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6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所认识的天津评剧白派剧团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836

帖子

430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21: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所认识的天津评剧白派剧团
    我三岁时旅居青岛,有个邻居錢伯伯,他的大太太没事整天泡戏园子,因为喜欢我,也就经常带我去。舞台上演员们穿红着绿,袅袅婷婷的优美表演,咿咿呀呀的唱腔,把我从小就熏成了个戏迷。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年底全家回京,我上了小学。后来我能听懂戏文了,就更爱听戏了。常常是积攒半月十天的早点錢,上戏园子,买票听戏。昆曲、京剧、评剧。梆子……都听。后来上大学,功课紧,就听得少了。文革中,到处乱哄哄,你争我斗,打派仗,不上课也无戏可听。百无聊赖中,突然发现样板戏也有可听之处。尤其是《红灯记》、《沙家浜》等的唱腔还是有滋有味。于是,我跑到戏校找来《红灯记》的词和谱,刻蜡版,印剧本,装订好,寄到全国各地,名曰:宣传样板戏,既脱掉了逍遥派的帽子,又过了戏瘾。
    文革结束后,虽然恢复了剧团,有了正常的剧场演出,但为了适应政治导向和市场需要,许多戏都改走了样,唱腔也变了味。看了北昆的“金陵十二官”(写红楼梦里那几个小戏子的戏),京剧院的“逼上梁山”等,让我感到有些失望。
    评戏,过去我也没少听,尤其喜欢白派。筱白玉霜的秦香莲、朱痕记,杜十娘,闹严府,小借年,小女婿,金沙江畔,李双双等等,我都看过或听过。白派唱腔细腻委婉,柔中见刚,感染力极强。可惜筱白玉霜英年早逝。以后,我似乎就再没听到过正宗的白派腔。
    后来的改革,昆曲离昆曲越来越远,新编的京剧、评剧向歌剧发展。正宗的,原汁原味的唱腔听不到了。我不再进剧场,心里失落的不止是几齣戏……
    若干年后,在电视里,我突然发现了音配像,突然听到了久违了的声音,那唱腔,那锣鼓点,唤醒了我对戏曲的迷茫。当时的心情是,真想见到李瑞环同志,当面向他行一大礼,以表达我的敬意与谢意。保护国家瑰宝,再现传统艺术的真实,音配像既是宝贵的文献资料,又是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的范本,李瑞环同志功载千秋!
    一次偶然,我打开电视,随意调到戏曲频道,突然眼前一亮,好俊俏的扮相,好熟悉的唱腔,是王冠丽给筱白玉霜配像的《闹严府》。原来白派还有这么好的传承人,我看到了白派的希望,真是惊喜交集。那以后,凡是王冠丽配像的戏,我几乎都看。算来,王冠丽为筱白玉霜音配像的戏竟有十八齣之多。
    2013年6月,在海淀区诗词吟诵会上,我见到了王冠丽,她是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的团长,评剧表演艺术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一个著名的大演员。可她的低调,她的谦和,确让我感到如逢故友,就这样我们相识了。之后,我又结识了几位白派迷,我们一起到现场看了王冠丽的几齣戏,借此,我也认识了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剧团,成立时间不长,推出上演的剧目却不少。团长王冠丽扛起了传承与弘扬评剧白派艺术的大旗,她尊重传统,尊重观众,了解戏迷们的审美取向与欣赏习惯,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推出了十余台白派经典大戏,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声誉鹊起,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
    2011年5月该剧团曾在梅兰芳大剧院连续演出8场大戏,这是一次白派剧目大展演,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实属罕见。这次演出,重现了白派艺术的辉煌,引发了评剧白派热,被称之为“王冠丽现象”。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剧团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复排了评剧现代戏的里程碑式作品——《金沙江畔》,并于2011年8月16日走进首都国家大剧院。     
    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在长安大戏院录制的演出实况。穿上军装的王冠丽更显英俊,俨然一位刚毅勇敢又贴近群众、富于人情味的女红军指挥员。一曲“小酸枣”体现了她对白派演唱特点的娴熟把握,再现了筱白玉霜“新白派”的唱腔特征。2013年11月16日我在北京青蓝剧场观看了他们创编的评剧音乐剧《金沙江畔》,再次聆听了剧中主要角色的精彩唱段。从古代仕女到革命军人的成功跨越,“评剧表演艺术家”的称号,王冠丽当之无愧。
    由李瑞环主持改编的传统剧目《珍珠衫》,在排演过程中,王冠丽一板一眼,一字一句的精雕细琢,使此剧日臻完美。剧本一改小说原著里王三巧的水性杨花,塑造了一个美丽善良、重情重义、值得同情的全新艺术形象,取得了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我除了在剧场观看演出,听录音、看录像,不知多少遍,每次都有新的感受。王冠丽的那句高腔“听说追问珍珠衫”,声若裂帛;经典唱段“襄阳府东阳县名叫罗德”,委婉抒情,原汁原味的白腔白韵。直听得荡气回肠,如醉如痴,那叫一个过瘾。在全团的努力下,目前《珍珠衫》上演已逾百场,载誉戏剧舞台。
    2012年剧团又成功地上演了源自梅派名剧《生死恨》改编的《韩玉娘》。李瑞环的改编本本着“先继承后发展,在继承中求发展”的创作宗旨,保留精华,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提升了该剧的文化品位。王冠丽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个既有爱国情怀,又重情守义的古代妇女韩玉娘的艺术形象。特别是最后一场,王冠丽倾情投入的演唱,催人泪下,深深感染了观众。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对此剧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
    2013年,白派剧团首次排演了一齣反映宫廷内部斗争的“袍带戏”—— 新编历史剧《马昭仪》。这齣戏剧本源自京剧《楚宫恨》,经改编后,故事情节脉络清晰,人物形象突出,是传统剧目改编的又一典范之作。王冠丽在此剧中紧紧把握住马昭仪心地善良、深明大义,为了大局而牺牲自我的性格特质,深刻揭示出这个处于宫闱斗争旋涡中的弱女子的心路历程。尤其是马昭仪在被追杀过程中,母子诀别时,她运用白派独有的低回委婉抒情的唱腔特色,字字血,声声泪,凄楚动人,紧叩观众的心弦,获得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这齣戏成为评戏剧目的一个新亮点。
     2014年年初,剧团在不断继承、改编和排演优秀传统剧目的基础上,首次自行编创了以天津港东疆码头建设为背景的大型现代戏《追梦》。王冠丽扮演剧中的姚紫芳,从娇柔妩媚的古代妇女形象变成了一位飒爽英姿、落落大方、指挥若定、平易近人、感情丰富的知识女性形象。戏中表现人物冲突、内心矛盾、正气凛然的几大段唱腔,柔中带刚,铿锵有力,声情交融,感人肺腑。细听来,不失白派韵味,又有时代特色。非常准确地刻画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彰显出王冠丽表演的多面性,可塑性和艺术家的宽广戏路。
    《杜十娘》是筱白玉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剧目,全剧不仅唱段多,而且板式丰富,许多唱腔融入了京剧、昆曲、越剧等音乐元素,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给人以新颖美妙的感受。王冠丽很早就排演了这齣戏,经过几番锤炼打磨,她塑造的杜十娘艺术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在春节戏曲晚会上,我看过片段。2014年4月《CCTV空中剧院》天津行,我又收看了实况转播,确实让人耳目一新。除了婉转浑厚、细腻悲情,如泣如诉的唱腔外,王冠丽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了身段表演,增加了舞蹈动作。特别是“离院”一场,她载歌载舞,利用水袖的舞动,渲染了欢快的气氛,给初离樊笼的杜十娘注入了青春的活力。最后“撇宝”一场更是把杜十娘悲惨凄苦的命运以及坚毅刚烈的性格演绎得入木三分,令人动容。这成为王冠丽在艺术道路上又一个闪光亮点。
    最近,欣闻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重磅推出了绝迹舞台78年的大型近代剧《海棠红》,这是白派迷们期盼已久的一个梦。此剧由评剧白派创始人白玉霜于1936年在上海首演,并由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拍成电影,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白玉霜借此获得“评剧皇后”加“电影明星”的桂冠。此后该剧失传,成为评剧界一大憾事。复排剧本经李瑞环同志改编,王冠丽领衔主演,按照原剧的框架,重新立意,赋予了此剧鲜明的时代色彩,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期盼着,新版《海棠红》的上演,期盼着再出现一位现代的“评剧皇后”。
    在评剧《金沙江畔》里,我认识了扮演红军师政委谭文苏的王文涛,他是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泰的关门弟子,国家一级演员,白派团的台柱子。一曲“草原风景……”,再现了马派的风范,听得真是过瘾。他在众多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演绎了许多不同身份、性格迴异的艺术形象:小生的洒脱,老生的沉稳,或悲苍,或激情,刻画人物恰如其分,内心戏很足。《珍珠衫》里,他饰演的蒋德,丰富的面部表情,起伏的情绪变化,他都把握得很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马昭仪》这齣戏里,我又见到了王文涛的另一个形象。他在剧中扮演伍子胥,首次演“靠把”老生,不仅唱腔声情交融,而且工架稳健、颇具大将军风采。在现代戏《追梦》里,他扮演老码头工宋师傅,虽不是主要人物,但他的表演同样有声有色,质朴感人。这表现了王文涛极佳的艺术素质及艺术可塑性。他嗓音宽厚,苍劲,在学习继承马派唱腔特点的同时,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在我心目中,他是当今评剧舞台上不多见的一个优秀男演员。
    《珍珠衫》里的另一个女主角,陈商之妻平氏的扮演者王云珠,是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淑华的亲传弟子,国家一级演员,评剧刘(翠霞)派第四代优秀传人。在“哭灵”与“洞房”等几场戏里,她发挥刘派的风格特点,演唱清脆高亮,获得阵阵喝彩。她和王冠丽的演唱,一高一低、一刚一柔产生巨大的反差美。在同一场戏中,欣赏到不同的流派,相得益彰,特别迎合观众的欣赏习惯,剧场效果强烈,让我们过足了评戏瘾。王云珠嗓音脆亮甜美,韵味醇厚,吐字清晰,气息充沛,扮相俊美,表演自然生动。除了与王冠丽搭戏,她有自己的主打剧目,像她主演的《回杯记》、《独占花魁》等都异常出彩。我听过她的演唱会,发现王云珠的可塑性很强,不但评剧刘派(刘翠霞)传承的出色,新派(新凤霞)以及小花玉兰艺术风格的声腔也演唱的颇具光彩。
    《珍珠衫》里还有一个主要角色让我印象深刻,就是扮演陈商的李建民。他准确把握住人物外貌儒雅、内心诡谲的个性,把这个卑劣之徒刻画得真实可信,为突出正面人物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他从艺30余年,是国家一级演员。我在《锔碗丁》、《打狗劝夫》、《杜十娘》等戏里都欣赏过他不俗的表演。还有扮演吳杰的文武老生王海平,台风稳健,表演大气,演唱酣畅动听,赢得观众称赞。
    音乐剧《金沙江畔》里扮演藏女珠玛的施立红,国家一级演员,白派剧团当家花旦演员。一曲讲述古代格登太子故事,新颖别致的“格登调”唱段,那新(凤霞)派的韵味,让我过耳难忘。她得新派名家谷文月传授,继承新派艺术成绩卓著。她嗓音甜润,扮相俏丽,表演细腻传神。在《追梦》中她饰演的林茵,活泼可爱。她主演新排的传统名剧《金玉奴》得到了谷文月的真传,以其清新婉转的演唱博得了津门评剧迷的欢迎与好评。她举办的个人演唱会,颇受欢迎。施立红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好演员。
    滕建东,娃娃脸,一副大男孩的样子,十分可爱。在《马昭仪》一剧中扮演世子建,表演十分到位。这是一个很好的小生演员,评剧名家孟凡龙亲传弟子。在《金沙江畔》中饰演指导员金明,他的精彩演唱赢得观众热烈掌声。在最近排演的大型近代剧《海棠红》中,饰演杨副官,他一改戏路,活脱一个文丑,那活灵活现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表现了他塑造人物的多面性。
在小白玉霜的《秦香莲》里,魏荣元的包公形象早已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定式。白派团的新版《秦香莲》,在忠于传统,忠于继承的同时,又赋予了新意,在电视里我看过多次。让我惊喜的是白派剧团有一位花脸演员,他的身架、扮相,浑厚的嗓音,形神兼备的表演,与魏派的包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国家一级演员王杰。他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亲传弟子,铜锤架子花脸两门抱的优秀演员,评剧舞台不多见的人才。评剧唱腔加上京剧花脸的演唱技巧,使他的演唱更加音域宽广高亢,韵味浓郁。
    其实白派团的成员个个都是优秀的。青年演员曹镱苧,正向白派发展,已初见成效;毕业不久的旦角演员冯荣玲颇具爱派神韵,唱腔玲珑俏丽,刚柔相济,已有一定的功力;还有花脸演员陈臣,京剧科班出身的杜洪勇等等在许多剧目中都有不凡的表演。
    我爱上了王冠丽,她美丽质朴、含蓄低调,恰如静静绽放的白牡丹。我爱上了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这是一个非常精干,有战斗力的团队。他们恪守“戏比天大”的理念,上下团结一心,精诚合作,紧紧地抱成一棵菜。
王冠丽作为演员无疑是优秀的,作为团长,她更是睿智的,包容的。白派团不光是推白派,更要推新人,推流派。在她的团队里,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演员,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在她的团队里,“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所有的演职员都是一身数职,尽职敬业的。所以,这个团才能给戏迷们一次又一次惊喜,给评剧舞台一次又一次超越。他们每年都出新戏,每年都要演出200余场,且保持很高的上座率,这在当前戏曲演出市场萧条的情况下实属罕见。事实摆在眼前,不服也不行!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白派团的另两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艺术总监赵德明。这是一位温文儒雅,不善张扬的谦谦老者。他是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任专职编剧多年。他奉行“先继承后发展,在继承中求发展”的创作宗旨,曾先后创作改编(含与他人合作)五十余部剧本。白派团近年演出的多是经典剧目的改编本,每一亮相,都有新的解读,新的处理,开拓新意,注入新机。因此每一场演出都备受关注,好评如潮。而每一齣戏里都注有赵老的大量心血。另一位是舞美设计及市场总监孟中华,高高的个子,憨厚中流溢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他原是一位知名画家,擅长油画风景,国画重彩。他本来可以在绘画艺术的天地里向更高层飞跃发展,但为了评剧艺术,为了白派的传承,他作了剧团的舞美设计兼市场总监。他深谙戏曲舞台的规律,布景,道具是一种写意艺术, ‘一桌二椅’,一条马鞭,一把扇子,通过演员的演绎,就有了不同的用途和寓意,没必要追求‘大制作’。许多布景都是孟中华亲手画的,清新、典雅、简洁、大气,有效地烘托了舞台气氛,与剧情和谐,贴切。欣赏剧目的同时,还欣赏到他匠心独运、中西合璧的彩墨画,真是双重享受。他设计的舞台干净,简约,主要打白光,不靠声、光、电渲染气氛,全凭演员的表演,把观众带入佳境,情相通,意交融,达到演员、观众的共鸣。
    王冠丽带领她的团队风雨兼程,走着一条崎岖坎坷的攀登之路,她们是艰辛的,也是幸运的。已到知天命之年的王冠丽,早已练就“宠辱不惊”,艺术水平日臻炉火纯青,她唯一的心愿就是高举白派旗帜,多出戏,出好戏,对得起她的观众。白派团正值青春年华,蓬勃发展之时。每一个观众,每一个戏迷粉丝都是他们背后的一颗树,有如此浩大的依靠,白派团展开翅膀腾飞吧!
正是:
万紫千红苦斗春,独生傲骨自洁身。
天香无意多争艳,国色原来不染尘。
荣辱尽随花雨散,精神可共海山存。
经冬何惧西风恶,一遍霜寒一遍新。

               北京  横空一雁    2014 11

原文地址:我所认识的天津评剧白派剧团作者:横空一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