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6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剧艺术:改革创新中显现复兴曙光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837

帖子

43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13:0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剧艺术:改革创新中显现复兴曙光  新华报业网讯 2006年,中国评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管理体制、题材、表演形式等方面锐意创新,使这门古老艺术再度活跃起来,观众的认可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让人们看到了评剧艺术复兴的希望。
  创新“创出”一片天
  改革创新,是许多评剧院团再度焕发生机的主要动力。
  石家庄青年评剧团从《胡风汉月》剧目开始,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演员、戏迷共同投资,风险、利益共担。他们还与一家卷烟厂合作,建立起拍戏基金,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依靠这种机制,剧团一部部好戏连续出台。
  天津评剧院与企业合作,重拍《狗不理传奇》,拓展剧目主题,以“狗不理包子”的兴衰变化来透视社会沧桑,推出了一台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新剧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评剧艺术源自民众的日常生活,多取材于家长里短、生活琐事。近年来,唐山市评剧团致力于题材的突破,从神话故事、历史故事、近现代历史中寻找新题材,一些重大题材剧目不断涌现。五年来,一年一个新剧目。2006年,他们推出了取材于红军长征的《红星谣》,艺术地表现了一个红军家属对红军几十年的等待和期盼,获得了全国优秀剧目第一名。
  在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是2006年评剧艺术取得成功的又一特点。不少评剧演出团体在服装、道具、灯光、音乐、唱腔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演出服装在保留传统服装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戏曲艺术服装的特点,根据剧目的感情色彩增加服装颜色,增加艺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香妃与乾隆》中,香妃的服装突出她来自新疆的特点,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今年7月,中国评剧一团推出的大型古装评剧《秦香莲》,改革后的唱腔真切动人,像说话一样亲切自然,增强了评剧艺术的观赏价值。
   从不断流失到人才辈出
  前些年,吃大锅饭的管理体制曾使许多评剧院团连工资也发不出,一批优秀演员不能不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而转行,评剧艺术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全国评剧演出的不断活跃,特别是近年来评剧演出市场全面飘红,为人才培养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批年轻演员脱颖而出,成为各个演出团体的骨干,在重大剧目中担当主角,挑起了大梁。
  中国评剧一团青年演员王冠丽,继承了白玉霜一派的唱腔特色,在大型古装评剧《秦香莲》中扮演秦香莲,迅速成长为白派表演艺术的第四代传人和国家一级演员,并成为中国评剧一团白派团的团长。孙路阳、赵震、王金友等一批青年演员成长起来,成了中国评剧一团的“顶梁柱”。青年演员宋丽由于在评剧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2004年,44岁就担任了中国评剧二团的团长。
  石家庄青年评剧团青年演员刘秀荣,在《胡风汉月》中担任主角,演艺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成为石家庄青年评剧团的“掌门人”。唐山评剧团青年演员张俊玲在历史剧《香妃与乾隆》中主演乾隆,在《评剧创始人成兆才》主演成兆才,演艺水平受到普遍好评。青年演员罗慧琴拜师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演艺进步很快,在《香妃与乾隆》《成兆才》中出色的表演使她频频获奖,成为国家一级演员。
  随着评剧艺术的日趋繁荣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加,如今一些演员影响力倍增。刘秀荣以其出色的表演获得国家戏曲最高奖梅花奖;张俊玲、罗慧琴在唐山地区演出时,总是被观众再三挩留,演出场场“超标”。唐山评剧团副团长罗慧琴介绍说,评剧艺术的活跃,吸引了更多的人对评剧艺术产生兴趣,为评剧人才的成长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2006年,一些地方出现了人们争相报名当评剧演员的局面,一个岗位总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报名竞争。
   复兴有望
  《刘巧儿》《杨三姐告状》等一批优秀剧目曾经作为评剧艺术的辉煌走进千家万户,影响了几代观众。2006年,更多新剧目、好剧目的涌现让人看到了评剧艺术复兴的希望。
  在2006年9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期间,参加这个艺术节的院团有17家,共演出了18台剧目。其中,中国评剧院一团的《长霞》,黑龙江评剧院的《御史巡按》,沈阳评剧院的《天堂花》,石家庄评剧院一团的《天山丽人》、唐山评剧团的《红星谣》和牡丹江评剧团的《英雄王二小》等一批精品剧目赢得满堂喝彩。
  优秀演出剧目的增多进一步促进了演出市场的活跃。唐山评剧团每年在城市演出200多场的同时,还积极深入到广大农村演出,一年要演出四五百场。今年他们推出的新剧目《红星谣》上演以来几乎场场爆满,门票收入也很可观。唐山市、迁安市和遵化市等地的评剧团体演出收入也大幅增加,这些地区的评剧院团2006年的演出收入将达到1000万元。
  截至2006年,河北省各地相继恢复和成立了一批新的评剧演出团体。东北三省以及天津等地的评剧艺术团体也得到较快发展,演出水平日臻成熟。黑龙江评剧院、沈阳评剧院等演出团体的演出水平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一些评剧界的老艺术家欣喜地说,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评剧的真正复兴指日可待。(完)
(来源:新华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国评剧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3931号-1