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搜索
查看: 10896|回复: 0

观现代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有感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836

帖子

430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04
发表于 2015-10-12 2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现代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有感
陈   钧


     刚刚中央电视台11频道播放了黑龙江省评剧院演出的现代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戏演得不错,编剧、导演、演员都表现得不错。但是以我的观点来看仍然是一出话剧加唱式评剧。话剧加唱式评剧的本质其实主要是在“唱”方面基本保有评剧的特征,而在“做、念、打”方面均不属于评剧,或不属于戏曲。半个世纪以来话剧加唱式戏曲(特别是评剧)创作、演出了大量现代剧目,久而久之,人们(特别是年轻观众)似乎将这种形式默认为就是评剧乃至戏曲了。其实准确地说,这种形式与真正的戏曲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话剧加唱式评剧在做、念、打方面抛弃了传统戏曲的程式,采用了写实的、生活化的形式,这就与戏曲表演的写意性相背离。只有唱腔还保留着评剧的特征(当然也存在某些对程式的偏离甚或背弃),因此这种话剧加唱式评剧只能说是含有部分戏曲表现因素的新式的戏剧形式,而非真正的评剧、真正的戏曲。《半》剧就是这种类型的评剧。可能我对音乐的关注是一种职业的习惯。就唱腔而言,《半》剧的唱腔创作未脱半个世纪以来评剧唱腔创作将传统声腔音乐视为陈旧的观念,在唱腔运用中每每不愿充分使用传统唱腔形式,总是在传统程式上变来变去,听着缺少传统评剧唱腔哪种韵味和魅力。评剧界在唱腔创作中总有一种心理障碍,或者说是心理暗示:认为传统唱腔不能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为此,每逢创腔时往往在传统唱腔旋律进行中改变它的方向,转来转去,最后才有些不情愿地落在传统唱腔的尾腔形式上。一种“以变为新、以新为美”的观念始终在作曲家心中纠结着。似乎不如此就不叫创作,不如此就没有时代感。而很多时候我倒感觉这样的“新腔”味同嚼蜡,还不如传统唱腔美听。这种毛病是评剧音乐创作乃至整个戏曲音乐创作至今存在的弊病,《半》剧中同样存在。我以为在运用传统唱腔程式创作的新剧目中,《刘巧儿》的唱腔至今是评剧现代戏唱腔难以超越的高水准。我们应当分析、研究《刘巧儿》的唱腔与传统评剧唱腔的关系,以认识传统唱腔发展的好的途径和方法。《半》剧的幕间音乐运用管弦乐队,而演唱运用民乐队,不知是作曲家和导演追求艺术上的对比呢?还是觉得民乐队无法胜任那种气势恢宏的场景表现?总体上给人一种极不协调的感觉。加之在场景音乐的写作中大量非评剧、非戏曲音调的运用,使人感觉不是评剧音乐,也不是戏曲音乐了。王向阳的演唱听得不多,感到她的声音中有一种非艺术的、不自然、不能控制的颤抖,这可能是演唱方法问题,应当找有能力的老师加以纠正,否则这样的声音会妨碍她在艺术上的进步和发展。
    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只看一次,印象尚不细致, 我只是从直观上大致有以上的感觉,与大家交流、共享。
    传统戏曲作为艺术形式在内容和题材表现上存在着局限是很正常的,让传统艺术突破局限去表现它所不擅长的内容和题材,的确的一个难题。但是如果这种突破是艺术家出自个人创作欲望的一种尝试,在与观众的审美评判互动中不断探索,那么这将是一种艺术创新、发展的自然的过程。如果这种突破是一种带有意识形态诉求的、且带有功利性目的的追求,那么它必将给戏曲艺术的发展造成人为的、非自然的过程。这样的发展的结果是否能够达到目的还很难说,弄不好就会使艺术受到伤害。新的是否就是美的?不一定。改革的是否就比传统的好?不一定。庸俗进化论对戏曲界的影响不可低估。我们应当深思了,因为这种改革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评剧是什么?可能在评剧界里面许多年轻人不一定真正了解!这并非危言耸听。

陈钧的博客2012-07-31
http://blog.sina.com.cn/buxiedeqiusuoz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