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芬奶奶评剧之窗•第240期》~贺飞

[复制链接]

827

主题

1143

帖子

49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9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芬奶奶聊评剧
 《芬奶奶评剧之窗·第240期》~今天简介评剧作曲家贺飞     

   贺飞(1921年~2004年)原名贺苏保,1938年开始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文艺工作。他曾在战斗剧社晋绥解放区西北文化工作团、晋绥七月剧社、西北青年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1953年调入中国评剧团任音乐组组长,1955年后任中国评剧院艺术处处长、著名作曲家。

       贺飞毕生致力于评剧音乐的全面发展及评剧男生唱腔的改革。他吸收兄弟剧种的板式,融入歌剧写作的技法,尝试多调性、多调式的唱腔,使评剧逐步变成了行当齐全,板式丰富,具有正调、越调、反调、凡字调四大声腔体系的大剧种,令观众听着过瘾、看着振奋! 

    贺飞多年来与编剧、导演、演员、乐队合作,继承传统,勇于革新,解决了评剧男女演唱同宫同调的缺憾。在《秦香莲》一剧中,采取了低四度的定调方法,成功地创造了包拯的花脸唱腔。在《金沙江畔》《阮文追》中,移植女腔精华加以创造,产生了新的男声唱腔。“凡”字调的创作,使评剧原正反两种曲调增加为五种。他向兄弟剧种学习,创造丰富了抒情大慢板等多种板式,试验了离、转调,多种板式的使用,使评剧唱腔有了较大的发展。 

    贺飞参加作曲的《高山下的花环》获全国戏曲调演作曲一等奖。他的专著有《革新是评剧音乐的生命线》,他还主编了《中国音乐集成》中评剧音乐部分。   贺飞在评剧作曲上贡献极大,男声越调的[三眼板]、[慢板];男声反调的[慢板]、[大慢板]及凡字调[大慢板]均由他首创。他参与创作的《秦香莲》《乾坤带》《金沙江畔》《钟离剑》《孙庞斗智》《家》《向阳商店》《阮文追》《高山下的花环》等数十出剧目,久演不衰,飘香万里。   值得一提的是贺飞和马泰他们在艺术上曾是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贺飞先生创作唱腔,马泰先生舞台演唱,为评剧男腔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评剧男腔盛行的黄金年代。他们的合作珠联璧合,不仅丰富了评剧的唱腔艺术,还为评剧事业拓宽了演出题材,增强了人物的表演魅力。   

     贺飞在逝世十周年之际,中国评剧院 举办了追忆马泰、贺飞先生逝世十周年专题演唱会。届时 评剧名家谷文月、刘萍、李惟铨、高闯、韩剑光、张文鹏、孙路阳、王平、于海泉、张超群、郑岚等参加。时代歌声,永恒经典。     

     贺飞作曲的优美旋律永远唱响大江南北, 2021年北京演艺集团利用(直播平台)在线上举办了《纪念著名评剧作曲家贺飞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特别节目,精彩的演出,反响热烈。     

      贺飞的一生是为评剧音乐倾情奉献的一生,他的丰功伟绩在评剧音乐史上留下了永恒的足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