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8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玮:评剧《金沙江畔》的回望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12: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玮:评剧《金沙江畔》的回望
张玮:评剧《金沙江畔》的回望


  评剧《金沙江畔》简介:

  展现了1936年红二军某部在金沙江畔藏族地区和白匪军进行复杂艰巨斗争的一个片断。作为国庆10周年的献礼剧目,第一次将红军形象搬上评剧舞台,开拓了评剧表现重大军事题材的领域。由薛恩厚、安西根据陈靖同名小说改编,胡沙、张玮执导,当
时中国评剧院一团、二团的小白玉霜、新凤霞、张德福等八大主演在剧中分饰主要角色,在戏曲化方面创造了新的高峰,为后世留下了精神和艺术两个层面上都堪称佳作的经典。

  说到此剧,不能不提到它的创作背景。上世纪五十年代,百废俱兴,我们评剧院的创作人员和演员艺术家们也心劲儿十足,蓄积着饱满的热情,期待评剧艺术发扬光大。评剧要发展,必须改革、出新,不能总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不能拘泥于“家长里短”,应该寻找突破口,把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题材。正当我们苦苦寻觅创作契机,想要推出一场“声势浩大”的群戏,好好打一个漂亮仗的时候,《金沙江畔》出现了。当时的院长薛恩厚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了这部小说的连载,认为很适合,于是立即着手改编,准备将其搬上舞台。长达半年的筹备工作也随即开始。

  为了更深入地体验剧情,演员们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材料,而他们大多是初中文化,还有不少文盲,其难度不可言喻。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作者陈靖专程赶赴剧组住了一个月,每天给我们说戏,用他亲身经历的长征故事来感染演员。我们演的是红军长征,没有军人的基本功是不行的。那时候没条件到部队体验生活,我们就请来北京市西城区的民兵部给演员练兵。为了培养行军的感觉,教练每天拉着队伍从东城走到西城,有时候甚至走好几个来回,如此持续了两个多月。民族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也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前来讲授藏族的社会结构、礼仪风俗、生活形态等基本知识。

  作为一部展现新题材、新一代人物形象的群像结构大戏,《金沙江畔》迫切地呼唤着唱腔的革新。它开创性地将女腔慢板移植到男腔中,弥补了男腔抒情不足的缺点。演员们在唱功上也卯足了劲儿,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坚持每日不间断的练习,嗓子再累也一句不落地唱好每一段。由于有武戏,演员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拼刺刀、空手打、短打……有时还得运用民族舞蹈、芭蕾等其他艺术元素作补充。

  舞台虚实结合的精致布景则源于我们可爱的舞台美术工作队,工作人员常常是汗流浃背,却毫无怨言。还有我们出色的乐队、辛勤的音响师……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崇敬和怀念的人。

  作品终于要和观众见面了,我们在忐忑中开始了焦灼的等待。当台下传来雷动的掌声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继而充满着成功的喜悦。那时,还没有“市场”的提法,但也有经济指标,一团22万,二团20万。42万元钱在当年不是个小数目,我们却做到了,由此可见艺术和市场并非水火不相容。此后,《金沙江畔》一共演了一百多场,不但成为国庆10周年的献礼之作,更是中国评剧院的保留剧目。最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剧中许多唱段经久不衰,直到近五十年后的今天,不仅专业演员在唱,更是在戏迷票友中广为流传。

  回首当年,那是一个热情质朴的时代,评剧院的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走过了一段充满艰辛却又豪情万丈的岁月。今天,《金沙江畔》的演职人员大多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汗水的结晶却永远地保留了下来,它见证了老一辈艺术家孕育佳作的艰辛过程和似火的激情,鼓舞着新一代的评剧工作者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令评剧艺术传承不灭。

(本报记者苏丽萍 通讯员赵玙采访整理)

  自述者:张玮,汉族,1926年生,辽宁海城县人。一级导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评剧院总导演、中国评剧院副院长。导演的评剧有《金沙江畔》、《会计姑娘》、《杨三姐告状》、《苦菜花》、《向阳商店》、《夺印》、《南海长城》、《阮文追》、《高山下的花环》、《黑头与四大名蛋》等,多次获得全国和北京市奖项。其中《高山下的花环》获全国调演优秀导演奖,《黑头与四大名蛋》获文华导演奖。
来源:光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2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5
QQ
沙发
发表于 2015-7-25 17:11:0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喜欢这出戏。深深地怀念!
百度贴吧 筱白玉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