》中也表现得比较突出。《刘胡兰》是新翠霞的代表剧日之一,在观众中影响很大。云周西村的人民群众忙着送子弟兵上前线,刘胡兰被留在后方工作。队伍出发了,刘胡兰望着亲人渐渐远去的背影,看着祖国的大好山河,心里十分激动。在这里有一段唱,新翠霞吸收了山西民歌的曲调,运用节拍自由的散板唱出了“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接着以高亢激昂的音调,徐缓渐进地节奏唱出“青山绿水紧相连”,当唱到“放心吧,别挂牵!”时,顶着板唱,听着热情亲切。接下去,新翠霞又独具匠心地选用评剧《劝爱宝》的传统曲调唱出了“困难之中我不避险,哪怕他刀斧摆在面前。”听来贴切感人。然后把旋律拉散,很有气魄地唱出“风会停、云会散”表现出刘胡兰对革命的坚强信念。刘胡兰被捕以后,遭到敌人毒打。她的母亲看到女儿遍体鳞伤,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刘胡兰安慰母亲不要难过,并托她给奶奶、乡亲和解放军带信去,鼓励他们继续斗争。这里的一段唱也很有新意。它的曲调是新文艺工作者根据多段体民歌创造的同一曲调多次反复的反二六,突破了原有反调的格式。曲调委婉、流畅。新翠霞的演唱情真意切,表现了一位年青的女共产党员的革命气概和对亲人的深厚感情。

六十年代,新翠霞从天津调到了郑州市评剧团,把评剧的刘派艺术带给了河南人民。多年来,她没有间断对刘派艺术的研究,她虽已年过六十,仍然在热心地从事着艺术工作。前几年应邀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刘派唱段,声音仍然不减当年.显示了深厚的演唱功力。


文章来源:【1981年剧坛杂志】《剧坛》

文章作者:孙伟 写稿/高坦 整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